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及时获得更多实战技巧、市场观点和机会提示!
一、脑机接口行业爆发逻辑
政策支持:
2025年科技部将脑机接口列入 “十四五”颠覆性技术专项,投资 200亿元
国家药监局开通 BCI医疗器械绿色审批通道(最快6个月获批)
技术突破:
侵入式BCI:Neuralink中国合作伙伴实现 单电极采集1000+神经元信号
非侵入式BCI:清华团队突破 EEG信号解码准确率95%(医疗级应用)
市场空间:
全球BCI市场规模 $50亿(2025),2030年将达 $300亿(CAGR 35%)
医疗康复占比 60%(瘫痪/癫痫/抑郁症治疗)
二、6大核心龙头股
1. 侵入式技术龙头
2. 非侵入式技术龙头
科大讯飞:EEG+AI语音交互系统(教育/医疗场景)
汉威科技:柔性电子皮肤传感器(睡眠监测准确率98%)
复旦张江:神经电极材料(独家供应中科院微电子所)
奥比中光:光学脑信号采集模组(华为VR设备供应商)
翔宇医疗:BCI康复训练系统(已进入医保目录)
诚益通:戒毒/抑郁症BCI疗法(军方合作项目)
三、业绩弹性与估值
四、投资策略与风险
1. 三阶段布局
短期(2025H2):关注医疗器械审批进展(创新医疗/乐普医疗)
中期(2026):消费级BCI落地(科大讯飞/汉威科技)
长期(2027+):脑机融合生态(芯片/云计算公司)
2. 风险提示
技术风险:侵入式BCI术后感染率仍达 5%
伦理风险:脑数据隐私立法尚未完善
估值泡沫:部分公司PS > 20(需验证订单)
3. 关键监测点
2025年7月:世界脑科学大会(BCI手术直播)
季度报告:关注科大讯飞BCI教育终端销量
操作建议:
优先选择 医疗场景明确+现金流稳定 的标的(如乐普医疗)
警惕纯概念股(需核查专利数量及临床试验编号)
长期关注 非侵入式技术(政策风险更低)
注:Neuralink竞争对手Synchron已获批FDA,国内对标企业进度可参考《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白皮书》。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注我及时获取更多炒股干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