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二十块的外卖,为什么能让马云、马化腾、刘强东下场决战?
![]()
饿了么作为外卖的开山祖师爷,为什么偏偏打不过美团呢?如今京东突然加入,是否可以改变格局?
接下来我通过一系列的文章,来揭秘中国互联网史上最精彩的外卖资本大战,揭秘外卖大战背后的资本局。梳理清楚外卖江湖的前世今生。
![]()
一、外卖江湖的前世
2011年的饿了么和美团各自挣扎在外卖和团购战场。
饿了么没钱给员工发工资,口头禅是:工资下个月一定补上。兄弟们再坚持坚持!
美团是没钱和对手玩补贴大战,美团的羊毛都快被薅秃了。
当时饿了么开发了一套后台管理系统,系统确实牛,就是不怎么挣钱,为了活下去,饿了么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创始人张旭豪到处参加创业大赛,赚奖金。最惨的时候还薅过寺庙的香火钱,硬是薅出了佛系融资的新境界。直到2011年拿到金沙江创投第一笔百万融资。终于喘了口气,走向正轨。
![]()
2010年的美团还没开始做外卖,在团购的千团大战当中被按在地上摩擦。就在快活不下去的时候,阿里巴巴和红杉资本送来了5000万美元,解了美团的燃眉之急,阿里顺势关停了自家的团购业务:口碑网。
依阿里的尿性,当时应该就动了拿下美团的心思。阿里除了给钱,还任由王兴六顾茅庐挖走了阿里67号员工干嘉伟,干嘉伟此人培养地推人才非常有一套。后来外卖大战中,那些闪电站套路都是他手把手教的。
时间来到2013年1月,刚获得金沙江创投和经纬创投600万美元融资的饿了么开始全国扩张,一度占据了外卖行业的头把交易。但这场独角戏很快就被打破了,美团主动向饿了么提出收购,遭到饿了么一口回绝。
那为什么美团突然想收购饿了么?彼时团购行业进入下半场,美团为了寻找新增长点,瞄准了外卖领域,盯上了饿了么。但饿了么却以为对方是过来送钱的。创始人张旭豪毫不避讳说了一些重点方向,明确提出未来看好及时配送,足不出户。当时市场上还没有人做,外卖市场很小,订单密度低,技术也不成熟,大家都觉得还没到时候,没有人愿意给饿了么投钱做这种事情。
这件事京东最先看懂,于是抢在2015年开始给饿了么塞钱,还顺手收购了达达搞物流。现在京东要重塑外卖这个行业,其实早在这时候就埋下了伏笔。
02
饿了么 vs 美团 外卖大战开启
![]()
在美团、饿了么谈判破裂后,美团回去就启动了外卖业务的内测。自己干的同时拉开了外卖大战的序幕。
这个时候美团开始研究饿了么的发展史,觉得这家伙简直速度太慢了。这么肥的一块市场,五年才铺了十二个省市,而且订单前五个城市里面,北上广杭都挺正常。但第五怎么能是福州呢?跟前面四个城市GDP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这中间留了很多空白的市场没做啊?于是美团就有个大胆的猜想,试点了威海和济宁两个GDP百强城市,数据都很好,果然验证了之前的设想:饿了么错过了大量的空白市场没做。
![]()
张旭豪 vs 王兴
而饿了么之所以错过,纯粹是因为创始人张旭豪的校园创业思维拉了后腿。
张旭豪在上海交大读研的时候冒出来的点子,想的是:慢慢来,先把一二线城市做好。
学生仔怎么干得过千团大战杀出来的老油条王兴呢?果不其然,美团摸清了饿了么的路子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快速覆盖低线城市,直接喊出年底要扩张到两百个城市。
但当饿了么反应过来的时候,之前他们完全看不上的小城市,已经被美团全部拿下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印象里认为美团才是最早做外卖的公司。而更有趣的是,资本也忍不住开始下场了。曾经投资过美团团购的红杉资本也正式出现在饿了么的C轮投资方里。
![]()
红杉资本是谁?江湖人称资本红娘,他专门干撮合同赛道冤家的活儿,最擅长的就是让亲儿子先打架,打累了才撮合他们合体上市。红杉资本现在不仅给饿了么加注,同时还持有了美团、大众点评的股份,更像是同时压住赛马的冠亚军,横竖他都能赢。而红杉资本这次现身饿了么,背后的生意你们很快就会看懂。
美团一开始也没什么秘诀,更多就是抄饿了么,但是动作更快。当时美团玩得最溜的是:人才即战略。
第一招:人才速成班
2014年的暑假,美团搞了场章鱼行动,招了1000个大学生暑期集训一个月,然后派到一百个城市做地推。你敢买火车票来北京,我就敢录用。你能招来5到10个兄弟,我就给你升职做主管,饿了么发现后也往这个城市派人,但是运营节奏和管理的惯性很快就被打乱了,这就是美团的第一招。
第二招:挖饿了么墙脚
美团连着挖了饿了么三位大区经理,美团当时除了挖人也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三十个城市经理开会,只有两个知道怎么做外卖,只能强行挖人。这三个大区经理一到位,快速补足业务短板。
饿了么虽然气得跳脚但也是无奈,只能开始疯狂招兵买马。集训三天就直接派出去打仗,还要专门教一节拳击课,美名其曰拳击特训,抢单全凭气势,主打一个“以德服人”。当时两家地推见面就约架,业务还没拓展开,先给当地派出所送个KPI,真实的商战,主打一个朴实无华。
03
补贴大战开启、BAT杀入
![]()
补贴大战开启:
2014年底,美团和饿了么彻底杀红了眼,两边从地推肉搏战升级到钞能力对决。美团一提高补贴额度,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就疯狂掉。饿了么只能下令:美团补多少,我们就多补一块钱!效果立竿见影,只用了三天时间,市场份额就追回来了。从此两家彻底放飞自我,补贴数字像坐火箭似的往上窜。最离谱的时候,直接搞出满二十五减二十四的鬼才操作。
BAT下场厮杀:
![]()
而美团和饿了么打的头破血流的时候,BAT的三位终于按耐不住了。阿里率先推出了淘点点。马云嘴上说不喜欢烧钱,身体却很诚实的给亲儿子淘点点狂撒补贴。美团心里苦啊,难道我不是你唯一且最爱的外卖平台吗?默默的给阿里记下了一笔。
而这个时候百度嘴上说不跟风不动摇,但是反手就推出百度外卖加入混战。腾讯这边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美团靠着挖来的干嘉伟培养出来的地推铁军,在团购战场已经把大众点评揍的满地找牙。大众点评被迫无奈,则连夜拜了腾讯的山头,临走前还不忘给美团使绊子,反手给饿了么塞了8000万美元,还把流量入口开放给了饿了么。至此,饿了么背后直接站立着大众点评和腾讯两位大哥。
美团也不是吃素的,直接从阿里和红杉那里薅了三亿美元,论钱包厚度,美团当时能买下两个饿了么,至此,四大门派聚齐了。不过表面上是这四家的厮杀,说到底又成了BAT三家的真人CS。
美团vs阿里的恩怨:
![]()
到了2014年底,虽然饿了么这个时候还坐在头把交椅上,但也只比美团领先了三个点。要知道这时候的美团只做了一年外卖,还得左手暴打饿了么,右手防着大众点评。自从大众点评有了腾讯做靠山,腾讯就把点评塞进了微信支付。彼时的美团就不得不希望得到阿里支付宝的支付支持。但结果被阿里无情地拒绝了。这明摆着的意思是:支付宝不需要你,是你需要支付宝,而且我还要扶持自家淘点点呢。
王兴第一次意识到资本到底有多么的冷酷无情,而此时谁还能帮美团呢?那个同时站在美团、点评、饿了么背后的红杉资本就给了王兴出了两个解决方案:要么被点评吃掉,要么专注做外卖。王兴可以说是一万个不情愿,出的都是什么馊点子?我命由我不由BAT,既然阿里你不肯帮我,那我就去找腾讯。于是美团直接加入了微信支付。
这当然惹怒了阿里。两边第一次正面结下了梁子,而这个梁子什么时候越变越大了呢?那就是2015年,当时美团饿了么一边疯狂烧钱补贴用户,一边派出了上万人的地推大军。中国大学生和白领的幸福指数达到峰值,毕竟动不动就能零元购,这是用户端最直接的感受。而商家端两家都开始升级商户服务了,都开始帮商家搭建管理系统。但淘点点却延续了阿里只搭平台的祖训,让商家自力更生搞管理,还自信放话,美团1000人干的活,阿里20个人加外包就够了。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一顿操作猛如虎,五十亿烧光,业绩扑街。这难不住阿里的财大气粗,反手再掏出六十亿复活口碑网,淘点点秒变口碑外卖,彻底伤了美团的心。说好收我当干儿子,转身就派新儿子来打我们,阿里,你好狠的心啊,雪上加霜的是,美团团购的直接对手大众点评,和外卖的直接对手饿了么,分别手握8.5亿和6.3亿美元,但是美团自己融的钱还没到账,现金流差点断供。
其实一路转下来,明明美团融的钱也不少,怎么还老是不够用呢?除了是因为烧钱业务太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们最后再说。在当时阿里还组建了反美团联盟:饿了么、大众点评、携程组团唱衰美团,美团可以说是四面楚歌。
美团吞并大众点评:
我们再来看饿了么这一边,整个饿了么的高管已经集体飞往巴厘岛开庆功宴,在巴厘岛开开心心的张旭豪突然接到了大众点评老板的一个电话,他说:兄弟,对不住啊,我得退群了。投资人逼我改嫁美团了。
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大众点评居然成了美团的盟友。对于饿了么,大众点评给的流量入口一夜之间清零,你说这仗还怎么打?美团这一招出乎所有人意料,堪称外卖版的无间道。其实美团早就暗渡陈仓,意识到阿里靠不住后,美团先去找了BAT的百度,双方已经初步达成共识。此时美团又觉得百度没有支付端的优势,犹豫了,他想起了拥有支付端优势的腾讯,想起了嫁接在腾讯微信支付端的大众点评,于是动了吞并点评的心思。
点评幕后的两个大资本,一个是腾讯,一个是红杉资本。美团先去找了红杉,美团拿百度当诱饵,忽悠红杉资本当说客,要求吞下大众点评。理由是:如果我和百度合并了,势必要打大众点评。但我是你投资的,点评也是你投资的,不如你说服点评加入我,我们就不会内部打架,消耗你的钱了。红杉一听,答应了美团做说客。这相当于美团拿百度当烟雾弹,转头拉着红杉资本做媒人,硬是要吞下大众点评。
那话说回来,美团是怎么得到腾讯支持的呢?据说当时美团描绘了很大一张饼:大哥,咱俩联手吞下大众点评,整个本地生活市场都是咱家的,注意是咱们,而不是我自己,这块蛋糕有多大,你肯定清楚,我肯定拿你当我大哥,肯定好好回报你。
而这招精准戳中腾讯想一统O2O江湖的野心。然后腾讯又把这个问题扔给大众点评,点评的回答就太普通了:大哥,你打钱,我继续打美团!这思路瞬间就被比下去了。腾讯掂量这两家的方案,想着还是美团画的饼更香。
当时的大众点评还在和百度谈入股的事情,而团购市场美团是第一。所以面对自己和美团,那百度肯定是不愿意和自己合作。于是三重压力之下,点评只能答应了这场和美团的联姻。
美团靠忽悠清洗点评系高管:
合并之后,大众点评才发现,美团账上根本就没钱了。其实美团之前都是狐假虎威,纯靠演技唬人,但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点评系高管纷纷被清洗出局,美团高管占新公司七大核心板块。于是就产生了这张经典的照片,点评创使人在散伙饭上痛哭。
![]()
而阿里更憋屈,美团、点评合并意味着阿里的一生之敌腾讯,能同时控股美团和饿了么,一脚把阿里踢出O2O的台桌,阿里必须跳出来反对,但是反对无效。因为美团管理层手握一半股份,话语权远高过阿里,所以即使阿里威胁要退出美团和点评的新公司,美团也根本不怕。所以创始团队的话语权在创业公司中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成败。
![]()
美团和点评这次的合并是一个先斩后奏,合并前十二小时才通知阿里。这个消息爆出后,王兴还特意飞过去找了马云,举了之前滴滴快滴合并的例子,想让阿里和腾讯一起上桌吃饭,气得马云直拍桌子。小小美团竟敢教我做事,而且你知道什么,当年那场并购是我一生之耻,我不会让历史重现。你要合并也可以,你还想让我继续给你投钱也可以,十亿二十亿美元都好说,但你接下来不能再拿腾讯的钱,能不能答应?
![]()
但美团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不相信阿里了。而且阿里之前种种就是想收编美团,所以美团自然也没有答应阿里,两边彻底撕破脸,这还不是两边恩怨的结束。后来,美团公开怼阿里没底线,腾讯才是真朋友,气得阿里公关连夜写小作文,更糟的还在后面。当时的阿里为了围剿美团,开始以市值一半的价格出售美团老股,生生搅黄了美团的融资算盘。好在大众点评手里面还有点私房钱,救了场子。美团这边也回击了一招,要求商户全面停用支付宝,否则提高扣点比例,一点情面都不留。
(未完待续......明天讲述第2集:饿了么和美团互换“爸爸”,百度外卖的滑铁卢之战,美团上市时王兴的发泄,以及京东强势入局前的策略布局)
写文不易,点击关注,点个“赞”和“收藏”评论一下呗,感谢,致敬每一个为生活奔跑的人!
![]()
析商战,探AI,观创业,解项目,聊八卦,有谋有略;成王败寇,兴衰浮沉,皆由己造。商海里见真章,浪潮中见未来。关注【火土轻创业】,不错过每一篇更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