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日本人发明二维码,可他却觉得二维码最多还有10年寿命,并没有申请专利,不料二维码的潜力被中国人发扬,把日本人气的不得了!
发明二维码的人叫原昌宏,是一个日本电子相关的设计工程师,主要负责对日本汽车生产信息的一些管理,以及发明各式各样用于支持日本汽车生产的小玩意儿。
而二维码,就是原昌宏在发现一维条形码在归纳物品时不能记录过多信息,所创造出的一种新型码。
原昌宏觉得有必要开发一种用点和面构建而成的新型识别码,这种识别码能承载更多的信息,而且还很好印刷,每个码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识别码,就算是录入再多信息,用在更多的地方也不会因为识别码混乱造成信息错误。
是的,这就是二维码,1994年的时候,二维码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
实际上,原昌宏在发明出来二维码后看出二维码的市场潜力,他觉得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支持,二维码还是有前景的,到时候把专利一申请,卖给一些需要的人,就能因此赚到一些钱。
但是,原昌宏的上级不这样觉得,他认为二维码就那么些“格子”,估计用个十来年,二维码就用完了,或者被新的图形识别码给取代,所以,原昌宏的研发团队没有得到重视。
最终,没有资金没有支持的原昌宏,把二维码的专利悉数公开,希望能靠这样让这个不招人待见的二维码的使用范围再稍稍扩大一些,这样他的影响力也会大那么一点点。
也正是二维码专利的公开,给了中国充分利用这种便捷式识别码的机会,到了2010年前后,一些大型物联网公司,在其旗下著名应用里添加了“扫码支付”功能。
由于安全可靠,加上互联网的背书,使用人数突增,二维码也在中国的大街小巷被张贴出来,此后通讯软件也推出了扫码支付,二维码在中国就变得更加普及了。
中国人充分认识到了二维码的便捷性,制作它时也不只是把它用到了支付层面,比如扫二维码跳转某个网站等,这些都可以利用根本不需要支付版权费的二维码来展开具体的应用。
于是二维码在中国更火了,而且被玩出了花样,这势头让发明二维码的日本人都眼馋,他们都在后悔,为何当时同意让原昌宏的二维码专利公开,要是当时二维码的专利掌握在日本人手里,那不就是可以用这个由头收好多好多的钱。
其实,就算日本人当时申请了专利保护,中国人用的就不是二维码了,中国人有能力创造其他别的更经济实用的东西来代替这些简单的东西,有些时候东西被发明出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到时怎么用,谁能把一件东西玩出花来,这才是最厉害的。
信息来源:
新华网——“二维码之父”原昌宏:二维码应用超乎想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