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墨君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印度军方近日高调展示所谓从印巴冲突中缴获的"战利品",包括中国制造的A-100火箭炮和霹雳-15E导弹残骸,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这场展示不仅漏洞百出,更折射出印度在军事技术领域的深层焦虑。
当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先贬低霹雳-15E"技术平庸",后又称"五眼联盟"、法国和日本排队申请研究时,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连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乔杜里中将都忍不住笑场,直言其"逻辑硬伤明显",犹如"宝莱坞电影里的幻想情节"。
![]()
印度展示的"战利品"很快被揭穿是一场闹剧。
所谓A-100残骸实则是印度S400防空系统发射的9M96E导弹部件,这种连自家武器都辨认不清的乌龙,直接暴露了印军战场识别能力的严重短板。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印方展示的"完整导弹"实际仅有约2米长的尾部推进段,不足PL-15E总长3.96米的一半,且缺失最核心的导引头和战斗部。
中航工业专家指出,现代导弹自毁率高达98%,这些残骸状态恰恰证明PL-15E已完成末端制导并引爆,与印方"电子干扰致坠毁"的说法自相矛盾。
印度如此大张旗鼓炒作"战利品",背后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首要目的是继续宣扬其"精神胜利法",通过往自己脸上"贴金"来忽悠国内民众,转移对莫迪政府近期疯狂删帖封号、掩盖空战失利行为的舆论压力。
![]()
其次,印度希望用这些中国导弹残骸换取北约的军事技术支持。
第三,也是最为现实的原因,是印度自身技术能力不足,需要借助西方国家力量来完成对霹雳15的研究和分析。
这种"打不过就贬低,贬低完又眼红"的矛盾心理,已成为印度军事战略的典型特征。
值得深思的是,霹雳-15E作为中国外贸版导弹,性能已较解放军自用版大幅缩水。
![]()
中国军工向来遵循"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节奏,霹雳-15系列的技术早已迭代升级。
即便西方获得残骸,研究的也不过是十多年前的"过时货",对现有作战体系几乎不构成威胁。
更何况现代空战是体系化作战,霹雳-15E的优异表现离不开歼-10CE战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预警机协同,单纯研究导弹残骸无异于"盲人摸象"。
![]()
中国军工的真正优势在于整个作战体系的协同创新。
从双脉冲发动机到AESA雷达,这些核心技术靠几块碎片根本无法破解。
正如网友调侃:"若残骸真有价值,美国早就亲自下场了,何必等印度中介?"
印媒吹嘘"西方争相研究",反而为中国外贸武器打了免费广告——中东客户看到PL-15E残骸都能威慑印度,订单恐怕只增不减。
反观印度,其军工仿制能力的短板令人担忧。
38年磨一剑,法国"米卡"导弹都退役两代了,印度还未仿制成功;甚至连俄罗斯提供的S400系统都未能完全吃透。
![]()
印度越是表演"胜利者"姿态,越暴露其战略分裂。
当印度网民欢呼"五眼联盟求我们分享技术"时,或许更该思考:
为什么拥有美俄欧顶级装备的印度空军,会在自家领空被"技术落后"的巴基斯坦击落?
这场围绕中国导弹残骸的闹剧,本质上是一场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缴获残骸就能逆袭"的简单游戏,而是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全面较量。
印度与其沉迷于编造"宝莱坞式"的胜利剧本,不如正视与中国的技术差距,脚踏实地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毕竟,再精彩的剧本也改变不了现实战场的胜负,而历史只会记住真正的强者。
#子墨君一军事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