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科技届掀起巨浪。
2025年5月25日,国产芯片龙头海光信息宣布换股吸收合并服务器巨头中科曙光。
![]()
这场市值超4000亿元的“父子并购”,
不仅是中科院体系内的一次资源整合,是响应证监会并购重组的呼吁,更标志着中国以“国家意志”对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两大战略高地的总攻号角。
02
中国的产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市场化的历史和并购重组史。
大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1998-2010前后,
主要是整合基础产业。
先是煤炭。
1998年,原煤炭工业部下放了94家矿务局,诞生大同煤业(晋能控股)、兖州煤业(现山东能源)等上市龙头,开启全面市场化。
2017年,中国神华和国电集团合并组成了国家能源集团,形成了总资产超过1.8万亿、煤炭产能超过5亿吨的超级航母。
![]()
重组后,吨煤成本下降18%,煤制油转化效率达48%,出口的煤化工产品占全球12%。
然后是电力。
2002年,国家电网拆分出五大发电集团,实现了厂网分离,华能国际、大唐发电等上市公司集中度从35%提升至60%。
2015年,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变成了国电投,随后并购五凌电力、广西长洲等资产,水电装机规模提升至745万千瓦,核电机组超250万千瓦,形成“水风光氢核储”为基础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
再然后是港口。
2006年,上港集团整合上海港务局资产,集装箱吞吐量从2170万标箱增至今天的4700万标箱。
随后的模式,是浙江整合5大港口成立浙江海港集团,江苏和山东成立统辖全省的港口集团。
![]()
第二阶段是2010-2020前后,
主要是高端制造崛起。
先是高铁。
2015年,南车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曾因恶性竞争导致海外订单利润率不足8%的兄弟俩,合并后仅用3年将全球市场份额从29%飙升至58%,成就“中国高铁”国家名片。
截至2025年,中国高铁里程突破5万公里,占全球70%以上。
![]()
再是船舶,
2019年,南船北船合并后成立了中国船舶集团,重组后LNG船打破韩国垄断,订单全球占比从7%飙升至35%。
最后是汽车。
2020年前后,东风与长安酝酿重组合并事宜,2025年,双方明确表示重组方案基本已经完成。
第三阶段是2020年迄今,
瞄准的是战略新兴产业,
2021年,中国普天整体划入中国电科,军民技术深度融合,5G基站芯片国产化率从30%提升至70%。
在巴基斯坦大发神威的国产预警机,型号正是“中电科-3”。
![]()
随后就是这场海光与曙光的重组,意图实现“芯片-服务器-算力-应用”完整闭环,形成人工智能的国家队。
03
这几年,大家的普遍感觉是,
赚钱到一定地步就搞不动了,卷的你死我活。
最好的破局之路是什么?搞出科技溢价。
![]()
纵观历史上,东大一轮又一轮的并购重组,本质是要打通“技术-产业-收入”的正向的循环,
通过“国家队攻克技术制高点—央国企释放基建红利—民营企业进行应用创新—全产业链共享增值收益”的模式,
让技术红利去传导反哺大众,然后拉动消费。
只有新技术带来的低成本、高利润、高增长,才能摆脱国内过剩,占领海外市场,拉动资产价格的整体上涨,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加州富甲天下,还是因为技术密集。
![]()
所以,今天纠结于指数涨了跌了,K线红了绿了并无多少意义,关键在于,你有没埋伏在产业的必经之路上,拿住核心标的,任他风吹浪打。
当年在谈人工智能时,大王讲国家对最应看好的就是三个,并将其称为“紫禁之巅”。
![]()
当年,寒王的价格是240块,后来涨了3倍有余,我们不少星友拿到了今天。
大国崛起必然同步资产价格的上涨,
每一次国家意志的背后,都会紧随一轮红利的释放和攀升,
我们在星球有《十年、五年角度的产业布局》《新一轮20年地产的区位和产品抉择》等系列精华和问答,帮你埋伏下一个优质资产的黄金年代。
![]()
04
曾经,我们在半导体产业是拿过一手好牌,
有机会弯道超车的,
1984年,邓工就说,一定要追赶先进,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
同年,人才和技术最密集的中科院计算所,根据精神成立了某想。
在倪院士和一众技术大牛,各部委的倾力采购和支持下,公司发展迅速,技术不断突破。
1990年,某想就成功开发了TLX9200芯片,采用1微米工艺,集成21000个门电路,性能比肩英特尔。
![]()
1991年,倪总又搞出了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而且一口气就是五款,包括打印机,程控交换机芯片、甚至搞出了VGA显卡等。
1993年后,它每年出货100万片芯片,在整机、主板、芯片、软件等领域全面开花,被誉为世界级先进技术企业。
当年,英伟达刚刚成立,华为“土法炼钢”,搞了第一块交换机芯片SD509。
按照某想的领先趋势和技术积累继续下去,它必然就是中国的。
“微软+IBM+英伟达”。
![]()
然而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因为“贸工技”和重心转向大亚湾地产项目等问题,
1995年,倪院士被公司解聘,扫地出门。
![]()
但事情还是要做的,
95年底,长者指示,
由中科院计算所出身、国家智能计算机中心主任,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拿着863计划成果,成立曙光计算机产业公司。
批示给了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当时负责日常事务的第一副组长正是宝总。
为了有一个安静的发展环境并方便获得资源,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全都注册在了宝总的家乡天津。
![]()
从1995年倪院士泪洒中科院,到今天中国AI航母重组启航,整整30年。
大王今天写文的WPS,属于当年倪光南团队的边角料技术。
春风若有怜花意,
可否许我再少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