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波
陕西扶风人,现居广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增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行书创作部部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开学院书法专业教师,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师。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草书当代书写研修班成员。
出版有《常文波书法作品集》、《笔墨砥砺—常文波书法作品集》、2019年“广州青年书法十家”提名展、2017年“墨约海珠•素馨花咏”广州书法十人提名展、2015年在宝鸡市艺术展览馆——常文波书法个人作品展。
作品参展获奖
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梦两岸情”大型书画全球巡展 最高奖、第二届“赵树理杯”全国书法大展 、最高奖纪念邓小平110周年全国书法展 最高奖、“长城杯”全国书法展 最高奖、首届书圣全国书法展 最高奖(唯一一名)、“庐陵人文谷杯”全国书法展 最高奖、“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全国书法展 最高奖、第二届“海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最高奖、第三届“海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最高奖、首届东盟杯全国青年书法展 最高奖、神奇苗乡全国书法大展 最高奖、首届”辉煌中国杯”全国展 银奖、广东省第三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一等奖、“井冈红”全国手卷册页书法展 二等奖、“赵城金藏”全国书法展 二等奖、第二届“山阳书院杯”全国展 二等奖、中国西安碑林全国展 二等奖、全国书法小品展 二等奖、“凯歌杯”——中国书协会员 书法百家精品展 二等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田森杯”全国书画作品展 二等奖、“严寅亮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三等奖、首届“诗经杯”全国书法展 三等奖、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觉群杯”全国禅语楹联书法展获奖提名、第二届全国大字书法展、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孝行天下·埇桥杯”全国书法作品展、首届“章草杯”全国书法展第四届中国海丝书法展第二届、“同龢杯”书法展“文荣杯”、第二届草书大展第三届颜真卿奖全国书法展、首届“岭南白沙”奖全国书法篆刻展“、陕西省书法院奖”全国书法篆刻展、“红棉杯”广东青年书法篆刻展 、陕西省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三届全国知名书法家作品(手卷)邀请展、全国青年书家小品邀请展、明博杯全国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乙未金秋-相约汝州”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中国梦·双拥情”全国书画作品井冈山邀请展、黄河金三角“浩嘉杯”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中华古缯国文化苑第二届书法邀请展“龙藏寺杯”全国楷书邀请展等……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作品
澄心定志 气宇轩昂
文|翟功印
两仟年初,余因文字专长执编辑事于郑州,时有机会便返里探亲,在家逗留期间,每为同学杨金春延至其校,有爱生氏常名文波者,眉目秀朗,言辞谦逊,在杨君引荐下持作请教,余眷其于书道上恋之笃甚,倍赞而励焉。数年后,余辞职归乡,与同好创建县书协,杨君擅治印,遂交往日密,每言常,喜色形诸于颜,余见其习作却有长进矣。因其申请,亦出于勖勉,余吸纳他为县书协会员,此乃百余号人中止年轻者,况身为学生。此时文波已由杨君业下读完初中升美阳高中,且临近高考,而文波抽空频有拜访,于是乎对其书法学习渐增关注。
文波根心聪颖,静默好悟,日修功课,夜握毫管,临习创作,从不间停。功夫下到,苍天不负,未几,便以优异成绩被河北美院书法系录取,大鹏展翅,一路抟扶而上,恃乎者曷?究其竟,其志向之明确也,用心之精一也,取法之合道也,转益之多师也。自前年以来,文波每自美院归,或自家向美院去,定一人或携好友到县城与我谋一面,有时为准备参展作品,备多幅征我意见来选定;有时兴来展纸挥毫后,恳请我指正之辞;有时什么亦不为,只是说想来看看我,一起坐坐,聊聊,余以清茶淡饭相待,或适逢豪友盛情宴请,便将之痛饮一番。每每于谈笑挥洒间倏忽一日,倒不觉时光逝之遽哉!由斯乎,余于文波之交情逐日加深,于文波之厚望超出同侪。
始自去岁,洎乎日前,其书作已多次入省展、国展,并获大奖,年纪轻轻,就取得国家书协会员资格,为己争荣,为校争光,亦为扶风人添彩,实实难得!岂不大赞大庆乎?盖闻读书从易晓处入来,至蕴奥处则渐可涣然冰释,引以为学书者,读帖临帖亦然。同仁尽知,当今学者,大都自真书隶书入手临写,至形神兼备功底扎实之后方可习行再草。六书为体,草法最奇,而文波知难攻难,矜虎胆而无怯色,越真行而直趋大草,痴心醉迷,豪情奔放,纯任自然,不可思议。目导心追,远溯伯英右军点画发端之规矩;手随意运,尤钟张颠怀素字法取势之风神;笔与纸磨,更融会枝山章法错落之情致;墨妙留声,又悟出觉斯涨墨渗染之化境。
孙过庭《书谱》云:“草贵流而畅。”观文波伸纸濡毫,澄心定志,气宇轩昂,落笔时通身之力齐赴毫尖,恍若坠石震谷,昆刀切玉,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轰轰然,当当然,戛戛索索。沉稳处雁印平沙,鱼跃深渊;轻盈处玉女拂袖,游丝萦汉;雄壮处,岩岫耸峰,旌旗列阵;俊放处怒猊抉石,渴骥奔泉。藉一管之奥妙,使转而结体,点画以怡情,或劲速,或淹留,随情绰态,审势扬威,刚柔相济,摇曳多姿,大彰草法之魅力。倘观者能以俯眺眼目赏之,则见丘岳布地,网点密织,远近高低,差池林立,时而有游雾崩云,时而有蝉翼掩素,令人炯然决眦,激荡胸襟。文波作字,初视疑嫩,细览已有几分老气,世所谓少年老成者,或许如此!
然哉,文波毕竟学生,年齿尚轻,功力学养最多十载,而恰值青春,风华清靡,书海无涯,前程广远,尚待专研大草间再能博习诸体,一旦谋猷谙练,学识宏深,气体充和,筋力强健,必定会标格雅秀,渐臻佳境,攀上巅峰,是为祝!
2015年五月初五晨于北庵书屋
本文作者:翟功印,陕西扶风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暨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扶风县政协常委,扶风县文联副主席,扶风县书法家协会主席。
道风南来
180cmx40cm
2024年
我的学书之路
文|常文波
从记事起,家父就爱写爱画。上世纪70年代末,他参加高考时有心报考西安美院学习画画,却因一些原因最终未能如愿。听父辈讲,那时候乡里人觉得画画并非正业,不是啥正经事……
小时候,受家父影响,我与兄长开始学习书法。北方的院子宽敞,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常以水为墨,在院落的水泥地上用毛笔沾水临摹柳公权、颜真卿的字帖。回想起那个阶段,年纪小我虽不懂书法的门道,却满心喜欢。但凡遇见街边门头的毛笔对联、匾额,总会多看几眼,还用铅笔将字形仔细勾勒在本子上,回家后揣摩摹写。现在想来,那时的描画或许形似,却因随性而为、不得要领。
初中开始,我有幸跟随杨金春、翟功印两位老师学习书法,同时又随王永健老师研习中国画与素描速写,由此打下了传统笔墨的基础。高中暑假,我毅然踏上前往河南洛阳的火车,跟随朱雷刚老师学习书法。在诸位恩师的悉心指引下,我对书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与兴趣。
后来考入美院后,在系统的书法篆刻专业培养下,我沉浸于历代碑帖的临习之中,下了不少功夫,也熬了许多夜。经年累月浸染于经典法帖,如今运笔落墨,每一笔都力求追本溯源,同时也在古帖中探寻能触动笔墨的元素。
书法的本意是表现真我的情感。创作时,我也喜用整张大白宣,以浓墨恣肆挥洒,以求达情尽兴。心中的万千丘壑,化作素纸上笔墨的偃仰、盼顾、转合。浓墨力求神凝韵厚,湛湛如小儿目睛;辅以淡墨、枯墨,增加淡雅空灵之感。通过墨色与线条的组合,让作品在空间上聚散相宜、张弛有度。随着临摹与创作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对书法技法的认知逐步深化,个人的审美意趣与艺术见解也悄然浸润于笔墨之间。作品中,我力求在遵循传统法度的根基上,探索书法艺术最本真的表达方式,也深刻体会到古人所言“初谓未及,中则过之”的深意。
艺术表现需要胆量与探索,阶段性的写意尝试虽有得有失,但我始终相信,对笔墨最真实的感受,应该是离自己最近且最纯粹的……
学书之路漫漫,努力就好!
作品欣赏
藏书聚德联
108cmx15cmx2
2024年
我善养浩然之气
60cmx10cm
2024年
仪凤金书联
180cmx35cmx2
2025年
苦笋帖
180cmx50cm
2024年
鲸岛羊城联
360cmx50cm×2
2024年
六宜楼听雨同金江声作
180cmx97cm
2019年
汉书秦鉴联
180cmx40cmx2
2019年
食鱼帖
60cmx38cm
2024年
与有从无联
136cmx18cmx2
2024年
节临离洛帖
180cmx43cm
2022年
次韵章季常题石鱼研屏
170cmx68cm
2024年
主 编
猪大人
出 品
黔艺空间
来 源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通 讯
微信 : QYqianyikongjian QQ : 3100720399
支 持
雅昌艺术网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腾讯新闻 阿里文娱 360浏览器 UC浏览器 惠头条 书艺时空
黔艺空间由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联合创办,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艺术名家工作室、书画图文装帧设计、艺术教育、艺考动态、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文房四宝、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包括艺考动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高校艺术交流、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