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民日报为何在头版刊发任正非专访?

0
分享至

  6月10日,人民日报罕见地将对任正非的专访刊登在头版显著位置。此前人民日报头版人物专访,几乎从未给予任何民企掌门人这种规格待遇。这是很不寻常的。

  

  这篇访谈的内容涵盖很广,涉及外部封锁、芯片技术、基础研究、人工智能、开放战略等多个话题,而任正非的回答一如既往地冷静、克制而坚定,并有很多金句迸出。比如,美国是夸大了华为的成绩,华为还没有这么厉害,要努力做才能达到他们的评价;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对理论科学家要尊重,因为我们不懂他的文化,社会要宽容,国家要支持。

  任正非说的特别好。

  问题是,人民日报为何在此时刊登这样一篇访谈?我个人认为,人民日报,准确说是国家高层,其实是借任正非的这些回答,来传递几个信号。

  第一,鼓舞民营企业的信心。任正非作为极少数在中美科技对抗中站上国际舞台的中国企业家,他讲的话,影响力很大,而且能被公众接受和理解。他在采访中多次强调华为“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重申企业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并公开表示华为每年在基础理论上的巨额投入不考核、不计短期产出。“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很民间,绝非泛滥成灾的那种官话套话,老百姓听得懂。什么叫一句顶万句?这种话就是。在当前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在很多人失去信心之时,人民日报选择在头版大篇幅展示这类言论,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昭告全国:民营企业的角色没有被削弱,反而将继续承担科技突围的国家任务。

  第二,对基础研究与长期主义的再次强调。任正非在访谈中反复提到基础研究,强调理论科研的重要性。

  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上世纪就研究刺梨营养成分的农学家罗登义,几十年后才被重新看见;比如屠呦呦做青蒿素时的孤独和坚持;比如黄大年回国后,在一个茶思屋里带团队攻关……

  过去几年,不少科研单位确实有“重短期、轻基础”的倾向,甚至一些研究项目在评估中更看重是否能转化为眼前的经济效益。这种导向很容易打击做冷门基础研究的年轻人。而任正非这次的发声,其实是在帮这些人说话。人民日报刊登了他的话,也意味着国家将更加重视基础研究。

  第三,对外部世界柔性展示中国制度优势。面对美国持续的技术限制,任正非没有用“迎战”“反击”这样的词,而是把重点放在中国制造业自身的反应能力上。他谈的是中国电力系统的稳定、通信网络的发达、AI技术的落地速度,这些都是外界经常忽视但中国真正具备的优势。

  他还特意提到《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这个在西方主流舆论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记者,在亲身坐了趟中国高铁之后写了一句颇具分量的话:“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任正非没有自夸,而是借别人的视角告诉大家,中国的强大不是靠喊出来的,而是一点点干出来的。

  这是一种分寸感很强的表达。任正非的语气不夸张、不回避,也不带情绪,正因为这种克制和具体,反而更容易让人信服。和过去常见的那种大话、空话相比,他的表达更直接、更接地气,也让外界更容易理解中国现在真正的想法和态度。

  从人民日报的传播角度来看,这篇专访的重点当然不在于表彰任正非个人,而是借用这位民族企业家的观点和立场,搭建起关于“信心、定力、方向感”的国家叙事。人民日报真正想说的是:国家没有放弃民营企业,社会依然需要技术型人才,所有眼下不被看好的事情,只要方向对、还在做,就依然是重要的一部分。

  这次专访释放的,不只是对“华为”或“任正非”的肯定,而是对长期主义、硬科技、自主创新、社会稳定情绪的整体支持。凡是与这些方向挂钩的行业或从业者,都是被间接打气的对象。比如,高科技研发与基础科研人员,民营制造业与工业软件从业者,芯片与算力基础设施相关企业与技术人员,教育与科技传播相关行业,以及国际传播、公关、媒体从业者。

  最后一点略加阐释,任正非说的话其实也提供了一个对外传播的风格样本,那就是不要空喊口号,而是要多讲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今天,连美国总统的选举都能被社交媒体左右,所以,对舆论以及表达方式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我认为,以后,媒体、公关和国际传播相关岗位,会越来越被重视,也会被赋予更大的表达空间和责任。

  总之,这篇文章并不只是一篇访谈,而更像一次对集体情绪的安抚和国家方向的重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医生17分钟不雅视频上热搜,医术好私德有问题,是否能被原谅

湖南医生17分钟不雅视频上热搜,医术好私德有问题,是否能被原谅

江山挥笔
2025-11-06 11:44:13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1 00:24:05
【外专谈乌镇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官员:乌镇峰会是了解中国数字浪潮的绝佳窗口

【外专谈乌镇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官员:乌镇峰会是了解中国数字浪潮的绝佳窗口

国际在线
2025-11-08 19:42:04
山姆被喷到连夜改图,中产这次真怒了

山姆被喷到连夜改图,中产这次真怒了

秋叶大叔
2025-11-09 07:42:21
全中国最大的骗局,竟然是茅台专卖店,一瓶飞天都不卖年收入过亿

全中国最大的骗局,竟然是茅台专卖店,一瓶飞天都不卖年收入过亿

好贤观史记
2025-11-05 09:54:41
星巴克又火了!“小熊杯”一杯难求,转手价飙到500美元!

星巴克又火了!“小熊杯”一杯难求,转手价飙到500美元!

华人生活网
2025-11-09 02:42:53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6:18:45
“光刻机之父”林本坚:中国现有设备能造出5nm芯片,美国已承认

“光刻机之父”林本坚:中国现有设备能造出5nm芯片,美国已承认

趣文说娱
2025-11-08 17:14:30
全球屏住呼吸看中国如何救回航天员!美俄花了9个月,中国多久?

全球屏住呼吸看中国如何救回航天员!美俄花了9个月,中国多久?

老范谈史
2025-11-07 00:35:59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宝岛一专家:大陆已走上“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宝岛一专家:大陆已走上“第三条路”!

泠泠说史
2025-10-20 17:46:08
长得丑演技烂,求求“资本家的丑孩子”们,放过观众的眼睛吧

长得丑演技烂,求求“资本家的丑孩子”们,放过观众的眼睛吧

娱塘主呱呱
2025-10-16 09:31:21
老人“黄金体重”已公布!不是120斤,而是这个数,越接近越健康

老人“黄金体重”已公布!不是120斤,而是这个数,越接近越健康

牛锅巴小钒
2025-11-08 15:12:22
母亲给宝宝喂安眠药后去上班,妇联:确属经济困难,公安等部门已介入,宝宝身体无大碍

母亲给宝宝喂安眠药后去上班,妇联:确属经济困难,公安等部门已介入,宝宝身体无大碍

鲁中晨报
2025-11-06 14:19:13
汽水音乐用户量狂飙超1.2亿 QQ音乐、网易云音乐有压力了

汽水音乐用户量狂飙超1.2亿 QQ音乐、网易云音乐有压力了

快科技
2025-11-07 11:22:06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芳芳历史烩
2025-11-09 01:44:44
值班室17分钟视频曝光!副院长与女医生停诊,偷拍疑是蓄谋报复

值班室17分钟视频曝光!副院长与女医生停诊,偷拍疑是蓄谋报复

冷月侃娱乐
2025-11-08 01:01:24
履约与提价之争:北京供暖费的协商与求索之旅

履约与提价之争:北京供暖费的协商与求索之旅

反做空一线
2025-11-08 23:25:18
斯洛文尼亚媒体:谢什科接受初步医学检查,初步迹象令人乐观

斯洛文尼亚媒体:谢什科接受初步医学检查,初步迹象令人乐观

懂球帝
2025-11-09 07:44:11
重大事件!乌克兰要变天了!

重大事件!乌克兰要变天了!

南权先生
2025-11-08 16:05:27
国锦赛决赛揭晓:吴宜泽对决希金斯,7冠王吴宜泽遭惨败

国锦赛决赛揭晓:吴宜泽对决希金斯,7冠王吴宜泽遭惨败

李虰手工制作
2025-11-08 20:25:59
2025-11-09 10:51:00
码头青年 incentive-icons
码头青年
说点有意思的东西
376文章数 289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头条要闻

"赏金猎人"用无人机猎杀200头野猪:一次只能带一支箭

头条要闻

"赏金猎人"用无人机猎杀200头野猪:一次只能带一支箭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亲子
教育
艺术

数码要闻

Q3移动智慧屏全渠道销量涨29% 线下市场高速增长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亲子要闻

有了孩子后,夫妻性生活如何“破冰”?

教育要闻

校长培养中层干部的六个核心维度

艺术要闻

毛主席几封感人书信,真情流露引热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