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念琪
![]()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张行业活动的纪念照。 集体合影在草地: 洋房为背景,不谓不气派; 三排38人,不谓不势众; 一角还露出个小轿车来,不谓不富庶。
看了照片上题的文字,影中人都是上海银钱信托业务仓库的。 那用来存放东西的仓库,与作为一种金融理财方式的信托间有联系; 莫非就是仓库里存放的是用来做信托的。 譬如,抵押品须堆入指定仓库。
信托的职能,就是“受人之托,履人之嘱,代人理财”。 信托行为是以设立信托为目的而发生的一种法律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它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
过去,对“信托”几乎没什么印象,因为在生活中没与它打过照面,包括“信托”二字。 “信托”大量的入眼入耳,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走在街头,见到的信托公司也渐渐多了。 在上海,有工行、中行、建行、农行等专业银行设立的信托公司或信托部; 之后,又相继诞生了上海市信托投资公司、爱建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上海分公司等。 其中有名气的是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部,它开出了新中国第一个股票公开柜台。 此外,还有后来越做越大的“中信”。 对于爱建,都晓得是那些“文革”后复出的会做生意的资产。
![]()
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部
其实,上海还是中国近代信托的发源地,较早做起这生意的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1917年,该行在上海的总行设置木保管箱40多只,后又添钢保管箱200只,用来出租。 四年后,保管部改名信托部,并增办个人信托存款业务。 那时,保管存放东西的是箱子,还不是仓库。 直到1919年聚兴诚银行上海分行成立的信托部,才有了仓库。 他们经营报关、运输、仓库和代客买卖证券业务,它标志着中国近代信托业务的开始。
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 19世纪初,现代信托制度传入美国,在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壮大。 美国是当今信托制度最健全,信托产品最丰富、发展总量最大的国家。 我国信托制度诞生20世纪初,虽不算晚,但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信托业难以生存和发展。 照片拍在1947年,风光遮掩了背后艰难。
![]()
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
图为其成立初期的办公环境
1949年,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成立信托部,开办的业务有房地产、运输、仓库、保管(即出租保管箱)、代理购销和代理保险。 到1951年,首先停办的是运输业务,随后是其他业务的移交和停办。 从那起,信托在黄土地的消失达27年之久。 中国信托业的真正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 建设的飞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加大,为适应对融资方式和资金需求多样化的需要; 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于1979年问世。 中国现代信托制度,打开了新天地。
1983年,通过对全国信托机构的清理整顿,确定信托事业应以“委托、代理、租赁、咨询”为其主要业务。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划分经营范围和信托投资机构的业务。 2001年,随着经济的前进和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出台。
这一切,确实是“银钱信托”同业中人值得联欢和纪念的。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