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滚滚 使命必达
——武警警官学院警卫勤务大队文职驾驶员群体素描
■姬一鸣 宋恒烨
武警警官学院警卫勤务大队汽车中队文职人员检查维修车辆。(郑强摄)
“那年朱日和演习场上,新型装甲车引擎轰鸣,扬起漫天黄沙。如今,鼓角争鸣已经远去,但回声仍萦绕在我的脑海里。”4月下旬,武警警官学院警卫勤务大队汽车中队组织“安全驾驶大家谈”活动,驾驶员、文职人员何鑫与大家分享成长经历,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特种车辆驾驶技巧。
“带着荣誉来,更要创造新的荣誉。”何鑫介绍,在该中队,像他这样退役后加入“孔雀蓝”队伍的驾驶员还有几十名。他们的履历丰富,大多经历过重大任务的锤炼考验。
作为学院运输保障的重要力量,该中队承担物资运输、应急保障等任务,责任重大。每个工作日,何鑫都会一大早对车辆进行全面“体检”——哪怕对车辆和路线已经十分熟悉,他仍按照流程,仔细检查轮胎气压、管线等,没有丝毫马虎懈怠。
“筑牢安全防线需要每一名驾驶员忠诚履职,把该尽的职责尽到位、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抓的工作抓落地。”采访中,维修室不时传来金属零件碰撞的声音,那是文职人员蒋心手持扳手,正对故障车辆进行检修。
蒋心还记得,有一年隆冬时节,中队受领物资前送任务。凌晨接到命令后,他第一时间赶到车库检查,发现一辆运输车因低温启动困难。他二话不说钻进车底,拆卸检查蓄电池保温套、为油箱加温,在部队集结前完成车辆发动。
除了日常工作,运输保障训练也是驾驶员的必修课。他们不仅要学习掌握军事交通信息,熟悉保障区域交通条件,强化行车路线图判读能力,还要加强复杂道路、特殊天候条件下驾驶和车辆常见故障诊断排除等技能训练,全面锤炼综合素质。
最大限度发挥装备效能、从严锤炼人员保障技能,才能更好适应战场变化,在突发情况时拉得出、顶得上。一次执行抗震救灾任务,驾驶员、文职人员朱相宇连续数日驾车长途机动,困了就用凉水洗脸或吃口辣椒提神,到达集结地点时双脚浮肿,双眼布满血丝。“那时候我只想着尽快完成任务,为救援争取时间。”说起这些,朱相宇眼神坚定。
采访结束,晨曦微露,城市尚未完全苏醒,武警警官学院营区内响起熟悉的引擎轰鸣声——10余辆军车整齐列队,身着迷彩服、头顶“文”字帽徽的驾驶员整装待发,即将开始新一天的运输保障任务。
(本文刊于5月7日解放军报文职方阵版)
总 编:刘明勇 熊先浩
主 编:王 超
责任编辑:姬一鸣
执行编辑:张嘉家 姚乐恒
本期编辑:姬一鸣
本期校对:项正宇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