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机械知识分享《各种螺丝代号及其图片》,共涉及82种螺丝和各种螺丝头型、牙型的图解,资料为PDF文档可下载打印学习,下载方式:
1、各种螺丝代号及其图片
![]()
![]()
![]()
2、螺丝头型分类图解
![]()
3、螺丝牙型分类图解
![]()
4、螺丝槽型分类图解
![]()
![]()
螺丝作为工业领域的基础紧固件,其设计、制造与应用贯穿机械、建筑、电子等多个领域。
本文机械知网从基本概念、分类体系、结构原理、材料工艺、标注规范、防松技术及行业应用等维度,系统梳理螺丝的核心知识,结合最新技术趋势与案例分析,为从业者提供全面指导。
一、什么是螺丝
1.术语辨析
螺丝:俗称,泛指所有带外螺纹的紧固件,包含螺钉、螺栓、螺柱等。
螺钉:偏小规格,头部多为平头或十字槽,直接与孔配合(如木工螺丝)。
螺栓:头部为六角形,需配合螺母使用,适用于金属连接(如M12六角螺栓)。
螺柱:双头带外螺纹,中间为光杆,用于深孔连接(如发动机缸体固定)。
2.核心功能
紧固连接:通过螺纹摩擦力实现工件固定,如汽车底盘装配。
传动位移:如千分尺的微调机构。
密封作用:管道连接中防止泄漏(如法兰螺栓)。
二、螺丝分类体系
1.按用途分类
机械螺丝(MachineScrew):需预攻内螺纹,适用于精密设备(如机床导轨)。
自攻螺丝(SelfTappingScrew):分金属自攻(B型)与塑料自攻(B2型),直接成型内螺纹(如薄板装配)。
自钻螺丝(SelfDrillingScrew):一体成型钻头与螺纹,适用于金属薄板(如汽车钣金)。
2.按牙型分类
三角螺纹:60°牙型,强度高、防松性好(如M6×1.0)。
梯形螺纹:30°牙型,用于传动(如丝杠副)。
管螺纹:55°牙型,密封连接(如水管阀门)。
3.按头型分类
六角头(H):通用型,适配扳手(如M10六角螺栓)。
圆柱头(C):低凸起,适合表面平整工件(如电子设备外壳)。
沉头(F):完全嵌入材料,隐藏安装(如家具装配)。
三、结构与工作原理
1.核心部件解析
头部:传递扭矩的关键部分,设计影响抗扭强度(如六角头抗扭力优于圆头)。
杆部:连接头部与螺纹,直径决定承载能力(如M12螺栓抗拉强度达800MPa)。
螺纹:通过螺旋升角与摩擦力实现紧固,螺距影响锁紧效率(细牙螺纹防松性优于粗牙)。
2.锁紧机制
摩擦防松:依赖螺纹面摩擦力(如弹簧垫圈)。
机械防松:通过止动件阻止回转(如自锁螺母)。
永久防松:化学或物理固定(如厌氧胶锁固)。
四、材料与制造工艺
1.主流材料特性
碳钢:成本低,适用于一般环境(如A3低碳钢,抗拉强度400MPa)。
不锈钢:耐腐蚀性强,分奥氏体(SUS304)与马氏体(SUS410)两类。
铜合金:导电性好,用于电子连接(如黄铜H65)。
2.制造流程
冷镦成型:线材经模具挤压成头部(如M6螺丝冷镦效率达1500件/分钟)。
搓牙工艺:活动牙板加工螺纹,精度达IT8级。
热处理:渗碳处理提升表面硬度(如HRC5862),调质处理增强韧性。
五、标注规范与选型指南
1.标准标注格式
公制标注:M10×1.56H(公称直径10mm,螺距1.5mm,中径公差6H)。
英制标注:1/420UNC(1/4英寸,20目螺纹,统一粗牙)。
特殊标记:LH(左旋)、8.8(性能等级)、SUS(不锈钢)。
2.选型关键参数
载荷类型:剪切载荷选六角头,拉伸载荷选圆头。
环境条件:腐蚀环境必选不锈钢,高温场景用铜合金。
装配要求:自攻螺丝需匹配材料硬度(如B型自攻适用于低碳钢)。
六、防松技术前沿
1.传统方法升级
点胶工艺:螺纹涂厌氧胶,固化后粘接强度达20N/mm²。
锁紧垫片:锯齿形设计增加摩擦系数(如波形弹簧垫片)。
自锁螺母:尼龙嵌件内螺纹,防松效率提升40%。
2.智能防松方案
变色螺栓:内置应变传感器,松动时颜色变化(如Smartbolt)。
无线监测:RFID标签实时反馈扭矩状态,用于航空航天关键连接。
七、行业应用案例
1.汽车制造
车身装配:自钻螺丝(如ST5.5×25)实现钢板快速连接,效率提升30%。
发动机缸盖:12.9级高强度螺栓(M12×1.75)抗拉强度达1200MPa。
2.智能家居
模块化家具:T型沉头螺丝(M6×30)配合自攻技术,实现无痕安装。
智能终端:铜合金螺丝(H62)保障信号传输稳定性。
八、发展趋势与挑战
1.材料创新
生物基塑料:可降解螺钉(如聚乳酸PLA)减少环境污染。
纳米涂层:碳化钨涂层提升耐磨性,寿命延长5倍。
2.智能制造
智能打螺丝机:伺服电批(如艾而特系统)实现扭矩±3%精度控制。
数字孪生:虚拟螺纹模型预测装配应力,优化设计参数。
螺丝作为工业文明的基石,其技术演进始终与制造需求同步。从冷镦工艺到智能防松,从碳钢到生物基材料,螺丝的创新推动着工业精密化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AI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入,螺丝将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进化,成为智能制造时代的核心连接单元。
50万+机械工程师都在看↓↓↓
关注上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免费领取海量资料!!
1. 回复【动图】领取10000+个机械动图及视频包
2. 回复【CAD】领取800GAutoCAD全套视频教程
3. 回复【UG】领取800G的UGNX全套视频教程
4. 回复【SW】领取800G的Solidworks全套教程
5. 回复【机械设计】领取800G(非标)机械设计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