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林曦的艺术世界,是传统与现代的奇妙和弦。
1983 年生于重庆的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却在水墨丹青中找到了与古人对话的密码。作为“暄桐教室”的创办者、“山林曦照”生活方式品牌的主理人,她将文人审美注入当代生活,让书法绘画成为滋养心灵的甘泉。
![]()
![]()
此次北京个展恰似她艺术生涯的微缩景观,林曦老师与策展人彭薇老师一起策划七个单元构建叙事,以500+幅精心创作的作品、手稿呈现出一个林曦画纸上的“精神世界”。B姐认为,这不是一次单纯的观展,更像是借“曦”之名“游”览各方印“记”的游园之旅,层层惊喜由此开展。
![]()
![]()
![]()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曦游记北京展“自有我在”的主题出自石涛《画语录》所言,这是林曦对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的致敬。除此之外,这里面还蕴藏着艺术家对于多元化画作的理解以及对生活中先要“有我”的期许两重含义。
![]()
三层奥义深深浅浅勾勒出林曦所想展示出的小世界。站在展览入口,B姐第一眼便被入口处的作品《一起云游》所吸引,它像是一个秘密开关般开启这场游记,走进“小世界—自有我在”。
![]()
![]()
![]()
层层步入,“童子心—天真” 单元如同一封写给童年的情书。
![]()
![]()
林曦笔下的童子从不单是孩童,更是观者心中未泯的赤子。早期的《童子》系列中,童子或站或卧,或插花或冥想,不由的触动着内心深处关于童趣的柔软部分。
![]()
《童子》系列作品
而桐学眼中的林老师也似她画中追逐蝴蝶的童子,眼中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
![]()
林曦拥有一座小暄山。
![]()
“小暄山—暄桐”单元是林曦构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小山”并非地理坐标,而是《溪山行旅图》在当代的转译,在巍峨山水化作城市中的“幽静与生机”,书法教室里的笔墨氤氲与生活美学品牌的器物设计在此交汇。
![]()
![]()
![]()
![]()
![]()
她如同从古代走来的女史,在现代社会中开辟出“虽在城市,有山林之致”的栖居地。那些融合了琴酒花茶的作品,不是对传统的复刻,而是让古时风雅在日用常行中重生,林曦是这座山中的引路人,引导着一同观游的桐好一步步踏入佳境,最终走进自己的桃花源记。
![]()
“心之鉴—从书法之实到生活之美”单元则呈现传统美学与现代生活的交融,在B姐看来这里的作品可简称为“万象”。取自然之色、万物之形、当下之质、我在之感,从而形成万象。将设计创意注入日常器物中各式作品等,虚虚实实成就传统水墨与现代生活的交集。
![]()
林曦曾这样讲过“任何一个画家,最终都是在锤炼自己的画面语言。”
想要锤炼出自己的画面语言一定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练习,像是宗白华笔下的“深情”化作三十年如一日的创作执念。在“深情录—精进”单元中,一张张手稿、一幅幅随笔,每一笔都是林曦对于自己的艺术精进的有效部分。
![]()
![]()
![]()
![]()
“金刚体—爱”单元则展示着以金刚体般的温柔,编织出守护心灵的铠甲。爱自己、爱家人、爱一蔬一饭、爱万物生灵,在妥帖自洽中让生命如阳光般流淌,以柔软之心书写圆满,印证 “有爱的心灵是被祝福的”,这便是林曦。
![]()
![]()
![]()
展览最终落于“北京”单元,这座承载着她生活与创作的城市,在街巷烟火与公园四季中成为灵感的能量池。
![]()
这个单元是艺术家与城市的深情对话,胡同的糖葫芦、公园的小黄鸭、菜市场的烟火气,都被转化为水墨中的视觉诗行。林曦说:“北京是踏实又熟悉的年年月月。”那些穿梭于深浅街巷的日常,那些在北海公园滑冰、在玉渊潭泛舟的瞬间,都成为作品里跃动的生机。
当传统水墨遇上“冰糖葫芦红”与“宫墙朱”,当宣纸上的皴法呼应着四合院的肌理,这座城市的“文气”与“市井气”便在笔墨间达成奇妙的平衡。
![]()
这次B姐不仅走进林曦的小世界里游览,更有幸与艺术家本人进行了一场“有滋有味”的访谈......
![]()
林曦老师
关于自身作品的风格与北京的城市联系,
林曦她这样说
北京是一座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既有雍容大度的包容感,又有 “恰如其分的粗糙” 带来的爽朗大气。在这里,可以半小时内从八大处的传统壁画走到东三环的时髦街区,这种古今中外的混搭氛围潜移默化地走进她的创作里。
艺术家更关注“感受”而非单纯的观念,只有将生活中打动自己的元素自然融入笔墨,才得以形成这样独特“旧笔写新境”的风格。
![]()
林曦老师与策展人彭薇老师
有朋友曾笑谈此次北京展览分七个单元,
是不是因为林曦偏心呢?
对于这个问题,林曦也是坦然笑出声表示,“北京是我的生活主场,团队和资源都更便利,因此希望呈现更全面的创作面貌。策展人彭薇老师认为,除了画作,我的教学理念、品牌设计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内容也应融入展览,这样才能完整展现创作全貌。此外,北京展是我在这里的第五次个展,需要以更新的视角呈现,因此划分更细致。”
最让B姐震惊的是,此次北京个展她们打破了办展的“不可能三角”(展览内容、观众体验好、价格免费),林曦希望观众能以 “游园” 的轻松心态来看展,让艺术真正的接地气,雅俗共赏才是艺术家所希望看到的。
![]()
《WHAT?》
林曦老师画作灵感之
北海公园门口的石狮子
关于林曦的画作灵感瞬间分享
作为艺术家,对生活的好奇心至关重要,所以北京的很多场景都能触发林曦的灵感。比如北海公园门口的石狮子,它的表情妖娆又认真,每次对视都觉得烦恼释然,林曦特意将它画入展览。之外还有胡同里跟大爷大妈聊天、菜市场听商贩唠嗑,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都充满烟火气,让她感受到北京的包容与真实,甚至路旁白果掉地的“臭味”、暖气的煤烟味,都是属于这座城市的记忆符号,滋养着创作灵感。
交谈间,B姐切身体会到了林曦曾形容创作灵感“像排队跳出脑海”,这不是在凡尔赛,而是在她眼中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是灵感源泉。
![]()
展览现场
未来巡展的小巧思
相信林曦老师的桐学都能感受到,每到一处城市开展林曦以及其团队都会为此次城市设有专有的城市文化符号,比如成都的熊猫、北京的特设单元。
因为在林曦看来,展览若不与当地空间产生连接,观众大可看手机观展,何必亲临?因此,未来每到一个新地方,亦会结合当地特色设计展览内容,让观众获得独特的现场体验,这也是线下展览的意义所在。B姐已经开始期待之后的巡展内容啦~
![]()
走出展厅,暮色中的北京正将灯火织入天空,展厅内的作品仿佛还历历在目。那些童子眼中的光、市井里的烟火、笔墨间的哲思,最终都化作海德格尔所说的“有待去是的存在”。
![]()
![]()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9日,那方由墨线构筑的小世界始终敞开怀抱,等待每一个渴望在喧嚣中寻得“自在安身之地”的灵魂。正如林曦所言:“极致的专注荡开心流,浑然的忘我筑造安宁。”在这方天地里,我们终将遇见那个“自有我在”的自己。
曦游记・自有我在
水墨艺术家林曦北京个展
![]()
- 地址 -
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一层)
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 时间 -
即日起至6月19日
10:00-18:00
- 门票 -
免费观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