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损害孩子大脑的4种习惯,后悔现在知道

0
分享至

你遇到过这种“细思极恐”的情况吗?

就是某个瞬间,突然发现自家孩子不是没开窍!而是变笨了!

我儿子今年14岁,马上升初二。

小学前的他,脑袋瓜机灵,学啥都快,是老母亲的骄傲和希望。

虽然上小学后,成绩变得不咋地,成了老师点名的常客。

但我总觉得,儿子小时候早就展露过了天才的苗头,现在的“潜龙在渊”,可能是为了印证那句俗话:男孩后劲足。

可眼瞅着这初一马上要结束了,儿子还搁那里“潜”着呢,一点腾飞的迹象都没有。

说不着急是假的,病急乱投医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他哪是没开窍!明明是长大后,脑袋变笨了!

瞳孔震惊,但却不知道原因为何?

直到我翻遍书籍,请教了诸多专家后,才发现:

原来儿子的变笨,是因为他的大脑曾一次次被损伤,罪魁祸首,竟然是我亲手帮他养出的4个坏习惯……

谁管孩子,谁是恶人!

有段时间,因为儿子学习的事,唠叨了他好几次,结果惹得全家人不快。

老公觉得我太卷,公婆埋怨我太严苛,儿子更是嫌弃地关门再不搭理我。

都说中年女性的觉醒,是不再把力气花到孩子身上,而是把精力转去种花、品茶、闻香、养生……

当我买了一堆多肉,看着各种圆嘟嘟的肉肉,被儿子气到闷了一口陈年老气的我,才终于内心松弛,情绪稳定了。

可因为不小心浇多了水,才几个星期,肉肉们就从圆鼓鼓、嫩嘟嘟,变得蔫了吧唧。

上网求助时,热心网友说:“多肉浇水,得见干见湿。”

难怪都说,当你被一个问题困住的时候,不要太钻牛角尖,最好去做做其他事,或许反而就有了灵感。

一个养花的小插曲,竟让我灵光乍现,突然意识到:

儿子的大脑变笨,可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和养“多肉”的方法是相反的。

因为工作原因,儿子周内基本都是家里老人在管。

我家老人管孩子,主打一个“啥都能满足”:

早晚上学放学,儿子的兜里一定会被塞满各种零食。

三餐没胃口?没事,炸鸡汉堡、可乐薯条、甜点零食任儿子挑选。

白天学习累了?不想运动?可以,乖乖躺下。

至于瘫在那里做什么?当然是刷手机、看电视。

老人睡得早,所以也导致儿子经常一个人偷偷玩手机或看电视到半夜。

一番操作下来,儿子几乎吃不了真正有营养的食物;睡不了这个年龄段应该睡足的觉;晒不了太阳运不了动……

从科学角度来看:

1、 人类肠道微生物,对大脑的健康和功能有很大的影响

只有补充足够的营养食物,大脑记忆功能才能被提升,发育生长才能被促进。

2、 身体需要放松,大脑更需要放松

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受损,还会让大脑因为压力得不到释放而削弱学习的能力。

3、 运动是唯一在科学上被证明能触发生物学效应的行为,这些效益对大脑的健康和功能提升有极大的作用。

比如运动可以刺激生长因子释放,还可以刺激思维的运行、释放压力。

也就是说,当孩子动起来时,他的大脑就会变得更有效率、更清醒。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位生物学家,经过一系列实验得出过相关结论:

慢性压力和皮质醇水平的升高,都会以非常可怕的方式对记忆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营养食物、睡眠、运动进行改善。

所以你看,大脑不是“多肉”植物,要耗尽“水分”,才去补充“养分”。

提前为大脑储存能量,大脑粮草充足,才能让孩子有备无患、一往无前。

之前和几位鸡娃妈妈聊天,被他们孩子的KPI和日程表惊到。

想起我也曾有过一段这样的时间:给儿子的大脑戴上“紧箍咒”,让他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抑制发展”,指的是当个体在面对限制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限制自己进一步发展的行为或心理状态。

当大脑的信息被填满,就没有了自我发育的空间。

当孩子的大脑被塞满各种KPI、日程表,就仿佛是戴上了“紧箍咒”,会让他们启动防御机制,甚至产生自卑感和无力感。

看过知乎网友@李劼在问题“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小孩得抑郁”下的回答,深有感触:

他认为孩子大脑的发育离不开来自“意外的刺激”。

这个意外不是指对孩子的伤害,而是让孩子的大脑有“意外的时间”进行充分的休整,并且在一些真实的生活中去体验、去解决问题。

比如出门晚了,有可能迟到,孩子就要想办法怎么去应对老师,而不是让家长在群里直接帮他解释。

比如周末父母临时有急事出门,孩子就要自己规划怎么安排时间。

但在真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缺少这种“意外的闲”,反而经常像打螺丝一般地“忙”。

什么时候该背书包出门?什么时候要准时回来?每一步都被安排得十分紧凑。

没有足够的“意外”刺激大脑的发育,这才是孩子们大脑“忙而茫”的本质。

能被“留白”的大脑,才会激活聪明基因。

因为真实的成长,往往发生在生活的“缝隙”里。

儿子在上幼儿园时,他们班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推搡,导致其中一个小朋友的门牙被磕掉了两颗。

幸好那个孩子的年龄还小,掉的只是乳牙,如果是恒牙,后果不堪设想。

这件事情发生后,我觉得特别后怕。

我家是男孩,性格调皮好动,我很担心相似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他身上。

所以从那天开始,每天我都要反复叮嘱他不要和别人打闹,甚至禁止儿子和其他男孩玩。

可孩子之间相处,难免会有一些小打小闹,小磕小碰,正常提醒就好,草木皆兵,反而会矫枉过正。

因为我的过度担忧,儿子在幼儿园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啥朋友。

如今想来,虽然他长大后,没有了我的过度管束,有了新的朋友,但当初的那段经历,还是对他的社交能力有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有大量的科学数据表明,一个人的成长中,尤其是涉及大脑健康的部分,离不开社交关系。

因为人际关系的数量、类型、质量和目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脑的功能发育。

《逆龄大脑》中也提出过一项关于社交隔绝儿童的研究,发现从小社交隔绝的儿童健康状况,在20年之后明显差于常人。

孩子是在社交中,学会情绪管理、自我意识、社交技巧、社交界限的。

如果实在担心孩子在社交中出现意外情况,建议父母提前教会孩子这些社交规则:

1、尊重别人物品的所有权,不经过别人同意,不乱拿别人东西;

2、遵守游戏和社交规则,比如排好队、挨个来;不做危险的事,保护好自己也不伤害别人;

3、及时关注孩子社交时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给孩子做好情感支持和情绪疏导。

真空的世界,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只有接受了足够的“认知刺激”,孩子的大脑才能更好地完成发育。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说过:

当一个人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时,痛苦变成了他的存在方式。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在追踪了30万中小学生的现状后,发现很多孩子在科技迅猛发展的AI时代,很容易出现“四无现象”:

学习无动力、无兴趣;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意义。

这些孩子的口头禅通常是:“没意思”“无聊”“没劲”“就这样”……

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经常让自己迷失在无意义感中。

其实仔细回想,我儿子大约从五六年级开始,就开始经常说这些话。

只是当时我不仅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责骂他:

“你妈我一天比你累多了,也没像你这样天天喊累!”

“你们这些孩子,就是父母对你们太好了,才一天天搁这儿矫情!”

有网友发过一份美国心理学会关于《大学校园的危机》的报告,里面的数据显示:

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会觉得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无望,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过去一年被心情过度低落影响到了正常生活。

从脑科学角度来看,压力、恐惧、无助、迷茫……这些负面情绪确实会让大脑的负荷过载,甚至选择宕机。

作为父母,我们其实也很两难:既心疼孩子,又只能适应环境。

但也不是全无办法。

神经科学家亚当·加扎利博士认为,当一个人能过丰富积极、充满活力的生活体验时,大脑神经的可塑性会更强。

大白话理解:

当情绪压力过大时,孩子的大脑可塑性被抑制,就像“一头拉磨的驴”,会漫无目的地原地打转。

想要帮助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可以把试着这些作为突破口:

1、不要求孩子非要做到100分,刚刚好,就很好;

2、不把我们期待和以为的优秀标准,强加在孩子身上;

3、做好孩子的“情感容器”,接纳和允许孩子在父母面前的释放。

我们要相信,爱,一定是最治愈的力量。

神经外科医生桑贾伊·古普塔曾说过:

大脑的可塑性是双向的。

孩子的大脑会因为营养物质、运动、睡眠不足,没有“留白”,社交互动太少,无意义感的压力受到损伤。

但同时,我们做父母的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反向“对症下药”,让孩子的大脑和身心发育被修复,直至变得更健康!

正如那句话所说,童年没有撤回键,但父母永远有重启的机会。

真正有能量的大脑,是一步步被养出来的。

从今天起,从当下开始,我们一起守护好孩子,让他们的生命重新发芽……

与诸位父母共勉!

作者 | 牧青野,教育从业者,家庭教育指导师,青少年学习指导师,已出版《第一性原理学习法》。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首发10+15,李月汝征服美媒!全英语流利采访,打脸歧视她的教练

首发10+15,李月汝征服美媒!全英语流利采访,打脸歧视她的教练

嘴炮体坛
2025-06-25 10:54:31
王楚钦/梁靖崑获得美国大满贯男双外卡,王曼昱/蒯曼获得女双外卡

王楚钦/梁靖崑获得美国大满贯男双外卡,王曼昱/蒯曼获得女双外卡

直播吧
2025-06-25 15:33:34
“高考后才知道家里这么穷!”准大学生晒愿望清单,让家长心寒!

“高考后才知道家里这么穷!”准大学生晒愿望清单,让家长心寒!

知晓科普
2025-06-24 08:10:07
一家三口先后离世!提醒:冰箱久放7种食物,是癌症“帮凶”

一家三口先后离世!提醒:冰箱久放7种食物,是癌症“帮凶”

小蜜情感说
2025-06-14 11:00:34
台媒提出“一国三制”方案,设“中国台湾邦”,放弃“中华民国”

台媒提出“一国三制”方案,设“中国台湾邦”,放弃“中华民国”

老范谈史
2025-06-24 20:54:33
运动,是可以改命的

运动,是可以改命的

诗词中国
2025-06-23 16:58:36
巴基斯坦飘了,恭维夸赞特朗普的同时,顺便给中国出了两个难题

巴基斯坦飘了,恭维夸赞特朗普的同时,顺便给中国出了两个难题

特特农村生活
2025-06-24 21:14:34
“以伊冲突”的3个赢家,两个输家

“以伊冲突”的3个赢家,两个输家

史政先锋
2025-06-24 16:45:07
伟哥四兄弟: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和阿伐那非有何区别?

伟哥四兄弟: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和阿伐那非有何区别?

药师说健康
2025-03-14 22:58:05
一瓶飞天茅台月内跌近300元!专家:相信价格会很快恢复

一瓶飞天茅台月内跌近300元!专家:相信价格会很快恢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4:01:30
绿军节省2.38亿支出 包括近2.1亿奢侈税罚款 低于第二土豪线450万

绿军节省2.38亿支出 包括近2.1亿奢侈税罚款 低于第二土豪线450万

直播吧
2025-06-25 07:58:14
毛晓彤,化身卓玛,真的是最美卓玛了

毛晓彤,化身卓玛,真的是最美卓玛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06-25 11:34:06
梁家:中共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云南省政协原主席

梁家:中共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云南省政协原主席

前沿天地
2025-06-25 15:52:26
热搜第一!金价跌至6月以来新低!

热搜第一!金价跌至6月以来新低!

鲁中晨报
2025-06-25 15:12:16
《长安的荔枝》大结局:尽举国之力运来的鲜荔枝,只有袖儿和锦娘吃到了,皇帝和贵妃咋这么窝囊?

《长安的荔枝》大结局:尽举国之力运来的鲜荔枝,只有袖儿和锦娘吃到了,皇帝和贵妃咋这么窝囊?

快乐的小青瓦
2025-06-24 09:46:05
700人报名竞聘1个岗位,无笔试环节为何只安排4人面试,涉事公司回应

700人报名竞聘1个岗位,无笔试环节为何只安排4人面试,涉事公司回应

极目新闻
2025-06-25 12:28:43
逼走陈忠和,打压刘国梁,排挤郎平,89岁“体坛恶人”如今怎样

逼走陈忠和,打压刘国梁,排挤郎平,89岁“体坛恶人”如今怎样

八斗小先生
2025-06-24 16:27:02
世界首富马斯克语出惊人!他直言:“外界一直低估中国!”

世界首富马斯克语出惊人!他直言:“外界一直低估中国!”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6-24 23:52:04
2025年云南省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2025年云南省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界面新闻
2025-06-25 13:11:47
全是套路!小沈阳女儿官宣出道不到72小时,就被网友扒出3个大瓜

全是套路!小沈阳女儿官宣出道不到72小时,就被网友扒出3个大瓜

振华观史
2025-06-24 23:24:32
2025-06-25 17:20:49
十点读书 incentive-icons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
21776文章数 9655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好学生长大了为什么有自毁冲动?不是自毁是自救...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中国可以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中国可以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山西太原大妈,在NBA闯出一片天

娱乐要闻

向佐接机郭碧婷,全程无交流像陌生人

财经要闻

沪指创年内新高 这次真不一样了?

科技要闻

小米YU7已下线500辆展车 26日前运往全国

汽车要闻

乐高乐园x比亚迪官配曝光!儿童驾驶学校来了

态度原创

游戏
亲子
旅游
数码
军事航空

《解限机》公测前瞻直播速览 重塑机甲对战新纪元

亲子要闻

中国妈妈在荷兰,独自一人照顾宝宝的一天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小米首款小尺寸智能腕表”小米手表 S4 41mm 现身,明晚发布

军事要闻

伊朗总统:12天战争结束 重建工作开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