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认知里,校园爱情往往充满着纯真与美好,然而,北大 “牟林翰案” 却如同一记重锤,无情地击碎了这种美好的幻想,将一段充满虐待与伤害的扭曲关系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天之骄子的相遇
故事的主人公牟林翰,是北京大学 2015 级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在校期间,他可谓是风云人物。担任过北京大学学生会副主席、校团委文体部副部长、院学生会外联部长等诸多重要职位,还曾被评为 2015 - 2016 年度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并且成功入选北京大学 2019 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公示名单。
其家庭背景也颇为优越,父亲牟毅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分行行长。
而被害人陈某某(化名包丽),同样优秀,她是北京大学法学院 2016 级的学生,在北大学生会担任文艺部部长。两人因学生会的工作而相识,彼时,牟林翰作为分管文艺部的副主席,与包丽属于上下级关系。
在频繁的工作接触中,他们逐渐熟悉起来,之后,包丽在竞选学生会副主席时,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恋人。
这段恋情在最初,或许和许多校园情侣一样,有着甜蜜与浪漫的开端,旁人看来,也是一对郎才女貌、令人艳羡的组合,却未曾料到,这段感情最终走向了一条黑暗且令人痛心的不归路。
甜蜜恋情背后的阴霾
2018 年 8 月,牟林翰与包丽正式确立恋爱关系,从那之后,他们开始了同居生活。起初,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但自 2019 年 1 月起,事情发生了急剧的转变。
牟林翰开始纠结于包丽的过往性经历,这个心结让他的态度发生了 180 度大转弯。他仿佛变了一个人,多次逼问包丽性经历的细节,一旦包丽有所回避或者回答不能令他满意,便会引发激烈的争吵。
在两人的聊天记录中,充斥着大量不堪入目的言语暴力。牟林翰嫌弃包丽不是处女,用各种恶毒的语言辱骂她,诸如 “你不是一个好女孩,简直太脏了,看到你就恶心” 之类的话语频繁出现。
不仅如此,他还向包丽提出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违背公序良俗的要求。他逼迫包丽拍裸照,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羞辱她;要求包丽在身上纹 “我是牟林翰的狗”,以此来满足自己病态的控制欲;甚至提出让包丽先怀孕再流产,并留下病历单,以及做绝育手术等极端且残忍的要求。
面对牟林翰的种种过分行为,包丽并非没有反抗过。她曾多次提出分手,试图摆脱这段充满痛苦与折磨的感情。
然而,牟林翰却以自杀相威胁,一次次地让包丽心软,最终未能成功分手。在这段感情中,包丽逐渐失去了自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绝望之中,精神状态也变得越来越差。
悲剧的一步步逼近
在牟林翰长时间、高频次、持续性的辱骂和精神折磨下,包丽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开始出现极端行为。
2019 年 6 月 13 日,在与牟林翰的又一次激烈争吵后,包丽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与绝望之中,她选择了割腕自残,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痛苦。然而,即便如此,牟林翰并没有停止对她的折磨,依旧不断地纠缠她。
8 月 30 日,悲剧再次上演。包丽在与牟林翰争吵后,吞食药物企图自杀。这次,牟林翰将她送至医院,医院紧急采取了洗胃等救治措施,并且下发了病危病重通知书。然而,这一系列的事件并没有让牟林翰有所收敛,他对包丽的精神虐待仍在继续。
2019 年 10 月 9 日中午,包丽与牟林翰再次发生激烈争吵。这一次,包丽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她独自外出,入住某公馆房间后,服用网购的药物自杀。
当日 16 时 19 分至 22 时 30 分,牟林翰在发现包丽失联后,才开始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寻找她,直到 22 时 55 分,才将包丽送至医院救治。但此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经过长时间的抢救,2020 年 4 月 11 日,包丽经救治无效死亡。
经鉴定,包丽符合口服药物中毒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一段充满虐待的感情中消逝了,留给家人和社会的,是无尽的悲痛与反思。
法律的裁决与争议
包丽的离世,让她的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在整理包丽的遗物时,其母亲发现了她与牟林翰的聊天记录,这些记录中的内容让包丽母亲震惊且愤怒不已。
她无法想象自己的女儿在这段感情中遭受了如此非人的折磨,于是,她毅然决定将证据交给相关部门,希望法律能够还女儿一个公道。
2020 年 6 月 9 日,牟林翰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经过漫长的调查与审理过程,2023 年 6 月 15 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牟林翰涉嫌犯虐待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
法院经审理认为,牟林翰符合虐待罪中的犯罪主体要件。牟林翰与包丽不但主观上有共同生活的意愿,而且从见家长的时点、双方家长的言行、共同居住的地点、频次、时长以及双方经济往来支出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客观上二人已具备了较为稳定的共同生活事实,且精神上相互依赖,经济上相互帮助,二人的婚前同居关系应认定为虐待罪中的家庭成员关系。
从辱骂的言语内容、辱骂行为发生的频次、时长、持续性以及所造成的后果而言,被告人牟林翰对被害人的辱骂行为已经构成虐待罪中的虐待行为,且达到了情节恶劣的程度。
在被害人精神状态不断恶化,不断出现极端行为并最终自杀的进程中,被告人牟林翰反复实施的高频次、长时间、持续性辱骂行为是制造包丽自杀风险并不断强化、升高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与被害人的自杀身亡这一危害后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最终,法院以虐待罪判处被告人牟林翰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同时判决被告人牟林翰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蔡某某(被害人之母)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 73 万余元。
然而,一审宣判后,双方均提起了上诉。包丽母亲认为判罚太轻,她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女儿,无论怎样的判决都无法挽回女儿的生命,她希望能够为女儿争取到更公正的结果。
而牟林翰的母亲则称儿子无辜,她难以接受自己的儿子被认定为有罪并受到刑罚。2023 年 7 月 25 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牟林翰虐待刑事附带民事上诉一案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起案件至此在法律程序上落下帷幕,但它所引发的社会讨论却从未停止。
案件背后的社会思考
这起案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社会反响,不仅仅是因为它发生在备受瞩目的北大校园,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在亲密关系中普遍存在却又常常被忽视的精神虐待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像牟林翰和包丽这样的案例或许并非个例,许多人在恋爱关系中可能也正在遭受着不同形式的精神折磨,却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默默忍受。
从这起案件中,我们也应该反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在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方面的不足。我们需要让年轻人明白,健康的恋爱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和关爱的基础之上,任何形式的控制和虐待都是不可取的。
同时,当在恋爱关系中遭遇精神虐待等问题时,受害者要有勇气寻求帮助,及时止损,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对于旁观者来说,当发现身边有人可能正在遭受类似的痛苦时,也应该伸出援手,给予关心和支持,或者帮助其寻求专业机构和法律的帮助。
北大 “牟林翰案” 已然成为一个警示,提醒着我们要时刻关注亲密关系中的精神健康问题,让法律的阳光能够照进每一个角落,杜绝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