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的电器大王,从200万起家到赚4个亿,10年财富翻了200倍,尽享荣华富贵。
但在关键时刻却被妻子扫地出门,给他留下的只有2000元现金和4亿的负债。
一下陷入困顿的他养不起老母亲,自己也只有和女友在出租屋蜗居,生活跌入谷底。
而如今他却要做罗永浩第二!
他是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如此传奇的经历?他真能成为罗永浩第二吗?
01 富二代的另类成长
故事的主人公叫王银达,曾是浙江赫赫有名的电器大王。
1972年,王银达出生在浙江慈溪的一个干部家庭。
父亲虽然是干部,但很有经营头脑,在改开春风刚在神州大地吹拂时,就出来经商了。
1980年代,王银达的父亲就已成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中的那部分人,而且在当时万元户都牛的不行的时候,已挣得百万资产,成为远近闻名的“王百万”!
后来王银达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也毫不掩饰地表示:自己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过得自由自在。
但作为富家子弟的王银达,从小就不喜欢一件事,那就是读书。而这也成为网友评价他做企业必然失败的原因,后面再表。
虽然不喜欢读书,但学还是要上的,俗话说,无事生非,不读书总要干点啥吧,于是在学校的王银达就喜欢上一件是,那就是——惹事,很快他成了当地出了名的“小混子”。
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当然不敢将事业直接交棒给他,当然此时的王银达对经商也压根没有兴趣。
于是,在王银达高中毕业时,父母做出了一个决定,把这个调皮捣蛋的儿子送去当兵去。
都说军队是个大熔炉,还真别说,到了军营,王银达一下就变了,从前的浪荡公子很快变成了举止得体的兵哥哥。
1993年退伍回来,王银达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做事稳了,对人也好了,他在父亲的工厂里帮忙,很快便娶妻生子。
至此,子承父业已基本没有悬念。
不过,家里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变了这一顺理成章的发展轨迹。
02 创二代惊艳登场
1997年,王银达25岁那年,王家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分家。结果王银达分得了200万元和10多亩地。
那会儿,200万已经贼多了。要放在当年浪荡公子的时候,拿到这么多钱,他很可能就去浪了。
但此时的王银达既有了自己的小家,同时也帮着父亲做事的过程中,他对做生意也有了兴趣。
于是,拿到这笔钱后,王银达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单干,要自己创业。
而且,创业的方向很明确,生产电风扇。
原来,当时的中国家庭已渐渐富裕起来,再加上很多农村也都通上了电,对电风扇的需求很大,而浙江慈溪又是著名的电器之乡,尽管生产电风扇要不少零器件,但在这样一个如此产业扎堆的地方,要弄齐这些东西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而且成本也不高。
王银达很相信他的商业眼光。
果然不出他所料,电风扇生产出来后,卖得很好。几万台风扇一下子就卖没了,这让他更加自信:电器种类那么多,既然电风扇能玩转,那何不再多生产几样?
想了就干!王银达迅速把产品扩展到取暖气等其他小家电,生产规模扩大了很多,甚至还逐步涉足了洗衣机和电冰箱等大家电的生产。
就这样,从1997年到2007年,才10年,王银达把200万元变成了4亿元,翻了200倍。35岁的“少帅”已经远超他的父亲,成为慈溪当地数一数二的企业家,大家都叫他"电器大王"。
成了巨富的王银达也开始更注重个人排面和生活品质,他买衣服基本都是万元起步,一件西服就花16万,在意大利专门私人定制;他时常去国外进行高端旅游……
而且富了以后王银达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穷玩车富玩表”,他偏偏非常喜欢车,1998年就买了当年的“排面车”桑塔纳,1999年买了别克,2000年以后更是陆续开启买买买模式,先后购入S级奔驰、宝马760和保时捷Caynene Turbo S等一众豪车。
“我个人逐渐膨胀,生活也变得奢靡,花钱开始大手大脚起来。”王银达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
当然王银达并没有“玩车丧志”,相反他在经营上更有斗志。
2008年,王银达更是来了个大动作,他要投资8亿元干一票大的——建设达能产业园。
这个园区规模相当了得,仅占地就有300多亩地,建起来后厂房面积有35万平方米,自用绰绰有余,还能容纳进另外几十家企业同时在里面生产经营。
眼见着这位“电器大王”又要加冕一个“厂房大王”的称号。
但是,世上没有常青树,就在大家都以为他会越来越牛的时候,王银达的生意却开始走下坡路。
03 沦为“欠债大王”
原来,成功后的王银达,开始让亲戚管公司。他把财务大权给老婆当财务总监;小舅子当厂长,管生产;其他亲戚也被安排在采购、销售、售后等重要部门。
这种管理方式,在中国的家族企业中很常见,但它就像个定时炸弹,迟早会出事。
采购部门的亲戚为了拿回扣,买劣质零部件冒充好的,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消费者开始对达能电器的质量有怀疑,退货贼多,品牌名声变差了。
当王银达发现问题想查账时,老婆却不配合,不让他看公司财务情况。王银达意识到自己被架空了,但因为是家族企业,他没有采取强硬措施,这一犹豫不要紧,却为后来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首先投入8亿元建设产业园这事就很快出了问题。
原来当时做此决定,是王银达基于2009年国家推出"家电下乡"政策,想借政策红利让达能业绩再上一个更大的台阶。
信心满满的王银达当时除了拿出自己赚的4亿元,投下的8亿元中有4亿是向银行贷的款。
但是,2013年"家电下乡"政策结束了,家电市场逐渐饱和,产能过剩问题出现了。
同时,互联网经济兴起,实体经济出现拐点。达能集团的产品开始滞销,收入增长慢了,而银行贷款却需要按期还,企业资金链开始紧张。
而接下来更让王银达难办的事情又出现了。
2014年,王银达出轨的事情被抖搂了出来。
妻子以此为由提出离婚,并利用财务总监的职务,转走了公司账上所有钱,只给王银达留下了2000元现金。
离婚后,王银达面临着近4亿元的债务,却没有钱还。因为发不了工资,达能集团的生产线被迫停产,曾经辉煌的产业园也被法院拍卖用于抵债。
祸不单行就完了,不!对王银达来说,还有雪上加霜等着他。
2017年,他因为涉嫌骗贷款被有关部门抓了,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执行。
即使在缓刑期间,王银达的日子也不好过。他欠供应商8000万元,供应商们轮番上门要债,有些甚至把老人放在轮椅上推到王银达面前要账。
为了躲债主,王银达不得不搬离产业园,和新女友租住在一间普通公寓里。
以前16万买一件衣服现在变成了一件60元的,以前的众多豪车统统没有了,他只能开辆皮卡车,之前买的马克杯,把柄已裂了缝,他自己动手用红线将把柄包起来以后接着用。
最可怜的是,连养不起的老母亲也被王银达送到了姐姐家……
2019年,王银达又收到法院的民事诉状,要求他还八千多万元债务。但是,因为前妻带走了所有账目,王银达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欠了多少钱!
一个当年的“电器大王”如今成了“欠债大王”,不免让人唏嘘。
对此,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王银达犯的都是致命错误:
*与结发妻反目
*用人为戚(连亲都不是)
*风光时病态消费
*低谷期举债经营
*欠债期企图回避
总之:时代让你站在过潮头,但终究德行不够守不住!
04 结语
王银达的故事还没完。
面对4亿元的欠债,王银达说他一定要还。
为此,这个从小不爱学习的人正在加紧学习互联网电商,他相信自己还会东山再起,再创辉煌!
希望王银达真能像罗永浩一样,成功翻盘,上演属于他的“真还传”。
不过有细心的网友指出了王银达的硬伤——算术不好!并且认定这样的人做企业必败无疑!依据是在他亲述自己的过往时提到200万起家,翻了20倍,资产达4个亿。
你看出网友所说算术不好的问题了吗?你认为他真能像罗永浩一样还清几亿的负债吗?你觉得要东山再起的王银达还有哪些短板必须补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