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透水铺装和路沿石的搭配越来越常见。不过,很多项目在实际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路沿石与透水铺装衔接处容易出现泥沙堆积、排水通道堵塞的问题。这不仅影响透水效果,还可能导致路面局部积水。要解决这个问题,得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施工细节三个方面入手。
先说材料选择。透水铺装本身靠多孔结构实现排水,路沿石如果用普通密实石材,两者的衔接就容易出问题。现在不少工程开始尝试用透水混凝土制作路沿石,这种材料孔隙率和透水铺装接近,泥沙不容易在界面处沉积。如果用石材路沿石,也可以在靠近透水铺装一侧做表面处理,比如用凿毛工艺增加粗糙度,让水流经过时更顺畅,减少泥沙附着。
结构设计上,在衔接部位设置过渡区很关键。常见做法是在透水铺装和路沿石之间留出5-10厘米的凹槽,填充粒径较大的砾石。这些砾石相当于一个简易的过滤层,能拦住大颗粒泥沙,又不影响水流通过。还有一种方法是设置斜坡过渡,让透水铺装以1%-2%的坡度逐渐向路沿石倾斜,这样水流能更快汇集到排水系统,泥沙也不容易沉积。
排水通道的设计也值得琢磨。传统做法是在路沿石底部开孔,直接连通地下排水管。但这种方式容易被泥沙堵塞,后期清理很麻烦。现在一些项目会采用U型排水沟+透水盖板的组合,路沿石底部留出缝隙与排水沟相连,盖板上的孔隙既能透水,又能阻挡大颗粒杂物。排水沟还可以设计成阶梯状,方便定期清理沉积的泥沙。
施工环节同样不能马虎。铺设透水铺装和安装路沿石时,一定要保证两者的衔接处平整,不能出现高低差。如果有缝隙,要用透水胶结材料填充密实,避免泥沙从缝隙渗入。在施工完成后,可以在衔接部位铺设一层土工布,起到临时过滤的作用。等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孔隙中的泥沙基本稳定后,再将土工布拆除。
日常维护也很重要。建议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路沿石和透水铺装的衔接处,把表面附着的泥沙冲掉。如果发现局部有泥沙堆积,可以用小型吸尘器清理。对于堵塞严重的排水通道,要及时打开盖板进行疏通,避免问题扩大。
解决路沿石与透水铺装衔接处的泥沙堵塞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需要从材料、设计、施工到维护全流程考虑。只要每个环节都多花点心思,就能让透水路面和路沿石更好地配合,真正发挥海绵城市的功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