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辗转反侧,被牙疼折磨得难以入眠;吃饭时小心翼翼,冷热酸甜都成了“催命符”……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走进牙科诊室,补完牙的那一刻,牙也不疼了,吃东西也有劲了,仿佛重获新生。

殊不知,补牙≠一劳永逸!现实中,补过的牙齿依然可能再次损坏,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口腔问题。
![]()
究竟为何补牙后仍危机四伏?让我们一探究竟。
为何补过的牙齿仍会出问题?
▶▶继发龋(二次蛀牙)的威胁
补牙材料与天然牙之间可能存在微小缝隙,细菌和食物残渣长期堆积后,会形成新的蛀牙(继发龋)。
![]()
继发龋
▶▶材料老化与磨损
常用的补牙材料如树脂、玻璃离子等会随咀嚼、冷热刺激逐渐磨损。例如,树脂材料平均寿命约5-10年,银汞合金稍长但美观性差。材料老化后,牙齿保护力下降,易再次受损。
![]()
▶▶咬合问题导致牙齿崩裂
若补牙后咬合过高或牙齿本身脆弱(如大面积龋坏),日常咀嚼压力可能造成牙齿裂纹甚至断裂,导致填充体脱落或牙体折裂。
![]()
补牙材料部分脱落
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冷热敏感或疼痛:可能提示继发龋或牙髓炎症。
填充体松动、脱落:常见于材料老化或粘接失败。
牙齿边缘发黑:继发龋或材料边缘渗漏的标志。
牙龈肿胀、出血:可能因龋坏扩散引发牙周感染。
![]()
5 招科学预防,让补过的牙更长寿
▶▶选择合适的补牙材料和医生
浅龋、中龋可以用树脂材料,颜色和牙齿相近,密封性好;深龋建议先做垫底保护,再用树脂充填。
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确保补牙材料和牙齿贴合紧密,没有咬合高点。
▶▶做好日常清洁
每天用软毛牙刷仔细刷补过的牙齿,特别是补牙边缘的位置;每天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缝。
避免吃太硬的东西,比如坚果、螃蟹壳,防止把补牙材料咬崩。
![]()
▶▶定期看牙医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并检查牙齿。洗牙能清除补牙边缘的牙结石和牙菌斑;医生会通过检查和拍X光片,判断补牙材料是否松动、牙齿内部有没有新的龋坏。
如果补牙后出现冷热敏感、咀嚼疼痛或材料脱落的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
▶▶少吃高糖高酸食物
尽量少吃碳酸饮料、糖果、柑橘类水果,喝完酸性饮品后用清水漱口。可以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
▶▶必要时做进一步修复
如果牙齿缺损比较大,补完牙后建议做嵌体或牙冠,把牙齿保护起来,降低折断的风险。后牙承担的咀嚼压力大,可以选择耐磨性好的玻璃陶瓷嵌体或氧化锆全冠。
![]()
补过的牙齿需要更用心的维护才能长久使用,别等再次出问题才后悔。
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把预防做到位,才能让每一颗牙齿都健健康康,陪我们品尝美食、绽放笑容,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