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艾米妈!
过于溺爱就是把剪刀,它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却还怪他们不会飞。
这句格言很多父母都知道,但是在养育的孩子的过程中,总会忍不住宠爱,溺爱孩子,而对于自己的这种行为,却不自知。
![]()
相信很多父母看着下面这件真实事件后 ,会受到启发,会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深思。
一个23岁的小伙子,自己有胳膊有腿,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但是却因为实在“太懒了”,竟然活生生饿死家里。
我刚看到这个事件时,第一反应就是惊讶和叹息,很多人看完后都感慨不已。
这个被称为“大懒人”的男子,名字叫杨锁,1986年,出生在河南信阳市罗山县一个农村家庭,杨锁的父母老来得子,作为家里的独子,父母把他视为珍宝。
所以,给这个儿子取名为“杨锁”,其中的用意一目了然。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尤其是农村老一辈父母来说,老来得子,都会十分欢喜和宠爱,但是,和杨锁父母对杨锁的宠爱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杨锁的父母对他宠爱到什么程度呢?
因为怕儿子杨锁走路,吃饭,穿衣累,杨锁的父母都要帮助孩子完成,他们尽最大能力,让儿子真正实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年龄稍大些后,当别的同龄孩子都是自己吃饭,到处跑着玩的时候,杨锁的父母唯恐儿子磕着,碰着,每次出门都把儿子背在身上。
杨锁享受到了这种待遇后,自己更不想走路,吃饭,穿衣了,即使别的孩子嘲笑他,他也无所谓。
只要是能给儿子做的事情,能让儿子不懂的事,杨锁的父母都代劳,替儿子做了。
杨锁的父母却怕儿子累着,不舍得让他自己走路,他们会用箩筐背着杨锁,杨锁年龄大了后,因为太重,父母就轮流背。
让人惊讶的是,到了上学年龄后,同龄的孩子都上学了,但是杨锁的父母却不舍得送他去小学,怕他累,委屈。
后来还是好心的邻居,实在看不下去了,一再劝说他们,让他们把杨锁送到学校上学,他们“狠下来”来,让杨锁离开他们的视线,去学校。
这个时候杨锁已经8岁,8岁之前,杨锁的父母很少让他走路,都是背着他。
![]()
在之前的农村,孩子上小学了,农村的小学一般都在自己村里,村子也都不大,一般都是邻居几个孩子一起上学,在路上边走边玩,很快就到了。
由于平时父母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所以,到了学校后,杨锁不习惯学校,懒得动手写作业,老师批评他,他回家就大哭,给父母告状。
杨锁的父母太心疼儿子,在家里都不舍得责备儿子一句,所以,他们不但不从自己和儿子身上找原因,而是去学校找老师,让老师对杨锁好些,多点耐心。
即使如此,杨锁还是越来越不愿意去学校,并对父母说他不想上学了。
杨锁的父母不忍心让儿子受委屈,所以很快就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年纪小小就让儿子辍学在家,儿子又回到了他们的怀抱,可以享受他们全方位的照顾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杨锁10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母亲依然拼尽全力照顾儿子,自己再苦再累,都不让杨锁干一点活。
![]()
因为本来就是老来得子,母亲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逐渐也干不动活了,这个时候,母亲才想到让这个宝贝儿子帮她分担家务。
没想到,杨锁不但丝毫不体谅母亲,不心疼母亲,对于母亲对他的爱也毫无感激之情,而是和母亲动怒。
没过几年,杨锁的母亲也去世了,家里就剩下杨锁一个人,他懒得干活,懒得外出打工,就变卖家里所有的东西还钱吃饭。
家徒四壁后,杨锁甚至去邻居家讨饭吃,也不去干活,不想出一点力去劳动挣钱养活自己。
好心的亲戚看他这样下去也不行,就介绍他去饭店干活,但是他没干多久就不干了,觉得太累了太苦。
回家之后,杨锁就整天待在家里,好心的邻居偶尔会给他送饭,他就饥一顿饱一顿。
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好心亲戚担心他,去家里看他,结果发现他已经离世了,饿死了。
![]()
那一年,杨锁才23岁,正是大好年华。却因为“第一懒人”,饿死家中走红。
这件事传开后,舆论一片哗然,谁也理解不了,一个23岁的成年人,有胳膊有腿,怎么就能把自己饿死家里?
而这件事,也令无数家长深思,并开始反思父母对孩子的爱,到底怎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好。狠心做到2点,才是对真正的爱孩子。
①让孩子从小懂得承担责任,树立正确三观
父母都疼爱孩子,但是孩子却不能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总有长大的一天,总要独自面对风雨。
如果父母不舍的管教孩子,不让孩子懂得这个社会的规则,不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孩子步入社会后,社交会遇到障碍,处处碰壁。
![]()
而从小就责任感的孩子,他们对自己负责,对别人尊重,也会比较受欢迎。
②别让孩子过得“太顺”,让孩子经历坎坷,舍得让孩子吃苦
很多父母不舍的让孩子做家务,孩子上小学了,妈妈还给孩子穿衣服,收拾书包,孩子找什么东西,妈妈第一时间递给孩子。
父母会为孩子扫清一些可能出现的障碍,让孩子顺顺利利,不遇到一点坎坷,而从小过得“太顺”的孩子,抗挫能力太弱,离开父母后,没人处处站在前方,为他遮风挡雨。
遇到困难,他们就退缩,想不开,不知所措,更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杨锁不就是如此吗?
舍得让孩子吃苦,并不是没苦硬吃,而是孩子每个年龄段要面对的困难,要承担的挫折,要吃的苦,放手让孩子去吃。
要舍得管教孩子,不然孩子离开父母后,会有人狠狠地替家长教训孩子。
![]()
这几天我看到一个视频,妈妈带8岁左右的儿子去理发,结果理好后,儿子对发型不满意,站起来就推搡妈妈,对妈妈大吼大叫,最后使劲把妈妈推倒在地。
妈妈踉踉跄跄站起来后,也只是轻轻拍儿子几下,儿子继续打妈妈,推妈妈。
这个妈妈不舍得管教儿子,儿子长大后,估计这个妈妈也会过得比较惨吧。
父母们要知道,严厉的爱能够塑造孩子的灵魂,有利于孩子精神世界的建设,而溺爱则可能让孩子变得软弱,依赖,懒惰。
《战国策》中的一句话,可以很好地启发父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