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半吨重的失控碎片砸向地球

0
分享至


Kosmos 482的回程是一次充满不确定性的重返之旅,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人类对太空环境的治理能力

文|刘颖 李皙寅

编辑|李皙寅

一枚为穿越另一颗行星而设计的“金属弹头”,在半个世纪参数图片)后以失控的状态冲向地球,若落点稍有偏差,后果将难以预测。这次坠入海中,无人受伤是种幸运,那么下次呢?

Kosmos 482,这是诞生在冷战时代,苏联制作拟计划登陆金星的航天器,在经历了数月的失控下落预警后,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5月10日凌晨2时24分坠入印度洋,雅加达以西海域。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随后证实,探测器“无害地”重返地球,暂无人员受伤报告。目前尚不清楚着陆舱是否完整穿越大气层并沉入海中,相关机构仍在评估其残骸。

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长期滞留”的失控深空航天器之一,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Kosmos 482 是苏联1972年金星探测计划的一部分,本应在金星炽热、剧毒的大气中着陆并回传数据。然而由于推进系统计时器错误,它未能离开地球引力,转而被困于一个高椭圆轨道。

Kosmos 482很危险,它够大,近500公斤;它失控了,坠落范围一度难以预测;它太坚固了,大气层摩擦也消灭不了它。

作为原定要执行金星探测任务的航天器,它的结构远超普通卫星的抗烧蚀能力。若普通航天器在大气层中如纸糊般迅速烧毁,那么Kosmos 482 的下降舱则更像一枚“太空炮弹”。

专家早前警告,正是这种强度极高的构造,使其即便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也极可能幸存下来,并以每小时24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表,带来相当于中型炸弹的动能。所幸,它最终坠入海中,未造成地面灾难。

此前,据军方和科学家预测,其坠落范围一度涵盖北纬52度至南纬52度之间的几乎整个人口带,引发公众对地面安全的广泛讨论。

Kosmos 482 的结局虽以溅落告终,但它引发的太空治理问题却远未结束,包括在太空垃圾管理制度上的诸多盲区。

在太空快速商业化的今天,从SpaceX火箭碎片坠落波兰,到NASA残骸击中美国家庭,太空残骸正逐步从理论风险转变为现实威胁。它们可能影响卫星运行、空中交通,甚至威胁航天员生命。


危险的“天外来客”

Kosmos很危险,它够大,近500公斤;它失控了,坠落范围一度难以预测;它太坚固了,大气层摩擦也消灭不了它。与绝大多数在再入过程中解体焚毁的航天器不同,Kosmos 482 被科学家广泛认为具备极高的存留性与撞击风险。

这是因为它的核心——下降舱(descent module)——不是为地球轨道设计,而是为穿越金星极端高温与高压的大气层而打造。这一球形舱体重达约495公斤,外壳厚实,使用钛合金制造,直径约1米,具备承受高达300倍重力加速度与100个地球大气压的能力,其耐热材料原本就是为抵抗金星高达465°C的灼热环境而设计。

航天专家指出,这类结构远超普通卫星的抗烧蚀能力。若普通航天器在大气层中如纸糊般迅速烧毁,那么Kosmos 482 的下降舱则更像一枚“太空炮弹”——结构紧凑、密度极高,即便以高速度穿越大气层也难以完全解体。早在1972年,该探测器的部分构件就已“先行”落地,坠落新西兰南岛,直径约38厘米,重13.6公斤。这些球体不仅成功穿越了大气层,且几乎完好无损。

而最坚固、最核心的部分——下降舱,原本还配备了降落伞系统,用于金星表面软着陆。该系统早已失效,无法提供减速功能。这也意味着,即使这次重返地球未能造成已知破坏,其入海时的速度依然高达约每小时240公里,若撞击陆地,其动能可比拟中型爆炸装置。

虽然Kosmos 482 最终坠入海中,未酿成灾难,但它仍被视为一次高度警示的事件:一枚为穿越另一颗行星而设计的“金属弹头”,半个世纪后重返地球,若落点稍有不同,后果难料。

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数据协调档案馆负责人David Williams对《实时科学》(LIVESCINCE)表示,若能在其坠落后寻回残骸,这将成为研究长期太空辐射与微陨石环境对航天器结构影响的罕见机会。


难以预测的坠落地点,数十亿人曾受威胁

此前全球多个航天机构都在密切监控Kosmos 482 的轨道状态,但关于它最终将坠落在哪,一度没有确切答案。事实上,预测一个失控航天器的再入点和时间,是空间动力学中最复杂、最不确定的计算之一,尤其是当再入时间临近、轨道高度迅速下降时。

根据此前的观测与模型预测,Kosmos 482 可能的坠落时间窗口集中在2025年5月9日到5月13日之间,而它的坠落地点则可以遍布北纬52度至南纬52度之间的几乎全球大部分陆地与海域。这一范围涵盖了美国全境、大部分欧洲、亚洲中南部、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及部分太平洋岛屿等广阔地区,也囊括了绝大多数人类居住区。

这一估算来自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空间态势感知专家Marco Langbroek。他在分析中指出:“这颗航天器的轨道倾角为51.7度,也就是说,它可以在这一带任意一条轨道上完成再入。即使我们在再入前12小时内锁定了它在哪条轨道上,仍有可能出现几千公里的误差。”

如今,这艘这颗探测器平安无事地坠入海洋让人松了一口气,虽然从概率来看,地球上占七成的表面或面积是海洋。直接击中陆地,乃至城市的可能性有限。

长期从事空间飞行器研制的胡志勇研究员告诉《财经》,此类的事件其实时有发生,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从人类开始进行太空探测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不少卫星、探测器等已经变成太空垃圾,并且正在不断地降低轨道靠近地球。但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将被大气层烧毁。

但人类不能完全忽视其潜在风险。正如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麦克道尔(Jonathan McDowell)所言:“你不需要惊慌失措,也不需要跑到地下室避难,但如果它最终砸在你家屋顶,那也的确不是什么小事。

近年来,类似事件屡有发生。2024年,NASA一块金属碎片击中了佛罗里达州一户民宅;同是2024年,SpaceX火箭残骸在波兰上空解体,碎片部分落地。

类似的空间碎片,还威胁着航空的飞行安全。《科学报告》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高密度航班航线每年有0.8%的概率会遭遇不受控航天器残骸飞越,若将范围扩大到整个空域,这一风险甚至升高至26%。虽然目前尚未发生航天残骸与民航客机的碰撞事故,但随着再入物体数量增加,防控压力日渐增大。

根据国际《太空责任公约》,航天器的发射国对其在地球表面造成的损害负有完全责任。然而,正如1972年新西兰事件所显示,当时苏联对坠落物矢口否认,未曾索回,导致残骸至今仍由当地人保留,甚至一度在eBay上公开售卖。

好在Kosmos 482最终并未撞击陆地,否则其法律归属问题仍需要继续协商探讨。


太空垃圾归谁管,怎么办?

据统计,在地球运行轨道上大约有一亿块微碎片,这些太空垃圾相当于一亿颗蓄势待发的隐形子弹。

当太空垃圾存到了一定数量时,会导致航天发射面临极大风险,乃至锁死人们探索太空的可能。太空垃圾主要是碰撞风险,高速运行的太空碎片与卫星碰撞,会导致卫星不同程度损伤,并大概率会导致卫星丧失功能。

这对卫星所有方是巨大损失,如果同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碰撞也会对航天员生命产生巨大威胁,此外,太空垃圾还会对导航系统、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影响人类的太空探索和利用。

综合来看,人类对付天空垃圾主要靠三招。

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2015年,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就在紫金山天文台挂牌成立,依托全国多地的观测站以及目前已具备的数据库,对近20000块在太空中散落的空间碎片进行跟踪。借助雷达和望远镜来观测,预判遭遇轨迹,提前采取措施应对碰撞。

此外,美国全球空间监视网(SSN)、俄罗斯空间监视系统(SSS)、日本美星太空护卫中心(BSGC)等都在实时监测太空中的垃圾。

也有一种办法,是使用武器直接攻击,这主要是针对高度威胁人类安全的特定目标。不过,太空爆炸同时会产生大量不可控碎片,对地面尤其是爆炸所在轨道范围产生不可预期的威胁,所以这不是清理太空垃圾的首选方案。

胡志勇对《财经》分析称,对较小的太空碎片可以使用带机械臂的设备进行捕获,较大型的可以由垃圾清理航天器进行附着后使其可以受控离轨进入太平洋中心等安全区域。

根本办法在于从源头减量,想办法让航天器离轨并重返大气层销毁。

具体办法有两种,其一是指在航天器生命末期,利用自带的动力装置,降低飞行速度脱离轨道,逐渐坠入大气层。其二是借助薄膜帆、充气球等外部力量降低飞行轨道。

除了被动等待,也可主动出击。2016年6月25日,中国将“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送入太空,其装载了一台机械臂,模拟抓取废弃卫星和太空垃圾,并将它们带到大气层销毁。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空间大国,已从政府层面制定了强制性规范。胡志勇表示,中国有关部门已经要求任何进入外太空的飞行器具备在寿命末期自主离轨的技术措施;对早期发射的大型飞行器甚至不惜代价进行在轨迁移,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大环境。

天空是属于全人类的。伴随人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越来越快,有一点值得深思:发射并非太空探索的终点,回收与责任,才是文明的真正考验。

责编 | 张生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航又如何?连美国都去不了”,985新生刚开学就后悔:想退学

“北航又如何?连美国都去不了”,985新生刚开学就后悔:想退学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9-13 12:36:10
中国新闻周刊炮轰杨景媛论文!武汉大学的沉默,比任何声音都刺耳

中国新闻周刊炮轰杨景媛论文!武汉大学的沉默,比任何声音都刺耳

热点菌本君
2025-09-13 14:48:29
张琳芃武磊更衣室激励队友:每个人都要拼,冠军不能光靠嘴说

张琳芃武磊更衣室激励队友:每个人都要拼,冠军不能光靠嘴说

雷速体育
2025-09-15 12:53:16
立秋后,最补的鱼,不是鲫鱼和草鱼,而是它,肉多刺少营养高!

立秋后,最补的鱼,不是鲫鱼和草鱼,而是它,肉多刺少营养高!

江江食研社
2025-09-14 16:30:10
扇孙女的恶毒奶,可能肠子都悔青了!监控曝光,她在辽宁抬不起头

扇孙女的恶毒奶,可能肠子都悔青了!监控曝光,她在辽宁抬不起头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5 12:27:33
关于三星堆,说一些大家不爱听的实话

关于三星堆,说一些大家不爱听的实话

收藏大视界
2025-09-14 17:58:38
毛主席曾留七大预言:当时没人信,如今6个已应验,第7个即将实现

毛主席曾留七大预言:当时没人信,如今6个已应验,第7个即将实现

秀心文雅
2025-09-13 10:25:44
马德里会谈生变,中方或退出中美经贸谈判,美国等来四字冰冷质问

马德里会谈生变,中方或退出中美经贸谈判,美国等来四字冰冷质问

叹知
2025-09-14 12:08:39
失踪34年的志愿军战俘程立人,在阿根廷成巨富,坐拥60万亩土地

失踪34年的志愿军战俘程立人,在阿根廷成巨富,坐拥60万亩土地

娱乐圈的哔哔王
2025-09-14 11:49:19
3-0!3-1!男排爆冷门+大逆转!世锦赛积分榜:中国第3,日本垫底

3-0!3-1!男排爆冷门+大逆转!世锦赛积分榜:中国第3,日本垫底

知轩体育
2025-09-15 11:27:25
终于收到访华邀请函,特朗普一反常态,给不了中国一个准确答复

终于收到访华邀请函,特朗普一反常态,给不了中国一个准确答复

朗威游戏说
2025-09-15 13:00:58
张本智和啊张本智和,看看雨果这段感言,再看你,从不自身找问题

张本智和啊张本智和,看看雨果这段感言,再看你,从不自身找问题

振华观史
2025-09-15 11:15:20
突然拉升!002709,3分钟涨停!

突然拉升!002709,3分钟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10:32:41
玄奘晚年多病遭弟子质疑,跌倒数天后圆寂,两字遗言激励世人千年

玄奘晚年多病遭弟子质疑,跌倒数天后圆寂,两字遗言激励世人千年

蜉蝣说
2025-09-14 15:55:33
石平事件再度升温:日本社会拒绝接受,中国坚决“拒绝废弃物”

石平事件再度升温:日本社会拒绝接受,中国坚决“拒绝废弃物”

科普100克克
2025-09-14 03:21:42
注意!家中老人一旦迈入75岁高龄,以下这6条建议一定要牢记

注意!家中老人一旦迈入75岁高龄,以下这6条建议一定要牢记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9-15 13:07:19
随着曼城3-0曼联,利物浦1-0绝杀,英超积分榜更新:第2至第4同分

随着曼城3-0曼联,利物浦1-0绝杀,英超积分榜更新:第2至第4同分

侃球熊弟
2025-09-15 01:27:50
演员李勤勤发文:愿意兜底,收留于朦胧爱犬,为这么优秀的孩子离去惋惜,此前曾收养周海媚的爱犬

演员李勤勤发文:愿意兜底,收留于朦胧爱犬,为这么优秀的孩子离去惋惜,此前曾收养周海媚的爱犬

极目新闻
2025-09-14 19:11:54
西贝又翻车!记者点餐不要辣椒被拒,服务员:料是提前炒好的

西贝又翻车!记者点餐不要辣椒被拒,服务员:料是提前炒好的

另子维爱读史
2025-09-14 13:38:00
“顾客虐我千百遍”措辞引发网友炮轰,西贝道歉信秒删后又重发

“顾客虐我千百遍”措辞引发网友炮轰,西贝道歉信秒删后又重发

极目新闻
2025-09-15 13:54:39
2025-09-15 17:48:49
出行一客 incentive-icons
出行一客
《财经》杂志交通工业组
805文章数 1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头条要闻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头条要闻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房产
旅游
军事航空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