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当今世界的汽车工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已决定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或扩大现有工厂的产能。
![]()
这是继长城汽车的魏建军之后,第二位提示风险的汽车业大佬了。
吉利汽车的名头,比长城汽车更大,当年吉利“蛇吞象”收购沃尔沃汽车的案例,在国内被吹了好多年。
2024年,吉利全球销量达217.7万辆,远超长城的123.3万辆。
同时,吉利汽车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布局,所以吉利对于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理解,应该是比长城更深的。
魏建军只是讲了国内、讲了“汽车界的恒大”;而李书福则是扩大到了全球汽车业,称全球汽车工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
关于汽车业的问题,哨兵已经分析过多次,这个问题吧,也不好说太多。
最近,汽车板块的走势,属于是阴跌的状态……
从投资的角度,反正哨兵还是继续提醒大家需要注意规避风险!
当然,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汽车业。
很多行业都是……也有很多的先例……(具体就不多说了,大家基本上都能数几个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哨兵往更深一个层次来讲一讲——从思想层面来分析一下。
前几天,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发表了一篇文章:投资驱动还是消费驱动?
他的观点是:作为长期经济增长问题,根本不存在 “消费驱动”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
![]()
同时,这篇文章的结论是:基础设施投资是促消费的“第一推动力”。
![]()
也就是他的核心观点还在强调投资。
社科院学部委员,相当于“两院”院士,属于是社科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了。
![]()
所以说,他的这个学术观点,其实代表的就是……
这么多年来,咱们一直强调并持续的大力投资、投资、投资,投资的结果就是产能的不断扩大,而结果就是……
这个问题吧,讨论了很多年,但结果呢,大家也看到了。
当然,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更加深入的讨论,但那就不是咱们能公开讨论的了。
所以哨兵也只能言尽于此……
最后,还是说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应对策略。
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哨兵此前也讲过咱们的应对策略:只有那些从0到1(从无到有)、从1到10(从有到开始流行)的行业,才算机会、才算有投资价值;等一个行业从10到无穷大(全面普及)的时候,就该小心了!
这种情况、类似的情景,其实反反复复的各行各业上演……
举几个例子:
AI,属于从1到10的阶段;
人形机器人,属于差不多在1左右的阶段;
可控核聚变,还处于从0到1(距离1还很有点距离)的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