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正式宣布,印度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GDP规模突破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德国,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不仅标志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又一次调整,更让外界开始重新评估印度未来十年的发展潜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若印度保持当前增速,2028年其经济总量有望超越德国,跻身全球前三,然而这一“里程碑”背后,究竟是印度经济实力的真实跃升,还是汇率波动与统计口径带来的短期现象......
印度经济跃升的数据与争议
印度此次宣布超越日本,主要依据IMF的预测数据,按照2025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印度名义GDP预计达到4.187万亿美元,略高于日本的4.186万亿美元。
然而这一差距微乎其微,甚至可能因全年最终统计而逆转,事实上2024年印度的GDP仍落后日本约1000亿美元,而此次“超越”更多得益于美元计价下的汇率变动,而非实际生产力的绝对领先。
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服务业,包括金融、IT和房地产,贡献了GDP增长的50%以上,而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从莫迪执政初期的17%下滑至2024年的14.3%。
这与莫迪政府2014年提出的“印度制造”战略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印度推出230亿美元的生产激励计划,试图吸引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但效果有限,比如苹果虽将部分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但2025年印度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的份额仍仅为1.8%,远低于中国的28%。
尽管总量跃升,印度人均GDP仅为2880美元,不到日本的1/10,贫富差距悬殊,全国50%人口仅拥有6%的财富,而基础设施不足、征地困难、官僚效率低下等问题仍制约着制造业发展。
IMF报告中指出印度若要在2047年实现“发达国家”目标,需在未来20年维持8%的年均增速,但目前其增长已显现疲态,2025年预计增速降至6.2%。
印度经济崛起的地缘影响
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中美战略竞争中的关键变量,美国积极推动“友岸外包”,鼓励企业将供应链从中国转向印度,以降低对华依赖,然而现实数据表明,印度对中国的替代作用被高估。
在2017年至2024年,中国占美国进口份额下降8.8个百分点,而印度仅增长0.6个百分点,远低于越南(+2.3%)和中国台湾(+1.9%)。
尽管印度制造业尚未形成全球竞争力,但其庞大的国内市场(14亿人口)和年轻劳动力(平均年龄28岁)使其成为长期潜在对手。
莫迪政府正通过高关税壁垒(如手机、汽车进口税)和补贴政策,推动“在印度,为印度”的产业本土化战略,例如特斯拉已承诺在印度建厂,但产品主要面向本土市场,而非出口。
日本自2010年被中国超越后,此次再跌至第五,引发对其国际话语权下降的担忧,德国虽暂居第三,但受能源成本高企和制造业外流影响,IMF预测印度可能在2027年完成反超,这一趋势将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竞争态势。
三、印度经济的隐忧:增长能否持续?
莫迪政府自2021年起提出100万亿卢比(约1.36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但执行严重滞后,征地难、资金短缺和官僚拖延导致项目屡屡延期,如日印合作的艾哈迈达巴德-孟买高铁项目,开工8年仅完成10%。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物流效率全球排名40开外,基础设施赤字拖累GDP增长4%-5%,而印度外商直接投资(FDI)在2020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滑,占新兴市场(除中国外)比重从18%降至8%。
投资者逐渐意识到印度营商环境的深层问题,如政策反复(如突然禁止小麦出口)、税收争议(如对沃尔玛、小米的罚款)以及劳工法改革停滞。
除此之外印度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已超80%,财政赤字常年维持在6%以上,利息支出占政府预算的20%,若基建投资未能带来预期回报,可能引发债务危机,类似斯里兰卡的“超前基建陷阱”。
中国的应对之道是警惕但无需过度反应
印度成为第四大经济体,短期内对中国直接影响有限,中国GDP(2025年预计超20万亿美元)仍是印度的5倍,且在产业链完整性和科技竞争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然而从长期来看中国仍需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是产业链竞争,印度正通过补贴和高关税吸引外资,中国需加速产业升级,避免中低端制造被分流。
其次是地缘博弈带来的结果,美国可能进一步拉拢印度,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中国可通过深化与东南亚、非洲合作,对冲风险。
最后便是市场上带来的机遇,印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如小米、OPPO)可调整策略,从“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
结论:
印度超越日本更多是人口红利和统计口径的胜利,而非经济质量的飞跃,其增长模式仍依赖服务业和债务驱动,制造业短板明显,若无法解决征地、劳工、基建等结构性问题,印度可能重蹈巴西、南非的覆辙,那就是总量庞大,但人均停滞。
对中国而言印度的崛起既是挑战也是警醒,全球经济重心东移已成定局,但真正的竞争不在规模,而在创新与效率,未来十年中印博弈的关键,将是谁能率先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对此您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
赶日超德,我排第四!印度宣称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2025-05-27 10:59·大象新闻
印度宣布:超越日本,全球第四,仅次于美中德
2025-05-27 16:02·上观新闻
印度称已成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过几年就仅次于美国中国
2025-05-27 15:00·人民来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