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花花
86岁,意味着什么?
对于宋世雄来说,86岁意味着坎坷而灿烂的过往和对儿女无尽的牵挂。
从不会开口的“失语儿童”到体育界的“金话筒”。
宋世雄的人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充满着不可思议。
年轻时他是著名的央视名嘴、“播音三巨头”之一,而如今耄耋之年的他,却只能和妻子两人守着冷清的四合院。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儿女成才之后却又为何不在身边?
一、和妻子的相知相守
1960年,宋世雄经宣武区团委推荐,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破格录取,成为张之的助手。
但因为自己非科班出身,专业上多有不足。
于是常常向播音部的同事请教,其中请教最多的当属毕业于北京播音学院的钟瑞。
开始时,二人仅仅是工作上的联系,钟瑞也只是在业务上帮助宋世雄。
直到一个星期天,宋世雄在张之家意外的遇见了钟瑞,张之盛情邀请二人一起吃饭。
在饭桌上,张之免不了夸赞自己的得意门生宋世雄,这才给钟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后,宋世雄便向这位才貌双全的姑娘表白,二人正式在一起。
然而一切并没有那么顺利。
钟瑞的父母并不看好宋世雄,他们认为宋世雄家境贫寒,学历低,而且身形偏瘦看起来弱不禁风。
但是宋世雄并没有因此退却。
他每个星期天都会去钟瑞家,去了就帮忙干活,打扫院子、清理烟囱、搬煤球等。
随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钟瑞的父母看他特别勤快踏实,虽然比较瘦但是也没生过什么病,便同意了。
1965年,两人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虽然这时二人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只有一间9平米的房子,连家具什么都是借钱买的。
但两人从不抱怨,忙的时候一起努力发展事业,空闲了就一起去茶楼戏院喝茶听曲儿。
有了儿女之后,家里多了几分热闹,但生活也更加拮据。
因为宋世雄之前没能完成学业,他便竭尽全力支持儿女学习。
和天下大多数的父母一样,为了给儿女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二人也开始省吃俭用。
让人羡慕的是,他们的儿女也不负期望,成绩十分优异。
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掀起了一场留学热潮。
他们夫妻也不例外,很赞同儿女出国留学。
随后,女儿经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加拿大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便远赴加拿大进行学习。
之后的求学生涯里,他们的女儿表现也十分优异,毕业之后便留在了加拿大工作,成为了一位主持人。
他们的儿子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赴美深造,成为了一名工程师留在了美国。
之后的日子里,一双儿女都在国外站稳了脚跟,事业也风生水起。
随着儿女成年,也都曾想让父母去国外一起住。
但两人去过几次后便不愿再去了。
于他们二人而言,北京的老房子以及茶馆戏院才是其根之所在。
之后二人也总是收到儿女的信件,哪怕现在也经常和儿女打电话通视频,但难免还是会内心空落落的。
如今已经86岁的宋世雄和自己的发妻钟瑞定居北京的老房子里,相互陪伴。
在他的青葱岁月里,又有着怎样的辉煌往昔呢?
二、解说的成名之路
1960年,宋世雄踏入了中央广播电台的大门,跟从张之学习播音。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办。
此时张之的搭档嗓子突发状况,台里领导遂让宋世雄替补上阵。
4月6日,在张之的鼓舞与配合下,宋世雄完成了自己的首次解说转播。
随着宋世雄在解说界的初露头角,之后便开启了自己长达几十年的解说生涯。
但好景不长。
1976年的一天,因转播原因,宋世雄要去基层播报群众性体育活动,电台要求全员在办公室待命。
彼时,宋世雄的儿子年仅两岁,而妻子又重病在床,下不了地。
他先是给妻子煎好药,然后煮好牛奶给儿子喂完,才匆匆赶到单位。
但还是迟到了一小会儿,领导便以“消极怠工”的名头直接停了他的工作。
这一停便是一两年。
直到1978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将军在接见喀麦隆体育代表团时见到了当时的体委主任王猛同志,问道:“近来为什么听不到宋世雄的声音了?”
王猛主任回答道:“听说他好像有点错,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
随后王震将军又说道:“有什么了不得的错?尽快让他出来转播。”
之后宋世雄才又回到了解说的席位上。
就在这年,宋世雄被派到曼谷解说第八届亚运会,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派体育解说员到国外进行体育转播。
同年,宋世雄又解说了第十一届世界足球杯,他的解说更是成为了广大球迷对足球的初印象之一。
1981年,女排世界杯的赛场上,中国女排首次杀出重围夺得冠军,这也是女排五连冠的开始。
宋世雄为这场比赛做了诸多准备。
他提前数日翻阅资料,熬夜观看比赛录像,甚至将每个队员的习惯动作都牢记于心。
中国女排夺冠那一刻,他解说的声音传遍了千家万户,成了无数人记忆里的高光。
自那之后,宋世雄的名字便成了中国体育的活标志。
1984年宋世雄被调入中央电视台,之后他的事业更是突飞猛进。
他先后担任历届奥运会及各项重大赛事的解说2000多场,主持各类文艺晚会200余场。
在宋世雄退休之后,他的解说依旧是体育解说界的标杆。
2021年,82岁的宋世雄再次受邀解说奥运会,他的声音一出,好多人都说这是自己童年的声音。
2024年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他还录了一段视频,为中国奥运加油,为女排加油,声音还是那么有劲儿。
面对现在已经86岁但声音依旧充满活力的他,谁又能想到这个体育界的“金话筒”,在年幼时竟是一个“失语儿童”呢?
三、成长路上的几番波折
1939年,宋世雄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的一个小村庄。
但一直到5岁那年宋世雄还不会说话,他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药都吃了无数却没什么作用,他更是一度被邻居当成哑巴。
直到6岁那年,宋世雄在玩耍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疼得他直接喊出了“妈妈”。
他父母顿时高兴的眼泪都掉了下来。
宋世雄家居住在北京的一处狭窄四合院,会说话后便一直留在北京上学。
五十年代初,14岁的他听广播时对当时正在解说一场足球赛的张之的声音念念不忘。
随后更是在课间学着张之的腔调讲话,在放学后更是对着墙角念自己的课本进行练习。
15岁那年宋世雄偷偷溜进一场比赛的现场,观摩了张之工作的全过程。
回家之后便写信给张之,表达了自己对解说的向往和对张之的夸奖。
出乎意料的是,张之在收到此信后,也给宋世雄回了信,激励宋世雄好好学习。
随后二人便成为了笔友。
对宋世雄来说,张之照亮了他的播音之路。
在之后的日子里,宋世雄一直努力学习希望能考上北大,追逐自己的梦想。
但命运总爱捉弄人。
高考前夕,宋世雄感染了肺结核,他高考的路断了,自己的播音梦也碎了。
但这些并没有彻底击垮他,毕业后他在街道团委工作时,也从未放弃自己的播音梦。
他总是在闲暇之余独自一人练习着各种播音技巧,梦想从未远离。
1957年,他将一场自己解说公社篮球赛的录音带寄给了张之,还得到了张之的认可。
1960年,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曙光。
就在这年,宋世雄经宣武区团委推荐,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破格录取,开启了自己绚烂的解说生涯。
结尾
回顾宋世雄的一生,虽然波折不断,但也有不少高光时刻。
宋世雄顽强坚韧的性格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才有了后来功成名就的自己。
对于如今86岁的宋世雄来说,虽然儿女都定居国外,自己和妻子两人居住北京,但有妻子相伴,每一天也都过得很充实。
信息来源:
宋世雄.宋世雄自述-我的体育世界与荧屏春秋.作家出版社.199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