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这时间过的可真快,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端午节可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除了要划龙舟,挂艾草,系五色绳。同样也不要忘记老一辈端午节的传统和习俗。
![]()
老人常说“端午三菜不上桌,日后福气不进门”,那么这三菜到底是啥呢。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这个时候正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把这三道菜端上桌,全家幸福安康,又开心。赶紧准备起来吧。话不多说接下来就和大家直接分享。
![]()
首先第一道:红烧鲤鱼
#图文打卡计划#在端午时节,这道红烧鲤鱼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家中有高考学子的家庭来说。鲤鱼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吉祥的象征,红烧鲤鱼寓意着高考学子能够鱼跃龙门,象征着学业有成、事业成功。这个习俗源于古代传说中的“鲤鱼跳龙门”,鲤鱼跳过龙门后化为龙,寓意着努力奋斗后获得成功和荣耀。在端午节这样的节日里,通过这样的菜肴来表达对家人和学子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像鲤鱼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飞跃。
![]()
1. 首先将鲤鱼处理干净,在鱼身上划几刀,方便入味。用厨房纸吸干鱼表面的水分,然后在鱼身上均匀地涂抹一层薄薄的淀粉。
2.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将鲤鱼放入锅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盛出备用。
3. 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葱姜蒜爆香,接着加入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炒出香味。
4. 倒入适量料酒、生抽、老抽,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清水。
5. 放入煎好的鲤鱼,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6. 炖煮过程中,不时地用勺子将汤汁浇在鱼身上,让鱼更加入味。
7. 加入适量白糖提鲜,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和鸡精调味。
8. 继续炖煮一段时间,直到汤汁变得浓稠,鲤鱼充分吸收了汤汁的味道。
9. 最后,将红烧鲤鱼盛出,撒上一些葱花或香菜作为点缀。
![]()
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红烧鲤鱼就制作完成了。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鲜嫩的口感与浓郁的红烧汁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
![]()
第二道菜是一盘色彩斑斓的五色豆。这盘豆子不仅好看,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五色豆的颜色分别为青、红、黄、白、黑,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五种颜色被视为正色,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人们相信,食用五色豆可以带来五福临门的好运,同时也能够驱五毒除病痛,保佑孩子们健康平安、无灾无病。
![]()
从营养角度来看,五色豆也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例如,红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有助于补血养颜;绿豆则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的功效;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大豆异黄酮,对身体健康有益。因此,孩子们食用五色豆不仅能够享受美食,还能获得营养的补充。
![]()
1. 将五色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白芸豆)洗净,分别浸泡在水中约23小时,让豆子充分吸收水分。
2. 把浸泡好的豆子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水量要高于豆子约23厘米。
3.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煮至豆子熟透,期间要不时搅拌,防止豆子粘锅底或煮糊。
4. 当豆子煮烂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或白糖,继续煮几分钟,让糖融化并均匀分布在豆子中。
5. 为了增加豆子的口感和味道,可以加入少许盐,提升甜味。
6. 继续小火煮,让豆子在糖浆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收糖分和味道。
7. 观察糖浆的浓稠度,当糖浆变得浓稠,豆子表面裹满蜜汁时,即可关火。
8. 让豆子在锅中自然冷却,或者将其倒入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时间,让豆子更加入味。
9. 蜜汁五色豆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甜品或点心的配料,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搭配。
![]()
小贴士:
1. 煮豆子的时间要根据豆子的大小和品种进行调整,确保豆子煮熟煮烂。
2. 加入的糖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如果喜欢更甜的口味,可以多放一些糖。
3. 煮豆子时要注意火候,避免煮糊或煮干水分。
4.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一些其他的调味料,如桂花、蜂蜜等,增加风味。
5. 煮好的蜜汁五色豆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口感更佳。
![]()
而最具特色的当属最后一道“八宝葫芦鸭”。这道菜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美味,更在于其精美的造型和深刻的寓意。鸭子被巧妙地做成葫芦的外形,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代表着福禄,寓意着幸福和财富。
![]()
同时,因为传说中端午节的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蜘蛛都很怕鸭子,所以吃八宝葫芦鸭子还有驱五毒的寓意。当这道造型别致的八宝葫芦鸭子出现在餐桌上,立刻就会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更会欣喜于这道菜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1. 准备食材:
![]()
主料:仔鸭1只、糯米200克;
辅料:干香菇8朵、冬笋20克、鸡胸肉1块、扇贝干50克、鲍鱼干10克、虾仁10只、莲子15颗;
调料:生抽、老抽、蚝油、白胡椒粉、盐、料酒、葱姜、食用油、水淀粉、蜂蜜适量。
2. 制作步骤:
1. 整鸭剔骨:从鸭颈处开口,掏出鸭脖子,前面剁掉,只留鸭头。然后剔除鸭翅膀,划过鸭的脊骨,脱掉腿骨,得到一张完整的鸭皮,注意不要弄破了。
2. 腌制鸭皮:将鸭皮翻到肉面洗干净,加葱姜、料酒拌匀,再加入生抽、蚝油和白胡椒粉腌制一晚。
![]()
3. 制作馅料:
糯米浸水3小时,蒸至半熟,乘热拌入一小勺酱油,使糯米略带咸味,略微上色;
除白果和糯米以外的其他填料,分别过油略炒;
火腿丁浸黄酒去腥去咸味,冬笋需焯水去涩后再切丁,猪里脊和鸡脯肉用黄酒略腌,河虾仁剥壳去虾线;
将上述处理好的馅料混合,加入糯米,搅拌均匀。
4. 填料:将混合好的馅料填入鸭子腹内,用针线缝合。再用棉绳将鸭嘴下端和腰部扎紧,使鸭子呈葫芦状。
5. 上色:在鸭身均匀地涂一层生抽。
6. 炸制:起油锅,待油烧至八成热,放入八宝鸭炸2分钟左右,至表面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
7. 蒸制:将蒸锅的水烧开,放入炸好的八宝鸭,蒸三四个小时,直到鸭肉酥软。
8. 勾芡:取一部分蒸制时渗出的汁水,加一点老抽、糖调味,用水淀粉勾一个芡,用大火稍稍收汁,均匀地淋在鸭子上。
9. 装盘:将八宝鸭切开,即可享用。
![]()
这道菜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鸭皮的完整,以及蒸制的时间和火候,以确保鸭肉的酥软和入味。
除了这三道菜肴,端午节还有一个必吃的,那就是粽子了。
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据史料记载,在春秋之前粽子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为了防止江中的鱼虾啃食屈原的遗体,便纷纷投放粽子等食物。
![]()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此外,粽子中还可能添加红枣、豆沙、肉类、蛋黄等馅料,这些馅料能带来不同的营养成分,如红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肉类含有蛋白质、脂肪等。
![]()
事实上,在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除了肩负着对历史的深切纪念之责外,更多的则是凭借着这样的契机,能够给予亲朋好友一个相聚一堂的恰当理由。就拿端午节来说,人们会一同兴致勃勃地包粽子、激情澎湃地赛龙舟、为孩子系上艾草香包,房前屋后洒满雄黄酒。
![]()
在庄重地纪念伟大的屈原之时,也切实地增进了亲人间那种真挚的情感交流。这些传统节日的长久存在,为平日里各自忙碌奔波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契机,使得家人们能够欢聚在一起,畅快地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点滴、内心的喜悦以及潜藏的忧愁。
![]()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深深承载着人们对于亲情的珍视、对于友情的呵护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些节日的餐桌上,最为重要的无疑便是要有蕴含着美好寓意的事物存在。端午节必吃的这三道菜,它们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