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iang
落笔之前,我也曾思考,为什么是“抗”抑郁,为什么抑郁这种情绪是要抗拒它,不是不能接纳它呢?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允许一切发生是我面对抑郁的一个主要心境。
不过既然“抗抑郁”这个词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暂且就这么用。
抑郁来临之时,像暴风雨一样让我猝不及防,就这样滴滴答答地落入我心间。心情就像潮湿的雨季,像雨一样降落一地。我开始担心什么时候雨会停,会下多久的雨,要不要撑伞。于是我向别人借了把伞。
在失眠困顿的夜晚中陷入思考,过去觉得美味的东西突然味同嚼蜡,对平时喜欢的事物突然感到毫无兴趣,开心不起来。我的雨季就这么悄悄降临了,在慌张中想起来有求助热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我尝试拨打求助热线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只听对面传来温柔的女声,经过短暂的电话咨询,她劝我去医院。我还没试过去医院看心理科,觉得自己一个人去医院好像是“傻”的行为。
回忆的思绪拉扯着我,我想起我抑郁的母亲,她一直抗争着,我陪她去过医院,曾担心我会像她一样陷入抑郁。我熬到早上,挂了号,在纠结和犹豫中,选择迈出第一步。
经过医生帮我检查和诊断,我确诊抑郁了。心里松了一口气,又觉得很凝重。
第一个想法冒出来是“我怎么抑郁了?”原来自己是真的抑郁了。医生平静的对我说,“这是一种病,得吃药治疗”。我刚开始很抗拒,我的认知觉得,“吃药会变胖,会变记忆力不好,变呆滞,副作用很多……”。
医生对我说:“吃药是调节你抑郁焦虑的情况,比起吃药,如果不吃药失眠,对脑袋的损伤更大。”医生告诉我配合吃药,这是可以治疗的。我明白了,原来抑郁是一种疾病,就当感冒了一样,人感冒了也会吃药,这算“情绪上的感冒”。
我接纳我抑郁了,我生病了。看病并不羞耻,人都是会生病的,病了我们就去治好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又纠结中,要不要告诉我的亲人,经过深思熟虑后,我选择了隐瞒。如果告诉他们,他们只会变得更加担心,而我又担心他们的情绪,陷入一种循环当中。
根据以往面对问题的经验和他们沟通,要么出现批判,说我扛不住压力,于是我停止设想,我决定选择一个人战斗。遵医嘱,好好配合治疗。接受生命中有雨季降临,或许这是让我探索内心的一次机会。
我突然理解了妈妈,原来她的“懒”,她不爱收拾,不是因为真的很懒,而是身心俱疲。没有任何心力去做任何事情。原来她渴望被人尊重和理解,被人倾听和认同。原来她内心模糊了看不见自己的优点。我突然心疼我妈妈,同时也心疼那个看不见内心的自己。
我慢慢接受吃药,尝试允许一切发生。我刚吃药的时候有点不适应,自己出去外地玩,没有回去医院找医生复诊,不小心停药了结果头晕。后来医生劝我药吃完之前就去找她复诊取药。我尝试对外敞开,寻求专业的咨询帮助。以前觉得求助是可耻的,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才去求助,求助也是一种智慧和勇气,包括我去看医生。
接着我每天尝试记录三件开心的事,比如今天吃下饭了也算好事,今天起床了也属于好的事情。尝试面对镜子对自己说,我可以面对困难,我很棒,给自己加油打气。我慢慢重新在这个雨季中观察世界,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由自己决定。
我一边觉察自己情绪,允许一切发生。目前还在吃药治疗当中,同时配合咨询。抑郁告诉我,该对自己好点了,别这么苛刻了。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叫“抗”抑郁。抗抑郁的抗的是那个不停否定自己的声音,抗的是自己的负面念头,抗的是面对缺点过于苛责的自己。
好好保护自己的内在小孩,重新培养自己内在小孩,当植物去养育自己,汲取阳光和养分,允许自己缓慢生长,相信我们都会好的,对自己加油,不加油也没关系!
封面图源:Pixbay
征稿启示
渡过公号日常向读者征集对抗抑郁、双相等精神疾病或陪伴、见证家人、朋友等抗击疾病的经历、感悟。
征稿要求:
1. 要求重点突出、三观端正、内容真实,原创首发于渡过平台。
2. 原则上字数不少于1000字。
3. 投稿时鼓励提供自我介绍、头像(正方形)、封面图(横图)。
投稿邮箱:zhangjinduguo@163.com,若录用会在投稿2周以内回复,投稿被录用后,刊登一周以内(含当天)的赞赏属于作者。
注意事项:作品一经提交,使用权、修改权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有权将作品在渡过自有及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进行发布,也可按需进行编辑再发布。
投稿至邮箱视为已阅读并同意以上约定。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精神健康知识,探索青少年抑郁解决方案,关注获取更多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