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列国鉴·荷兰丨记者观察:“低地国家”荷兰如何与水共生

0
分享至

  新华社海牙/布鲁塞尔5月31日电(记者王湘江 康逸)荷兰,常被称为“低地国家”,其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全国约有一半人口生活在低洼易涝区,而这些地区贡献了约7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因此,治理水患不仅是环境问题,更关乎国家经济命脉。从最初“围海造地”到如今“还地于河”,从传统的“治水御水”到创新性“与水共生”,荷兰在与大自然的漫长对话中,其治水技术、理念、智慧不断升级,在人类治水史上留下传奇篇章。


  2018年10月13日,游客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乘船游览运河。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水患催生奇迹工程

  1916年,一场特大海洋风暴摧毁了荷兰西北部须德海的堤坝,导致至少50人丧生,大片农田被海水淹没。这场灾难促使荷兰政府在荷兰北部启动了须德海拦海造地项目,因此造就了闻名世界的荷兰治水工程——须德海工程。这项工程体现了荷兰在防洪治水领域的创新能力,象征着荷兰人抵抗水患的无畏精神。

  须德海工程1932年完工,其主体是长32公里的阿夫鲁戴克大坝,将须德海与北海隔离开来。须德海的海水被排干,形成淡水湖艾瑟尔湖,为荷兰带来宝贵淡水资源;工程还把荷兰海岸线缩短了300公里,可显著降低海水对内陆的侵袭。接下来的数十年里,荷兰人通过围海造地,成功将2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转化为肥沃的农田,成就世界现代水利工程经典范例。


  这是2022年8月16日在荷兰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上拍摄的一处堤坝。新华社记者王湘江摄

  如果说须德海工程是荷兰“拦海造田”传统治水理念的代表作,那么三角洲工程就是传统与现代治水理念的完美融合。1953年冬天,风暴冲垮了荷兰西南部的堤坝,洪水夺走了1800多人的生命,数万人无家可归。这场灾难促使荷兰政府启动了规模宏大的三角洲工程。

  三角洲工程位于荷兰西南部莱茵河、马斯河、斯凯尔德河三河交汇入海处,于1956年动工,1986年正式启用。通过建设防风暴潮坝、水闸以及跨坝道路,原本锯齿状的700公里海岸线被缩短为80公里,先前被海水分割的岛屿和半岛互相连接,交通状况显著改善。该工程在降低洪水威胁的同时,也减少了后续建设防洪设施的需求。


  这张拍摄于2017年4月10日的照片显示,在荷兰斯帕肯堡,人们从防洪堤坝旁走过。新华社发(荷兰水务局供图)

  在三角洲工程众多项目中,马仕朗防风暴潮坝尤为引人注目。该防波堤位于鹿特丹新航道的西端,由两扇210米宽、22米高的可移动扇形浮动闸门组成,是全球最大的可移动防风暴潮坝之一,能够抵御5米高的风暴潮。大坝平时由电脑自动控制,必要时也可人工手动控制。在常规状态下,大坝保持开启,确保航运通畅。风暴潮来临时,两扇闸门可在两小时内注水并合拢,沉入水底,关闭航道并抵御洪水。

  三角洲工程不仅为荷兰西南沿海地区提供了坚固的安全屏障,还优化了当地的水资源管理和淡水供应。大坝上的水闸系统在丰水期可将多余河水排入大海,在枯水期则关闭水闸,防止河水外流和海水倒灌。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给荷兰的治水事业带来新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荷兰频繁遭遇温度升高、暴雨、旱灾、热浪等异常天气。据测算,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至2050年,荷兰的气候损失可能高达1736亿欧元。为减少损失,荷兰正在通过强化堤坝、拓宽河道、加快绿化等一系列措施缓解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确保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安全与韧性。

  荷兰政府2016年推出《气候适应战略》,要求跨部门合作全面推进,致力于2050年实现水安全、气候适应、水质改善、饮用水可持续供应等多重目标,保障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国土安全。


  这是2022年11月2日在荷兰多德雷赫特拍摄的比斯博斯国家公园风光。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荷兰政府还出台《国家三角洲规划》,明确了到2050年要实现的水资源和气候安全多项目标,旨在通过加固堤坝、扩容淡水资源储备等措施,确保荷兰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能有效防御洪水灾害。

  气象学家预测,由于全球变暖,未来长期干旱和高温夹杂强降雨的极端天气将更加频繁,给荷兰带来严峻挑战。相关研究显示,1907年至2022年间,荷兰平均气温上升了2.3摄氏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预测,未来荷兰的气候发展趋势特征为气温更高、海平面上升更快、冬季降雨量更大且更集中、夏季更干旱。

  气候变化不仅让荷兰面临更多洪水威胁,还带来新危机——干旱,因此,荷兰治水理念再次转变——从单纯“防洪”转向“防洪”与“防旱”并重。荷兰政府和专家们正在探索新的治水策略,以应对未来更为复杂的气候条件。


  这是2022年8月15日在荷兰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上拍摄的一处防波堤。新华社记者王湘江摄

  荷兰水资源问题专家马丁·德伦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气候变化作用下,荷兰未来将遭遇更频繁、更严重的干旱。为应对干旱,荷兰政府目前采取的主要短期措施是减少用水,尽可能维持河流与湖泊水位,以确保淡水资源安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说,荷兰多年来建立的治水体系以高效排水见长,虽然多余的雨水能够很快排入河流和海洋,但这一体系并不适应干旱条件下的缺水状况,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治水体系进行改革。

治水理念更新升级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荷兰人更新治水理念,想方设法增加保水设施,更加强调水的空间规划和设计,同时意识到单纯加固堤坝已不足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患威胁,“还地于河”计划应运而生。


  这是2020年4月2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摄的停靠的船只。新华社发(西尔维娅·莱德雷尔摄)

  这项计划旨在通过防洪安全、空间拓展和生态保护等综合治理手段,改善境内主要河流的流域空间质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奈梅亨市的退堤工程便是这一理念的成功实践。通过将瓦尔河的堤坝向内陆退缩,并新建一条辅助河道,奈梅亨市不仅有效降低了洪水风险,还为市民创造了新的休闲空间。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荷兰治水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从单纯的“御水”到与水“共生”。

  德伦特认为,荷兰的治水体系需要进行深度改革,未来的城市规划应更加注重蓄水和储水功能。类似于中国的“海绵城市”概念,鹿特丹等荷兰城市也在探索创新方法收集并储存多余雨水,以备干旱时或城市绿化使用。

  荷兰的治水历程,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一场漫长对话。从最初的“围海造田”到如今的“与水共生”,荷兰人在治水理念上不断革新,努力探索“低地国家”与水斗争、与水共存的新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体制内出轨的多吗?网友:我单位的好多都离了,还有不少生二胎的

体制内出轨的多吗?网友:我单位的好多都离了,还有不少生二胎的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1 00:10:11
曝杨瀚森NBA增重15斤至244斤,直逼约基奇,开拓者增肌计划首公开

曝杨瀚森NBA增重15斤至244斤,直逼约基奇,开拓者增肌计划首公开

二哥聊球
2025-09-15 11:09:56
金与正的婚姻决定震惊朝鲜内外: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张成泽!

金与正的婚姻决定震惊朝鲜内外: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张成泽!

阿校谈史
2025-07-23 16:33:19
被制裁不到1天,汉奸石平三句话回应中国,句句嚣张,结局已注定

被制裁不到1天,汉奸石平三句话回应中国,句句嚣张,结局已注定

大鱼简科
2025-09-14 19:13:03
具俊晔拿到钱准备跑路!台湾已没亲朋好友,回韩国照顾母亲

具俊晔拿到钱准备跑路!台湾已没亲朋好友,回韩国照顾母亲

金牌娱乐
2025-09-15 09:25:01
特朗普发声:本周将“大幅降息”!

特朗普发声:本周将“大幅降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09:42:49
卡贴机有救了,超雪突然官宣 iPhone 17 无线 SIM 卡方案!

卡贴机有救了,超雪突然官宣 iPhone 17 无线 SIM 卡方案!

黑猫科技迷
2025-09-13 19:05:51
双色球2025106期,5省8人享一等大奖,3等憾收3千,现三大信号!

双色球2025106期,5省8人享一等大奖,3等憾收3千,现三大信号!

蓝色海边
2025-09-15 10:44:29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哈马斯高层的奢靡生活与巨额财富被揭露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哈马斯高层的奢靡生活与巨额财富被揭露

土澳的故事
2025-09-10 16:49:23
上海一男子8天2次醉驾,被查时狂扇自己耳光,目前已被刑拘

上海一男子8天2次醉驾,被查时狂扇自己耳光,目前已被刑拘

环球网资讯
2025-09-14 08:31:46
航班因天气原因备降太原引发乘客下跪求解决,海航回应

航班因天气原因备降太原引发乘客下跪求解决,海航回应

新京报
2025-09-14 21:24:07
真假江湖结局:此地无银三百两

真假江湖结局:此地无银三百两

金昔说故事
2025-09-15 09:18:21
记者:蒋圣龙、马纳法和阿苏埃均未随申花出征亚冠,外援仅特谢拉

记者:蒋圣龙、马纳法和阿苏埃均未随申花出征亚冠,外援仅特谢拉

直播吧
2025-09-14 17:46:05
视力恢复的奇穴!每天揉一揉,眼干、眼花、眼疲劳轻松搞定

视力恢复的奇穴!每天揉一揉,眼干、眼花、眼疲劳轻松搞定

财经早餐
2025-09-12 06:12:42
斯诺克英格兰公开赛正赛席位全部诞生,中国占17席,正赛对阵出炉

斯诺克英格兰公开赛正赛席位全部诞生,中国占17席,正赛对阵出炉

动漫里的童话
2025-09-15 05:47:30
《豺狼的日子》之后,最上头的爽剧来了

《豺狼的日子》之后,最上头的爽剧来了

独立鱼
2025-09-14 22:06:15
52岁当爹的在自家6个车位停满闺女的玩具车,物业人员将其全部砸坏

52岁当爹的在自家6个车位停满闺女的玩具车,物业人员将其全部砸坏

朝暮书屋
2025-09-01 18:46:22
德甲3连胜!樊振东轰出首个3-0,22分钟横扫对手,上演倒地爆冲

德甲3连胜!樊振东轰出首个3-0,22分钟横扫对手,上演倒地爆冲

砚底沉香
2025-09-15 10:31:47
河南通报:正厅级张国伟,主动投案

河南通报:正厅级张国伟,主动投案

观察者网
2025-09-15 11:01:03
上海网友晒电费账单:高温下的“电费刺客”来袭

上海网友晒电费账单:高温下的“电费刺客”来袭

调侃国际观点
2025-09-15 10:06:26
2025-09-15 12:00:49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08826文章数 24210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 敛财超500万元

头条要闻

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 敛财超500万元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数码
游戏
亲子
健康
艺术

数码要闻

千帧电竞!AMD:9000X3D可在多款游戏实现1000FPS

任天堂卖贵了!《马里奥网球》定价70美元引发热议

亲子要闻

第253期 早孕三项检查重要吗?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