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约时间,老人准时到达,在治疗室扎好静脉留置针后,却被护士要求在旁等待,需与其他2名患者一起“拼团”检查。
据护士称,相关检查需由专人向血管内打造影剂、帮助显影,但当天仅有1名护士值班,无法同时兼顾治疗室和检查室的两处工作。为了避免护士在两处频繁跑动,才会要求“三人成团”检查。
完成检查后,辛大娘先返回治疗室,直到第2位患者检查完毕,护士回来,才给两人拔除留置针。
辛大娘表示,她差不多下午2时40分离开医院,近8小时没有进食。她的家人对此提出质疑:静脉留置针长时间留置在体内,如果引发局部感染、形成血栓,怎么办?
对此,院方对记者做出解释:放射科护士本来就紧缺,近期还有1人退休,虽然平时能保证两人在岗,但周末仅有1名护士值班。
医院表示,已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正在紧急招聘。
护士紧缺与护理就业难并存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2020年世界护理状况报告》预测,如不采取行动,至2030年全球护士队伍缺口将高达460万人。
然而,一面是护士队伍急需人才补充,另一面大批护理学生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就业市场一片水深火热!
到底哪些原因造成了今时今日的局面呢?
1.医院对护士学历要求提高
目前医院对护士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中专毕业生,即便拿到了护士证,一些医院也不再为她们打开大门。目前市级以上医院,基本要求护士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三甲大都本科起步,研究生才有自主选择的机会。
所以,护士短缺实际上是高学历、高素质的护理人员短缺。
而且对于大型、正规医院来说,并不愁招不到护士。这些医院的门槛较高,光是学历这一项就让很多护士望尘莫及,大多数护理毕业生只能进县、乡镇医院或卫生院。
而县、乡镇医院的薪资待遇都比较低,很多护士不愿去,就算去了工作一阵后流失率也很高。
2.“重医轻护”的社会氛围
在大多数医学院有个现象:护理专业的学生80%是调剂过来的。“重医轻护”使得护理行业内充斥着工作没有前途、没有价值的认知。
而且“重医轻护”的社会氛围也是造成护士离职率高和医院护士短缺的原因。很多医院也都存在“重医轻护”的思想,护士工作得不到重视,甚至有的科室的护士还担当护工角色。
护士为病人付出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工资与福利待遇也相对较低。很多护士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发展前途,也就无心在这个行业干下去。
3.编制问题难以解决
护士离职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编制问题。在编护士与合同制护士的待遇存在巨大差距,尽管工作内容几乎相同,但合同制护士的薪资往往只有在编护士的一半,晋升和福利待遇更是难以企及。
但要想成为编制护士却很难。
而且合同制护士大都认为,有编制才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没有编制社会承认度低,但目前的情况是医院的编制大多被医生占用。
一般合同制护士大多是年轻人,工作时间短,思想不稳定,再加上受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缺少对职业的归宿感和认同感。认为自己不是正式在编人员,会觉得前景渺茫。
4.护理工作压力大,职业幸福感低
根据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65.2%的临床一线护士每天连续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
打针、发药、量体温血压等护理操作是护士的基本工作,但目前很多医院护士职责远不止这些。
除了日常工作,护士还要准备各种各样的培训考试,业务学习,职称晋升……
没有正常的周末,没有时间照顾老公和孩子,很多时候不能在春节的时候和家人吃团圆饭。
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还在加班,在别人浪漫的时候还在病房奔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熬夜。
所以护士的职业幸福感并不高,工作压力大也是导致护士短缺的原因之一。
5.医院不愿意招护士
即使护士已经忙得脚不沾地,许多医院仍然不愿意增加人员,核心原因在于医院要控制成本。
相比医生,护士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医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医疗技术服务、手术和药品,而护理工作尽管至关重要,但护理费定价过低,导致医院在财务核算上更倾向于精简护士队伍,以降低运营成本。
甚至部分医生和管理者认为“多一个护士,就是多一个亏损”。这种认知不仅存在于私立医院,公立医院同样如此。
撰文 | 梅斯医学
编辑 | 木白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