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5年5月21日,农历四月二十四,小满。
《周易》中讲:"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人们总想着要十全十美、功成名就,却忘了太满的东西最容易倾覆。
老祖宗定二十四节气,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却唯独小满之后没有大满。
这是在提醒后人,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小满知足。
1、小满:满而不盈
《淮南子》有言:"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则移,月盈则亏。"
乐到极致便会生悲,太阳过了正午就会偏移,月亮盈满后就会亏损。
世间万物,盛极必衰。
人生亦是如此,当处于小满状态时,虽有收获,却不盈满,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
不会因过度自满而放松懈怠,也不会因过于急切地追求极致而迷失方向。
在小满的状态下,珍惜已拥有的,同时以平和的心态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如此,方能品味小满带来的真正圆满。
从前,有个商人叫王有财,攒了半辈子钱,在县城开了间绸缎庄。
起初生意不错,老主顾夸他货真价实,街坊邻居也爱来光顾。
后来,王有财见别人开当铺很赚钱,就把自己的绸缎庄抵押出去,借不少钱开了当铺。
可是当铺刚有起色,他又眼红别人钱庄的暴利,干脆把当铺也押上做钱庄。
最后钱庄遇到同行挤兑,王有财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他气得捶胸顿足,最后竟七窍流血而亡。
小满即安,贪满则殆,王有财到死都想不明白,自己每一步都算得精明,怎么最后反而一无所有。
《道德经》中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人这一生,最怕的就是贪得无厌。
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永远填不满。
追求过度的财富、权力,往往会让人迷失自我,陷入痛苦的深渊。
懂得小满,便是明白在适当的时候停下脚步,享受当下所拥有的。
保持一种满而不盈的状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
既不会因过度膨胀而遭遇挫折,也不会因过于匮乏而心生怨艾。
2、小满:满而不损
《尚书》有云:"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一个人若自恃过高,目空一切,往往容易忽略自身的不足,从而错失进步的机会。
保持小满的状态,时刻怀有谦逊之心,就如同禾苗在小满时节,虽已灌浆饱满,却依旧低头谦虚。
满而不损,让自己不断汲取知识,提升能力,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在为人处世中,秉持小满精神,不骄不躁,不矜不伐,即使取得一定成就,也不炫耀,不张扬。
如此,便能避免因自满而导致的各种损失,收获一份长久的安稳与满足。
孔子五十多岁时,已是闻名天下的圣人,门下弟子三千。
但他总觉得自己对道的理解还不够深,听说周朝守藏室的老子智慧渊博,便带着弟子求教。
两人见面后,孔子恭敬地行礼,说:“我问道多年,却越学越困惑。请问先生,什么才是真正的道?”
老子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张开嘴让孔子看。
孔子一看,老子的牙齿都快掉光了,但舌头却完好无损。
老子说:"坚硬的东西早衰,柔软的东西长存。真正的道,是像水一样柔顺,利万物而不争。”
临别时,看着奔流的河水,老子说:“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何必非要人为干预?”
孔子听后沉默良久,对弟子感叹道:“与老子的智慧相比,我还有很多不足。”
这次问礼后,孔子删减了《诗经》,修订了《春秋》,思想变得更加圆融。
鲁迅曾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过于自满会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故步自封。
而小满状态下,能清楚自身的局限,明白虽有所得但仍需努力。
在享受收获的同时,能居安思危,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不铺张浪费,不骄奢淫逸。
不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盲目自大,而是继续稳扎稳打。
在人生的道路上,小满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节奏,既不停滞不前,也不盲目冒进。
让我们在稳定中寻求更好的发展,在满足中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3、小满:大成若缺
《道德经》有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真正圆满的东西,看起来反而像有缺陷。
人生最高的境界,不是十全十美,而是接纳不完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执着于表面的圆满,就能更坦然地面对自身的缺点。
缺点并非是失败的象征,而是成长的契机。
大成若缺,启示我们没有绝对的完美,而不完美,恰恰是长久发展的动力之源。
清朝年间,曾国藩曾给自己定下日课十二条,且每条都严格执行。
有次朋友来家里吃饭,他因为对方多喝了两杯酒,当场摔筷子走人。
这种追求完美的性格,让他在官场处处碰壁。
组建湘军时他更是苛刻,要求士兵天不亮就操练,军容不整就鞭打。
直到鄱阳湖惨败,曾国藩才开始反思自己。
复出后,他完全变了一个人。
他步步为营,从不贪功冒进,每次打胜仗后,他都会主动分功劳给部下。
这一年湘军大胜,曾国藩却在自己声望如日中天时主动裁军。
有人问曾国藩为什么这么做,他说:"留点余地,才能长久。"
曾国藩晚年时,已经是朝廷重臣,但他生活非常简朴。
吃饭就两个菜,穿的衣服打补丁,别人送他贵重礼物,他都婉言拒绝。
他还教育子女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曾国藩“小满”的智慧,使他最终成为晚清中兴名臣中少有的善始善终者。
古语有言:"天道忌盈,业不求满。"
真正的成功并非追求绝对的完美无缺,而是懂得包容自身的不完美。
若事事追求极致的圆满,可能因不堪重负而功亏一篑。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执拗于每一个细节的完美,而是把握整体的节奏和方向。
懂得小满,便是知晓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追求无缺的假象。
无需为那些许的缺失而懊恼,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在不完美中寻找完美的可能。
《易经》最后一卦,名为"未济",不以圆满收尾,而是用未完成作结。
这道出生命的真相:万事万物都永远处在未完成状态,没有真正的终点。
留一分不足,人生才能细水长流,存一点缺憾,日子才有进步空间。
世上最圆满的状态,恰恰是看起来不那么满的小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