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这点事儿,聊聊就懂了。每日20:00更新商业案例。
大雪初霁的1985年冬夜,浙江诸暨的一间乡镇机修铺依旧灯火通明。昏黄灯泡下,陈利祥和弟弟轮流挥锤,把一只不起眼的鼓式制动阀敲到凌晨。没人料到,这间“几张旧铁皮挡风、屋顶滴水”的小作坊,四十年后会在上市,名字叫万安科技。当年乡亲们的玩笑话——“他们不是修自行车的吗?”——如今成了“国内第一批把刹车做成出口生意的企业”注脚。
一条“喘不过气”的赛道,逼出第一个转折
1990年代,我国重卡换代潮让空气制动阀需求暴涨。万安靠着“打不坏、用不坏”的口碑,成了老一汽和东风卡车的长期供应商。那几年陈利祥常说一句口头禅:“刹车片磨得起,名声磨不起。”于是,一纸厂规贴在车间门口:出厂前,工人必须亲手踩踏测试三百次,谁敢偷工减料,工资直接归零。工人们骂其“狠”,但至今仍有人谈起那段日子时,会比划着当年在测试台上“踩到脚软”的动作,然后笑着说:“熬过那阵,万安的牌子就硬了。”
金豆每日会在蛐蛐TA小栈分享小故事,再继续聊~
金豆蛐蛐TA小栈
金豆曾经为了拿一张“免费电影票”,特意下载了一个从没听说过的App,注册、认证、转发链接、拉好友,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看了一场质量平平的片子。那天回家路上,金豆觉得很累,不是身体,是那种“被引导着走完别人设计的流程”的疲惫。
在经济学里,这叫“零价格策略”。当一样东西是免费的,很容易忽略掉它真正的成本。总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其实在用时间、精力甚至注意力,换取一个原本并不需要的东西。
回头看那张票,金豆不是真的想看电影,我只是因为“它是免费的”,才决定去消费。这种决策过程其实挺危险的,它不是基于需要,而是基于诱惑。
从那以后我开始警惕“免费”这两个字。不是排斥它,而是更习惯在心里默默问自己一句:如果这不是免费的,我还会点开它吗?
有时候答案挺让人清醒的。
从“卖零件”到“卖安全”
进入21世纪,ABS和ESC开始在乘用车普及。陈利祥不想当“只会铸铁”的厂长,他飞去德国,刷爆公司唯一一张美元额度的信用卡,将全自动加工线运回诸暨;又把车间翻修成恒温恒湿的清洁室。有人质疑:“中国司机还用不着高级电子刹车。”他却回答:“安全这件事,总得有人先迈一步。”
2011年6月,这家曾靠银行周转维持现金流的小厂正式上市,首发募资3.29亿元;五年后又完成一次8.2亿元的定向增发,用于扩建电控制动和轻量化底盘项目那天股东大会上,陈利祥只说了一句话:“终点一定不是卖刹车,而是卖安全。”
财报里的“轻踩刹车”与“深踩油门”
如果打开2024年年报,第一眼会被两行数字刺痛:营收43.4亿元,同比增长8.9%;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滑33.9%。这像是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突然减速,让市场皱眉。但往下翻,扣非净利润1.66亿元,同比接近翻番——相当于发动机转速降了,车却在悄悄完成换档。原因并不复杂:
一是原材料冲高,把毛利率从22%拉到18%;
二是研发投入没再大面积资本化,而是直接进费用表;
三是新能源车型的One-Box订单放量,为了交付,公司提前扩产。
那些冰冷数字背后,是诸暨生产基地一条条还没完全“开火”的新产线——它们生产的正是EHB(电子液压)和EMB(电子机械)系统。
给“非机械控”读者的三句话,讲清三代制动技术
EBS:给卡车加装“大脑”,让传统空气刹车不再靠“脚感和经验”吃饭。
EHB:把液压助力泵、电机和控制算法塞进One-Box,小型SUV也能像Model 3那样回收动能。
EMB:干脆取消液压油,把电机直接装到卡钳上,响应时间进入毫秒级,为L3+自动驾驶准备。
如果EBS是在电话里让朋友“赶紧刹车”;EHB则像直接给朋友递过去一只稳准的智能手柄;而EMB,就是让车自己长出“肌肉和神经”,连“朋友”都省了。
为什么万安敢“孤注一掷”?
一份行业报告给出了答案:到2025年,我国线控制动市场将突破160亿元,复合增速25%以上;全球EMB市场2032年规模将超800亿美元,复合年增11%。这是一条“用数据在招手”的新赛道。
而在这条赛道上,博世、采埃孚已服务全球豪华车;但在我国,整车厂更看重“响应速度”和“本土协同”:平台迭代快、成本敏感、需要“把算法写在数字底盘里”。万安恰好在商用车ABS/EBS深耕二十年,有30亿公里以上的实车数据可喂算法团队。这让它不仅能“卖硬件”,还能卖数据订阅——一位内部工程师笑称:“以后安全预警也可以像更新iOS一样OTA。”
EMB的难题,被他们拆成“三段式”
先量产商用车EMB——因为法规要求高冗余、生命周期长,验证反而比乘用车更快收集数据。行业研究提到,万安的商用EMB计划2024批量上车。再切入新能源乘用车One-Box——比亚迪、理想的测试样件已在2024年底“耐高寒实验室”刷圈。最后才是L3+乘用车EMB——联合匈牙利研发中心,对标欧盟ECE R13修订版2025H2正式生效的冗余标准。
陈利祥形容这条路线:“像跑马拉松要先让呼吸顺,再加速。”
“朋友圈”扩散术:从诸暨到布达佩斯
早期,万安靠“开卡车的人都听说过”建立信任;现在,他们用全球五大研发中心换取下一代订单:上海搞算法、北京做测试、布达佩斯盯欧标、硅谷对接软件生态、诸暨工厂专注交付。
在一份公开的客户名录里,你能同时看到一汽大众的燃油SUV、沃尔沃的纯电大巴、MAN的欧洲重卡、蔚来ET7的One-Box样件。有人打趣:“万安把Café racer的刹车卖到德语区,也把新能源卡钳卖回长三角。”
“利润下滑”的背后,其实是自我“扣动扳机”
资本市场在意利润曲线,但陈利祥在财报会上展示了另一条曲线:过去三年,万安的研发费用率从4.8%提到7.3%,其中60%花在电控制动。他说:“如果我们怕利润下滑,那干脆回去做鼓式阀就好,问题是那条路已经堵车了。”
原材料波动、欧盟认证、外资算法壁垒——这些风险确实让2024年利润“踩了刹车”。可同一份年报里也写着:安徽万安中标某主流车企副车架总成,两平台生命周期金额2.8亿元;向特定对象定增刚刚落地,募得4.04亿元全部砸向智能底盘。换句话说,万安用看似保守的财务表情,为自己“买了更长的直道”。
有汽车工程师说:“动力让车跑得快,制动让车活得久。”从铁锤砸阀体到电控刷算法,万安科技像一个执拗的鼓手,在巨大舞台上保持节奏。数字告诉我们,他们正经历利润波动;故事告诉我们,他们把每一次波动都当作换档。
你或许在思考:“它的护城河在哪里?”可能就在那40年里被反复重写、重测、重踩的制动曲线上——那曲线写着无数次“喊停”的瞬间,却在讲述一家公司“持续向前”的真实速度。
汽车行业的未来离不开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而自动驾驶的未来离不开更可靠的制动。万安科技要做的,不是跑得最快,而是在每一次“喊一声停”时,都让世界听到它的回响。
#万安科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