很多人都经常听到“马来西亚华人”这个称呼吧?可是,如果我们通过AI,甚至新华字典查找“华人”、“华裔”和“华侨”三者的定义,你会发现“马来西亚华人”似乎定义并不正确:
华人,华裔和华侨的区别和举例
因此有人会问,华人和华侨都是在中国出生的,而华裔是外国出生的,为什么很久以前就定居在马来西亚的中国人,在过了那么多年繁衍了几代以后,还称呼自己为“华人”呢?
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舞龙的华人
让我们看一下一位马来西亚华人的自我解释:
“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称自己为华人,不仅仅是一个习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同。我们马来西亚是比较特别,可以说是中国以外保留中华文化最多的一个国家,所以我们用华人这个称呼,好几代人也不会刻意的去改这个称呼。”
马来西亚当地的舞狮活动
马来西亚的确是除了中港台地区以外,保留中华文化和教育最完整的国家,各式节日的庆祝活动以及传统习俗都完整地流传下来,尤其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甚至比中国更有“年味”。
这位马来西亚华人继续说道:
“‘华人’这个称呼,其实都是很自然而然的。比如,我们不可能说你过不过‘华裔新年’或者‘华侨新年’,我们只会说我们过‘华人新年’,这样听起来比较自然。我们也不会说‘华裔文化’,我们一定是‘华人文化’。
从早期的华人受歧视被打压,仅能保留一个经济上的地位,我们都坚持保留完整的华文教育。众多的华小以及民办的独立中学、学院形成完整的中文教育的体系,甚至创立了“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受全球各高校承认(除了马来西亚的大学),很多马来西亚的留学生都是以这张文凭为基础考进北大的。
而这,都是马来西亚华人对文化传承的努力。”
吉隆坡文良港中华华文小学
作为中国之外唯一拥有完整中文教育体系的国家,马来西亚拥有一千多所华文小学,为当地华文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家熟悉的李宗伟、梁静茹等体育文艺明星,都是华小毕业生。在首都吉隆坡,不少华小有上百年的历史。
以吉隆坡文良港中华华文小学为例。该校成立于1919年,有104年的历史。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的五年级中文课本
在电子屏幕盛行的时代,马来西亚的中文报纸仍然欣欣向荣,华文小学仍然致力于学习规范中文,这与广大华人群体维护中文的努力密不可分。
我向她问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当中国人称呼你们为‘华裔’时,你会反感吗?”
这位马来小姐姐笑了起来,说道:“其实我们在马来西亚也经常听到‘华裔’这个词啦!比如说在马拉西亚的新闻报道里,政府机构里面,还有一些正式的场合,都会提到我们是华裔”
“不过……”她话锋一转,“我们绝对不会称呼自己为‘华侨’,因为‘华侨’的意思就是我们出生在中国而且有中国国籍,但马来西亚毕竟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上学、工作,家人和家庭的回忆都在这里。马来西亚华人非常认同自己的中华文化,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对马来西亚没有感情。”
最后,小姐姐顿了顿,认真地说道:“我们马来西亚华人对自己为什么称呼为‘华人’的最认同解答是:无论任何背景,只要是拥有中华文化的人,都是“华人”!
马华——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