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级师大学员梁晨以354分考入临沂大学,为升本之路画上了圆满句号。
荣耀的背后,是她面对困境时不卑不亢的倔强。她将「专科」视为起点而非终点,在困境中默默扎根、积蓄力量,最终成功逆袭。
![]()
高考结束,在我以为我打败了所有的困难,终于如愿以偿摘得星星时,命运却给了我重重一击。
高考放榜,450分的成绩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所有期待。比预期低了50多分,三年的努力仿佛成了泡影。失望与迷茫紧紧缠绕着我。
![]()
看着成绩相仿的同学收到心仪录取通知书,我却面临抉择:远赴2000公里外的边缘本科,承受陌生与孤独?重回高三教室,赌一个未知结果?还是踏入专科院校,用三年时间证明“逆袭”?前路迷雾重重。
三条道路在我的眼前交织成一团迷雾,未来之路在那一刻变得无比模糊。我在深夜辗转难眠、反复思索,却不知该何去何从。
![]()
![]()
深夜辗转,书桌上“永不言弃”四个字在台灯下格外醒目。“梁晨,真要认输了吗?”心底的声音在质问。“不,我的人生不该将就!”复读的念头刚起,却被自尊和恐惧按下——害怕面对询问,更怕重蹈覆辙。
最终,我选择了专科。这不是妥协,而是换条赛道重新出发:既然不能一步登天,那就用专升本的台阶,重新丈量与理想的距离。
![]()
入学后,这份不甘化作动力。我发誓要撕掉“专科生”的标签。“梁晨,这次换种方式奔跑。”晨读抢前排,晚自习后梳理笔记,周末在湖边苦读教材,成为我的日常。
![]()
但高考失利的阴影仍在。高中盲目题海战术、忽视知识体系、考场心态崩盘……这些教训让我对未来充满担忧。在学长学姐建议下,我报名了以严格管理著称的师大,寻求科学的学习规划和知识框架重塑,助力我的升本之路。
![]()
因大一大二我便全身心投入专升本备考,所以当真正来到师大线下学习后,全新的学习模式、班主任的严格管理、全天高强度学习节奏,并没有打乱我的学习节奏,反而让我在备考路上变得更加顺利。
![]()
我很快便融入了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状态。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向他们请教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推进备考进度。于是,当一模成绩揭晓时,我以332分的成绩位列全机构第24名。
![]()
然而,一帆风顺的开端往往藏着隐患。 面对阶段性的成功,我松懈了,沾沾自喜,高考教训被抛诸脑后。课堂走神,听不进班主任“稳住,二模才有机会超越”的忠告。
![]()
不出所料,二模成绩“滑铁卢”:305分,排名跌至600开外。这盆冷水彻底浇醒了我。躲在卫生间哭泣时,晓玲老师的话点醒了我:“无论何事,开始就要全力以赴。接近终点,唯有迈过这道坎,才能见曙光。”
擦干眼泪,我紧握一模试卷告诫自己:绝不能半途而废!我重振旗鼓:细化任务,整理错题,主动找老师分析,一步一个脚印攻克薄弱点。晓玲老师的“欲使其亡,先令其狂”和班主任的“稳住”时刻回响耳边,支撑我沉心奋进。
![]()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绩逐渐稳步回升,这也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正式考试多了几分从容与底气。
![]()
查成绩那天,当页面刷新出来,354分的数字清晰跃入眼帘,意外与释然在心间翻涌交织——这不仅是超乎预期的惊喜,更是无数个日夜蛰伏后的必然结果。
从一模的沾沾自喜到遭遇“滑铁卢”后的挫败,再到升本后期成绩的稳步回升,此刻屏幕上的数字,终于让我看到了曙光。我想起三年前那个以为 "没考上理想大学就输掉人生" 的自己,忽然轻轻笑了——原来真正的成长,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能抬头看见新的方向,然后拍拍尘土,继续向前走。
回望来时路,我由衷感谢一路陪伴我的人,感谢家人毫无保留的支持,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也感谢一路并肩作战的同学。
![]()
![]()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这条路。因为专升本教会了我永远不要向挫折低头,不因一时失败而气馁,只要敢拼,结果终会给予惊喜。努力终究不会被辜负,不必焦虑别人比你提前拥有,我们都可以的!加油,学弟学妹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