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岁的江海龙舟
出水!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之际
江海区外海街道的百岁龙舟被“唤醒”了
5月22日清晨,随着外海街道东南村与中路社区的两条龙舟在鼓点声中破水而出,外海街道八坊龙船宣告全部“起龙”完毕。
外海龙舟有400多年历史。据民间相传,外海龙舟始于明万历年间,一般在农历五月初进行竞渡。据道光二十五年版《新会龙溪志》记载:“本乡大龙舟八,分八坊制八舟,曰金龙,曰银龙,曰黄龙,曰绿龙,曰红龙,曰黑龙,曰白颈,曰红龙黑鬣。其数配乎八卦,其色取诸五行,长十丈有余,可坐七十二人。自月朔起,八龙迭游内涌,端阳日则竞捷于村前海,竖帜鸣鼓,喧闻数里,是为消煞之用。”八坊按祠堂划分,但出赛的扒仔则可在其他坊招募。
据了解,外海八坊龙船中,有3条超过百年的龙舟,分别是:东南村常亨坊的白龙、直冲村银龙坊的银龙、东升村红龙坊的红龙。
记者了解到,在平日无竞渡的时候,为保护木造的龙舟,当地村民一般会将龙舟深埋于河涌之下,而到了端午节前,村民再把龙舟挖起、洗净、风干,经过清洗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并“迎战”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竞渡,这就是所谓的“起龙”。
此次起龙仪式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东南村常亨坊的“白颈坳”龙舟。
燃放鞭炮后,只见一批又一批的村民跳下河涌,开始古老的“起龙”仪式。
在一旁热闹、有节奏地击鼓伴奏下,在齐心协力的呐喊声中,村民一起齐心协力,将积压在龙船舱内的泥沙掏出,再合力摇松龙船底的泥。
随后,两艘30多米长的龙舟逐渐浮出水面。据当地村民回忆,其中一条龙舟有100多年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代,是外海现存最古老的龙舟之一。
“白颈坳”扒丁黄均仪告诉记者,龙舟出水时的第一桨,划开的不只是河水,更是对新一年风调雨顺的祈愿。他说:“只要龙舟还在河上跑,外海人的根就永远不会断。”
“龙舟是江海的魂,只要鼓点不停,乡情不散。” 74岁的陈沃湛一大早便赶往东南村,参与“起龙”活动。60年代知青下乡时,陈沃湛初到东南便与“白颈坳”龙舟结缘,几乎每次龙舟活动他都会主动帮忙,他说这里是他第二个故乡。
外海龙舟协会会长
为系统保护外海龙舟文化,外海街道今年正加速筹建外海龙舟协会。“龙舟不只是体育竞技,更是宗族血脉、乡土情怀的具象化。”外海龙舟协会会长李健松介绍,在街道一级的支持下,我们正在筹备外海龙舟协会,目前已经集结了外海龙舟八坊的50多名“扒丁”,将系统梳理外海龙舟文化,助力江海龙舟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龙仪式后,各坊龙舟将进入“操桡”训练,迎接5月31日的外海龙舟巡游活动。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何榕 通讯员/陈敏)
关注【江海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