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家已明确:不得强制!本月起开始实行新规,违者最高可判刑7年

0
分享至

前言

近年来,“刷脸”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刷脸开门、刷脸打卡等随处可见。

然而也因为“刷脸”,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售,盗用等问题随之而来。

对此国家明确规定:不得强制!本月起开始实行新规,违者最高可判刑7年!


作者-水

新规到底管什么

刷脸这事儿,国家终于出手管了

说起来也是时候了,这些年,人脸识别就像野草一样疯长,从银行到超市,从小区到学校,甚至连上个厕所都要刷脸。技术是好技术,但用得有点过头了。


6月1日开始实施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就像给这匹脱缰野马套上了笼头。最核心的一条规定就是:不能把刷脸当成唯一的身份验证办法


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你不能只给人家一个选择。比如说小区门禁,既能刷脸又能刷卡,那物业就不能非逼着业主必须刷脸进门。办业务的时候,除了刷脸还有指纹、密码这些验证方式,那机构就不能只认人脸这一种。


更关键的是,新规还强调了"单独同意"的原则。以后企业要收集咱们的人脸信息,得先让咱们明明白白知道这事,还得咱们自己心甘情愿地同意才行。不能稀里糊涂就被采集了,更不能玩那种"不同意就不能用服务"的把戏。


为了让大家心里有数,新规要求安装人脸识别设备的地方必须有明显的提示标志。就像商场里贴个告示,告诉大家这儿在收集人脸信息。要是收集十四岁以上未成年人的人脸信息,还得先征得家长或者监护人的同意。

这些规定看起来简单,其实每一条都直击要害。它们就像给技术应用划了道"安全线",实实在在保护着咱老百姓的权益。有了这些硬杠杠,那些想钻空子的企业和个人,可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违法后果有多严重

说到后果,这可真不是吓唬人。

新规背后有着真刀真枪的法律条文支撑。根据刑法第253条之一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个"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都有具体的量化标准。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或者非法获取、出售、提供人脸等敏感个人信息50条以上的,就算"情节严重"。达到这个标准十倍以上的,就是"情节特别严重"了。


更严格的是,新规还设置了备案制度。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的人脸信息存储数量达到10万人的,必须向省级网信部门备案。这就像给大数据处理者戴上了"数字镣铐",让监管部门能够实时掌握谁在干什么。

想想看,一个小区可能就有几千户居民,一个商场每天进出的人流更是数以万计。这个10万人的门槛,其实并不算高。那些处理大量人脸数据的企业,现在都得乖乖去备案,否则就是违法。


谁能想到,曾经被当作"便民神器"的人脸识别,如今却需要如此严格的法律来规范。这说明什么?说明技术的发展已经快到让法律都得跟着跑的地步了。当便利与安全发生冲突时,法律选择了站在个人权益这一边

任何技术都不能凌驾于人的基本权利之上,哪怕它能带来再大的便利。


身边的强制刷脸有哪些

说起强制刷脸,大家肯定都遇到过。

最典型的就是小区门禁系统了,很多住户都有这样的经历:搬进新小区,物业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录入人脸信息,说是为了安全。不录入?那你就准备每次都找保安开门吧,或者干脆爬墙进去。


这种"霸王条款"式的做法,让很多人哭笑不得。明明有门禁卡这种传统方式,偏偏要搞得这么复杂。特别是那些对隐私比较敏感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担心自己的人脸信息被滥用。

更让人无语的是一些服务行业的奇葩操作,2024年4月,上海一家游泳馆在更衣室内设置人脸识别系统,想要打开衣柜就得刷脸。问题是,这摄像头对着更衣室内景拍得清清楚楚,到底要不要用呢?


还有那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盲人办卡事件,江苏的管先生想办张手机卡,拿着身份证、残疾证明等齐全证件到场,营业厅却坚持要求刷脸验证。管先生从小失明,可工作人员就是不通融,最后只能让女婿代办。

这件事当时在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吐槽:"科技应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不应该成为障碍。"这话说得特别在理。技术的初衷是服务人类,不是给人类设置门槛。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医院挂号要刷脸,景点检票要刷脸,甚至连一些商场的厕所都要刷脸。人们的脸就像一张"万能卡",被各种机构反复扫描、记录、存储。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人脸信息被收集了。走进商场,人脸识别摄像头悄悄记录;在餐厅吃饭,AI系统默默分析你的消费习惯。这种"静默采集"的方式,让个人信息保护变成了一句空话。


新规的出台,就是要打破这种"默认刷脸"的局面。有了法律的硬约束,那些习惯了"一刷了之"的机构,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做法。

新规能带来哪些改变

有了这个新规,情况会大不一样。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咱们有了说"不"的权利。以前遇到强制刷脸,只能无奈接受或者放弃服务。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因为法律就是咱们的底气。

对于那些特殊群体来说,新规更是及时雨。像管先生这样的视障人士,以后不会再因为无法刷脸而被拒之门外。新规明确要求,对于特殊人群,必须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规定,提供替代验证方式。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新规其实是在倒逼行业升级。那些过度依赖人脸识别的企业,现在必须开发更多元化的身份验证方案。刷卡、指纹、密码、二维码等传统方式,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想刷脸的可以享受便利,不想刷脸的也有其他选择


当然,变化不会一蹴而就。毕竟,改变既有的技术应用模式需要时间和成本。一些企业可能会抱怨合规成本增加,一些用户可能会觉得操作变复杂了。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短期的"阵痛"是值得的。当技术应用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时,整个社会都会受益。个人隐私得到保护,技术创新有了边界,市场竞争变得更加公平。


新规的实施,也标志着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不仅是对国内民众权益的保护,也是在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在数字治理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未来,随着新规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技术与人权的平衡会找到更好的结合点。那时候,人脸识别技术会真正成为便民利民的工具,而不是侵犯权益的利器。


结语

刷脸技术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觉得挺新鲜,现在却要用法律来管它。这说明啥?技术再好,也不能踩到人的底线上

这个新规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便利是便利,但你的脸还是你的脸,别人不能想用就用。当技术发展与个人权益发生冲突时,法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保护后者。这种选择,体现了一个现代社会应有的价值取向。

你平时都在哪些地方被强制刷过脸?最希望哪个地方赶紧取消强制刷脸?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围攻黄岩岛惨败,菲律宾认怂,举白旗后10艘船的损失统计出来了!

围攻黄岩岛惨败,菲律宾认怂,举白旗后10艘船的损失统计出来了!

青青子衿
2025-09-17 02:45:14
湖南一刚出狱男子持刀杀人致3死1伤:被抓画面流出,死者家属发声

湖南一刚出狱男子持刀杀人致3死1伤:被抓画面流出,死者家属发声

博士观察
2025-09-16 19:32:48
15年后《斯巴达克斯》演员现状,蛇蝎美人变导演,谁是人生赢家?

15年后《斯巴达克斯》演员现状,蛇蝎美人变导演,谁是人生赢家?

半糖甜而不腻
2025-09-16 09:25:54
叫嚣“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出狱后父母失联,沦落为粉刷工人

叫嚣“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出狱后父母失联,沦落为粉刷工人

深度报
2025-09-16 22:37:55
上海人注意,冷空气“已发货”,今天大到暴雨!未来10天或又有新台风!

上海人注意,冷空气“已发货”,今天大到暴雨!未来10天或又有新台风!

鲁中晨报
2025-09-17 10:15:14
宁夏47岁“巨婴”郭冷,除跳舞连衣服也不会洗,年入百万无人敢嫁

宁夏47岁“巨婴”郭冷,除跳舞连衣服也不会洗,年入百万无人敢嫁

动漫里的童话
2025-09-14 11:40:38
上海天气奇葩!热出新高度,今天天气大转折,上海人准备好了吗?

上海天气奇葩!热出新高度,今天天气大转折,上海人准备好了吗?

寻墨阁
2025-09-17 09:54:14
仅2棵,1960年在荒废的别墅中找到,嫁接后年产值81亿元

仅2棵,1960年在荒废的别墅中找到,嫁接后年产值81亿元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6 20:47:51
广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为他揭开了家委会的真相

广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为他揭开了家委会的真相

清晖有墨
2025-09-05 19:24:18
孙立人高龄去世,棺椁35年未下葬,儿子参加九三阅兵后提出要迁葬

孙立人高龄去世,棺椁35年未下葬,儿子参加九三阅兵后提出要迁葬

小莜读史
2025-09-11 13:31:20
湖南5岁女童被废弃电线杆砸中,不幸身亡!父亲:已不通电20多年,电力部门不承认是产权方

湖南5岁女童被废弃电线杆砸中,不幸身亡!父亲:已不通电20多年,电力部门不承认是产权方

大风新闻
2025-09-17 09:49:10
女子踩毒水身亡后续:警方介入,现场陆续挖出多瓶,家属还原实情

女子踩毒水身亡后续:警方介入,现场陆续挖出多瓶,家属还原实情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16 18:25:07
郑丽文喊话大陆网友,绝不辜负信任!马英九罕见“下注”

郑丽文喊话大陆网友,绝不辜负信任!马英九罕见“下注”

时尚的弄潮
2025-09-17 10:59:47
刘强东直播做菜翻车,一句 “灶不会是马云那买的吧”,订单却爆了

刘强东直播做菜翻车,一句 “灶不会是马云那买的吧”,订单却爆了

老吴教育课堂
2025-09-17 10:00:10
史上最大号国产丰田轿车,铂智7即将推出

史上最大号国产丰田轿车,铂智7即将推出

青橙汽车
2025-09-15 16:22:34
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小鹏汇天两架飞行汽车,相撞坠机

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小鹏汇天两架飞行汽车,相撞坠机

说财猫
2025-09-16 21:13:15
闪崩53%,股民质疑新型洗钱!国证指数高位接盘药捷安康,维权群来了

闪崩53%,股民质疑新型洗钱!国证指数高位接盘药捷安康,维权群来了

金石随笔
2025-09-17 00:07:35
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十分夸张

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十分夸张

睿知睿见
2025-09-17 07:33:39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卷史
2025-09-15 11:50:59
以色列猛攻加沙城 多国呼吁中止其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以色列猛攻加沙城 多国呼吁中止其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新华社
2025-09-16 13:55:03
2025-09-17 12:08:49
流年拾光 incentive-icons
流年拾光
从时光中精选最美的片段,编织成册,献给珍惜回忆的你
4988文章数 8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杭州男子买二手车:说好的20万公里 怎么变成20万英里

头条要闻

杭州男子买二手车:说好的20万公里 怎么变成20万英里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游戏
房产
手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江南秘境 理想生活模样

《巫师3》十周年Xbox手柄!官网支持个性化定制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手机要闻

荣耀开辟新市场,在欧洲手机市场销量进入前四,同比增长42%!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