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员流动与病媒传播格局的演变,许多原本较少关注的传染病再次成为公共卫生的重点防控对象。黑热病(又称利什曼病)便是其中之一。尤其在中国西部边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密切的背景下,黑热病的输入与本地传播风险不容忽视。
为提升专业防控能力,打造更加高效、安全、系统化的培训机制,“黑热病防控虚拟仿真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融合3D建模、交互式操作、实战化模拟等前沿技术,为黑热病防控带来了革命性的教学体验与实操能力提升。
![]()
一、黑热病流行病学概况
黑热病是由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该病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我国以甘肃、四川、新疆等地为历史重点流行区域,近年来也出现零星散发病例,输入性感染案例在沿海及口岸城市逐渐增多。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长期发热、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因而又被称为“致命的忽视热带病”。
二、诊断方法与监测手段
黑热病的诊断包括:
病原学检查:骨髓或脾脏穿刺找原虫,是确诊的“金标准”,但创伤性较强。
血清学检测:如rK39抗体检测,适用于快速筛查。
分子诊断方法:PCR技术可检测微量原虫DNA,敏感性高。
临床辅助检查:如B超、血常规等配合判断患者脾肿大、血象变化。
监测手段包括:
重点地区白蛉密度调查与分类监测
疑似病例流调与接触者追踪
输入性风险国家回国人员的筛查与预警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整合与预判建模
![]()
三、虚拟仿真系统赋能黑热病防控培训
传统黑热病培训存在操作门槛高、样本获取难、实战演练匮乏等问题。虚拟仿真技术则打破空间、资源与安全限制,提供高效、系统、直观的培训环境。
1. 场景化教学,提高实战感知
通过构建真实仿真的疫区村庄、白蛉活动环境、临床接诊流程,让学员模拟流调入户、白蛉监测、病例分析、诊断判读全过程,全面掌握从发现到干预的关键步骤。
2. 虚拟实验与操作练习,保障安全高效
在仿真平台中,用户可进行骨髓涂片检测、白蛉解剖识别、抗体快速检测操作等关键技能训练,无需实验室实际样本,零风险、多场景重复练习,快速积累操作经验。
3. 智能化评分系统,辅助教学管理
系统可对学员操作流程、判读准确率、决策路径等进行量化打分,助力教师精准掌握学习效果,实现“智能考核 + 个性反馈”。
4. 跨部门协作模拟,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支持模拟边境海关、医疗机构多角色联合应急演练,提升跨机构、跨专业联动能力,真正实现“平战结合”。
![]()
推动黑热病防控现代化,虚拟仿真是“加速器”
在公共卫生领域,防控永远是“跑在疾病前面”的智慧。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不仅降低了防控培训门槛,更以科技之力增强了全行业的应对能力。黑热病防控虚拟仿真系统,正是连接技术与实战的桥梁,并且成为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传染病防控体系。
加入我们,共创数智医教未来!
山东艾克斯尔数字科技,以AI+XR为核心,服务教育、服务培训。
技术合作 | 案例咨询 | 定制开发
官网:www.sdxrszkj.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