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
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共同财政事项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三大类。
可以说,财政转移支付,是平衡和协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转移支付的多少,会引起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中央的钱也是从地方收上来的,转移支付是不是等于A地养活了B地?
在我国,财政收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而且各地对公布的统计口径还会存在差异,所以很难用极简的篇幅来描述清楚这件事。
在同一统计口径下,我们可以统计中央对地方分区预算的变化,以及预算与决算的变化情况。
下图展示了各省2024年预算和2025年预算的变化情况,如果预算有所增加,图表中使用绿色的箭头表示,反之使用红色箭头。
箭头的长短,表示预算变化的部分。而箭头的起始位置,表示2024年预算值,箭头指向位置表示2025年预算值。
从绝对值看,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金额,差异还是相当大的,天津和上海不超过1000亿元,四川和河南高达5000亿元以上。
从2024年预算和2025年预算的对比看,有8个省份的预算有所增加。其中北京从1175亿增加到1282亿,增加超过百亿,在8个省份中排名第一。
其余增加较多的还有甘肃、广西、河北和天津。
内蒙古、吉林和山东虽也有增加,但增加额不高,内蒙古和吉林不到10亿,山东15亿。
其余23个省份,跟2024年相比,2025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是减少的。
其中黑龙江和四川减少的金额在200亿以上,贵州、重庆、湖南和江西也在百亿以上。
细心的网友从图表中可能会留意到,经济发达的省份,比如长三角的江苏、浙江和上海,以及福建和广东,转移支付金额与其经济规模并不匹配。
是不是其他省份承担的责任更少呢?结合共同财政事权的比重看,这是国家兜底民生领域的一种策略。
至于这笔钱的来源,由于财政收入分为地方和中央两类,很难准确定义中央转移支付的钱,是否一定来自某个地方。简言之,这是一笔算不清的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