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考公热度持续攀升,竞争愈发激烈。2026年真的会成为“最易考”的年份吗?
从历年官方统计数据来看,考公的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升级。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达143.7万人,平均竞争比为57.85:1。随后几年,报名人数一路高歌猛进,2022年达到212.3万人,首次突破200万大关;2023年近300万人报名,最热岗位竞争比超5800:1;2024年国考报名过审人数303万;到了2025年,这一数字更是飙升至341万,平均竞争比也提升至71.57:1,五年间竞争程度增加了超两成。
近年来,就业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难以跟上求职者数量的增加。
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23年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179万,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222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务员岗位因其稳定性、福利待遇等优势,成为众多求职者眼中的“香饽饽”,吸引了大量人才报考,直接推高了考公的竞争比。
政策在考公竞争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在公务员招录中对应届生给予了诸多政策倾斜。
2025年国考72.5%的岗位面向应届毕业生设置,较2024年提升6.5个百分点,其中当年度应届生专属岗位占比达45.6%,创历史新高。
这种政策倾斜使得应届生在考公中具有更大优势,也吸引了更多应届毕业生加入考公大军。
另一方面,部分政策的调整也对竞争比产生了影响。比如,应届硕士、博士生年龄放宽至40岁,吸引了高学历人才“二次择业”,参与到公务员考试中来,进一步加剧了竞争。
公务员职业自身的吸引力也是竞争激烈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公务员薪资福利体系的不断完善,如绩效改革、职级并行等政策的实施,公务员的待遇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公务员社会地位认可度高,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工作压力相对适中。再加上当下社会中“35岁职场危机”焦虑的蔓延,使得公务员这一职业对各个年龄段、不同行业的人群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促使跨行业人群纷纷涌入考场,导致考公竞争愈发激烈。
2026年考公竞争态势预测
1
报考人数持续增长
预计2026年考公报名人数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国考报名人数有望突破350万。
而且,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进一步增加,以及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考公对于广大求职者的吸引力仍将持续。
从岗位来看,冷热不均现象预计将进一步加剧。中央部委、一线城市岗位由于其优厚的待遇、广阔的发展空间,依然会吸引大量考生报考,竞争比可能会继续攀升,出现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极端情况;而偏远地区、基层岗位,尽管近年来招录人数有所增加,但由于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发展机会有限等原因,可能仍会面临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甚至出现“零报考”。
以2025年国考为例,财政部某岗位报录比达2876:1,而部分偏远地区岗位竞争比则相对较低。
2
国考对应届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应届生要抓住机会。应届毕业生在考公中具有独特优势。毕业生在大四阶段课业压力小,无职场牵绊,备考精力高度集中,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备考中。此外,即便未上岸,应届生身份仍可保留至次年,继续冲刺省考、事业单位,试错成本低。
从考生群体来看,应届生和往届生的竞争情况也将有所不同。由于政策持续向应届生倾斜,预计2026年国考仍会延续“市(地)级以下岗位主招应届生”政策,这将使得应届生在报考中具有更大优势,竞争比相对较低。
热门岗位的竞争将依旧激烈,分数线可能会继续攀升。
例如,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市北区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岗位,2024年最低进面分144.7分,2025年涨至146.4分。进面分数线普遍在130分以上,部分岗位需140分以上,经济发达地区岗位分数线较高,偏远地区岗位分数线相对较低,但竞争仍不可小觑。
从整体来看,报考人数预计将继续增长,竞争分化依旧明显,考试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很难简单地说2026年就是“最易考”的年份。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无论竞争形势如何变化,扎实备考才是成功上岸的关键。
我们推出的《2026国考60天上岸计划》课程是专为准备参加2026年度国考的考生量身打造的全方位备考解决方案。
该计划不仅涵盖了国考的所有考试科目,还结合了最新的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确保考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考试要点。
本计划精心打造了60节申论+60节行测课,汇聚多位公考名师智慧结晶,结合最新国考大纲,严谨细化每日课程内容。搭配课后作业,视频课程与讲义深度融合,讲学练三步走,温故知新。
60节申论理论课由初心老师讲授,深入剖析近年国考申论真题命题和评分趋势,带你看懂材料,抓住阅卷人心理。从申论小题到公文写作,再到大作文;从理论到评分标准,再到往年真题,全方位覆盖,确保你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能提分!
2026国考60天上岸计划
【全勤打卡,全额返现】
公考生都在用的备考神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