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揣着38美元闯美国,54岁娶24岁娇妻,却在59岁过劳而死

0
分享至

陈逸飞的名字,在中国当代艺术圈里,几乎是一个标志。他画《黄河颂》《踱步》,导演《人约黄昏》,又做模特经纪、品牌设计,一手打造出“逸飞”这块金字招牌。可就是这样一个在艺术、商业、生活上都拿得出成绩的人,在2005年春天,突然撒手人寰,年仅59岁。

他那时刚刚做完一场发布会,整个人还是干劲十足。结果没几天,因为突发胃出血住进医院,最终抢救无效。

他这一走,留给世人的,不仅是无数油画、电影、企业品牌,更是一连串未竟的梦想。

这就是陈逸飞,一个从宁波走出去,靠38美元撑到美国,最后让自己的画作在拍卖会上拍出1.49亿高价的男人。

他这辈子,像一幅构图复杂却色彩浓烈的油画,外表光鲜,背后全是刷子蘸颜料时的咬牙坚持。



38美元闯美国

1978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那时候,艺术圈不像现在这样商业化,一个画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而陈逸飞早在“文革”后期就凭借《占领总统府》等作品小有名气,但他没有止步。

1980年,他决定“出国深造”。出国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他当时身上只有38美元,这在今天可能连一顿日料都吃不完。但当时的38美元,几乎就是他全部的家当。

陈逸飞是那种认准一件事就不回头的人。他带着画作、几封推荐信,还有对西方艺术的向往,坐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那一年他34岁,年纪不算小,家里也不是富裕人家,全靠自己一步一步熬过来的。

到了美国之后的几年,可以说是他人生最苦的阶段。白天他要打工、跑画展,晚上就泡在图书馆、画室里。他自己说过一句话:“我不是画画为生,是为了活着必须画画。”这句话很真实,也很刺心。

不过他确实拼。四年时间,他拿下了纽约亨特学院的艺术硕士学位,还在西方艺术圈闯出了点名堂。他的画带着东方气质,题材又充满历史感,很快就在纽约画廊中被认可。他用的是油画笔,说的是中国人的故事。



功成名就之后,迎娶24岁娇妻

90年代末的陈逸飞,已经是圈内响当当的人物。画画赚钱了,电影也拍得有模有样,逸飞集团经营得红红火火。他不仅是艺术家,更是文化企业家。

就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宋美英。她原本是公司旗下的模特,模样清秀,气质温婉。据说刚认识的时候,宋美英只有二十出头,而陈逸飞已经五十有四。这样的年纪差在普通人眼里,是老少恋,但在陈逸飞这里,却成了一段动人的姻缘。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功成名就的大艺术家,会娶一个年轻模特?

可要我说,陈逸飞虽然是画家,但他骨子里是个浪漫主义者。他看重的,不只是年纪和外貌,而是那个女人是否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生活的慰藉。

从他后期的作品能看得出来,宋美英的面孔频繁出现在画布上,或是穿旗袍坐在红沙发上,或是倚窗望远,身影总带着一种“旧上海”式的柔情。有人说,他画的是“上海记忆”,但其实,那也是他自己理想的爱情样子。

结婚后,两人很快有了一个儿子。陈逸飞一边拍电影,一边照顾家庭,还不放弃画画。这种日子看上去风光,其实对身体是巨大考验。



外人只看到他风光的一面,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其实一直处于过劳状态

他的助理曾说,陈逸飞每天清晨五点多就起床,一直画到天黑,连吃饭都在画室里解决。有时还要跑项目、谈合作、管模特培训学校。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家公司,连喘息的机会都没留给自己。

2005年3月,一场模特服装发布会刚结束,陈逸飞便突然胃出血,被紧急送往上海华山医院抢救。那时候他还计划着下一部电影,还想为自己品牌拍一组视觉大片。他没想到,那天晚上竟成了他最后的谢幕。

有人说,陈逸飞是“为了理想拼到最后一口气”。这话听着浪漫,背后其实挺悲凉。他这一生太紧绷了,似乎从来不给自己松一下。



说起陈逸飞,绕不开《故乡的回忆·双桥》。这幅画让“周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夜之间成为“江南水乡第一镇”。

当时,远在美国的陈逸飞收到朋友寄来的周庄照片。他一下子被那种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画面吸引住了。他说:“这是我童年的记忆,我必须把它画下来。

于是他画了《双桥》,画面极具东方美学:灰瓦斜屋、石桥横卧,水面波光粼粼,一个撑伞的女人正缓缓走过桥头。画作完成后在美国展出,引起极大反响。

后来,这幅画不仅进入联合国总部,还成为中国油画的象征。

回国后,他还亲自前往周庄实地写生,帮助当地做旅游推广。他其实并没从中赚太多钱,却为周庄打开了知名度。今天的周庄旅游经济,有一半功劳可以归于他的那支画笔。



在很多人眼中,陈逸飞是画家,但他也是真的拍电影。

他拍《海上旧梦》,不是为票房,而是为了记录自己对老上海的记忆。他拍《人约黄昏》,还入围了戛纳电影节,虽然没拿大奖,但足以证明他的才华不仅仅局限于画布。

对陈逸飞来说,电影是会“动”的油画。他用镜头代替画笔,用人物走位描绘画面。他在电影中找到了延伸创作的自由,不再受画布尺寸的限制。

可惜的是,他拍摄的计划远未结束就离世了。很多项目停在草图阶段,成了“遗作”。

艺术家挣钱,很多人觉得是“变质”。但陈逸飞不这么看。他认为,艺术和商业并不冲突。“如果我的艺术可以推动一家公司发展,又有什么不好?”

逸飞集团就是这样诞生的。他把自己的审美注入品牌建设,做了模特公司,也做服装设计。那个年代,国内时尚界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他已经在搞“视觉品牌”的概念了。

他的审美和市场意识,是同步的。他做设计,也拍广告,还推时尚。这种艺术家,在中国是很少见的。他不是一味搞纯艺术,也不是完全为市场低头,他做的是两者的平衡。



他死了,画活着:一幅画拍出1.49亿

2005年他去世,艺术圈都在震惊:这样一个人,怎么就走了?那时,他才59岁,很多人还没来得及理解他。

可几年之后,他的作品陆续在拍卖会上创下纪录。《玉堂春暖》一幅画拍出1.49亿,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天价之作。

艺术市场是后知后觉的。活着时没人看懂,死后才被封神。陈逸飞也逃不过这个规律。

可他也不是为了这些才画画。他画的,是自己认定的“美”。不论是东方女性、旧上海,还是黄河滔滔,他的画永远充满故事性,不是单纯的“美术作品”,而是“叙事画布”。



回头看陈逸飞的一生,说是传奇,其实也很朴实。他靠天赋,也靠苦熬;他追梦,也不怕摔跤。

他娶了小他30岁的妻子,不是玩票,而是认真经营感情;他挣了上亿的钱,不是炫耀,而是用来继续创作。他是我们这个时代难得的“全能型”艺术家,更是那个“拼命三郎”的典范。

有人说:“钱还在,人却没了。”但对陈逸飞来说,可能不是“钱没花完”,而是“梦还没画完”。

他走了,可那些画、电影、照片和留下的品牌,像一盏盏油灯,一直照着后来人走下去的路。

参考文献:

陈逸飞艺术官网资料

《中国当代油画史》

陈逸飞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陈逸飞访谈录,《南方人物周刊》2004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重大突破!英国发明治秃神器,20天长出90%毛发!

重大突破!英国发明治秃神器,20天长出90%毛发!

趣味探索
2025-07-11 23:47:13
55岁窦唯已迁居阿那亚多年,骑电动车,买菜砍价,生活过得惬意

55岁窦唯已迁居阿那亚多年,骑电动车,买菜砍价,生活过得惬意

书雁飞史oh
2025-09-08 17:38:38
大V陈震自曝儿子在抖音商城被骗:商家教唆孩子借钱私下转……

大V陈震自曝儿子在抖音商城被骗:商家教唆孩子借钱私下转……

柴狗夫斯基
2025-09-16 11:52:24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新京报
2025-09-16 13:36:08
上合26国统一战线,卡塔尔感谢中方直言,话音未落,以色列对华宣战

上合26国统一战线,卡塔尔感谢中方直言,话音未落,以色列对华宣战

时时有聊
2025-09-16 20:57:21
浙江女子去非洲婆家,买8台苹果手机做见面礼,却连泡面都吃不起

浙江女子去非洲婆家,买8台苹果手机做见面礼,却连泡面都吃不起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5 15:26:51
全红婵马不停蹄离开暨南大学的身影,悄无声息践行了梁晓声这句话

全红婵马不停蹄离开暨南大学的身影,悄无声息践行了梁晓声这句话

行者聊官
2025-09-16 12:40:54
9月起企退丧葬待遇改新算法!遗属补助没取消,咋算、咋领说清楚

9月起企退丧葬待遇改新算法!遗属补助没取消,咋算、咋领说清楚

梦史
2025-09-16 12:02:12
纪实:25岁华裔女子遭男友强制塞高尔夫球,3小时后在痛苦中死去

纪实:25岁华裔女子遭男友强制塞高尔夫球,3小时后在痛苦中死去

谈史论天地
2025-09-11 14:59:38
诚意价!西媒:皇马计划冬窗4000万欧报价科纳特,红军很可能会放

诚意价!西媒:皇马计划冬窗4000万欧报价科纳特,红军很可能会放

直播吧
2025-09-16 18:49:10
本赛季还未进球!德媒:舍什科夏窗被推荐给拜仁,价格为7000万欧

本赛季还未进球!德媒:舍什科夏窗被推荐给拜仁,价格为7000万欧

直播吧
2025-09-16 19:15:05
“央视一哥”康辉,丁克一辈子,却在四十岁接到一通电话让他后悔

“央视一哥”康辉,丁克一辈子,却在四十岁接到一通电话让他后悔

有范又有料
2025-09-04 09:25:49
18岁盖帽三双惊艳全世界!场均5分打15年的他豪言要改变一代人

18岁盖帽三双惊艳全世界!场均5分打15年的他豪言要改变一代人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09-16 16:51:04
飞来横祸!杭州女子误踩化学品离世,孩子发文悼念,当地官方通报

飞来横祸!杭州女子误踩化学品离世,孩子发文悼念,当地官方通报

明月杂谈
2025-09-16 05:56:19
26张照片带你重新认识高市早苗

26张照片带你重新认识高市早苗

天真无牙
2025-09-16 16:54:45
以军坦克开进加沙城,内塔尼亚胡放弃以往所有政策

以军坦克开进加沙城,内塔尼亚胡放弃以往所有政策

山河路口
2025-09-16 23:34:46
佩通坦这一回真的赢麻了!为泰党战胜人民党,并取得压倒性胜利!

佩通坦这一回真的赢麻了!为泰党战胜人民党,并取得压倒性胜利!

南权先生
2025-09-16 12:25:04
程青松朋友圈曝光!刘晓庆力挺他,田海蓉资助他,黄晓明为他庆生

程青松朋友圈曝光!刘晓庆力挺他,田海蓉资助他,黄晓明为他庆生

叨唠
2025-09-16 01:37:15
乌克兰方面确认已消灭制造布查大屠杀的所有俄军士兵

乌克兰方面确认已消灭制造布查大屠杀的所有俄军士兵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8-30 16:26:27
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用户通过以旧换新购iPhone 17时首选京东

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用户通过以旧换新购iPhone 17时首选京东

手机中国
2025-09-16 18:06:21
2025-09-17 01:55:00
芳芳历史烩 incentive-icons
芳芳历史烩
人人心藏历史敬畏, 感激岁月馈赠
5134文章数 12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当孩子放下手机时,说明现实足够美好

《刺客信条:影》“淡路之爪”DLC试玩报告"/>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刺客信条:影》“淡路之爪”DLC试玩报告:故事还未结束 ROO...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