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结小额包裹关税豁免这事儿,可算是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了全网热议的大新闻。这政策一出台,好家伙,美国邮政和海关率先扛不住了,那咱也来唠唠,这到底是咋回事。
当地时间 5 月 2 日起,美国开始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货值不超过 800 美元的包裹征收 120% 或每件 100 美元的关税。而且据说从 6 月 1 日起,这一标准还要进一步提升至每件 200 美元。特朗普政府为啥突然来这么一出呢?其实啊这背后针对的是以 Temu、Shein 为代表的高性价比中国电商平台。
先来说说为啥美国邮政和海关先崩了。2024 财年,大约有 13.6 亿件包裹通过小额豁免进入美国,这里面大部分可都是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以前有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的时候,这些包裹通关相对容易些。
可现在政策一取消,美国海关系统要对这些包裹逐一清关征税,这工作量瞬间呈几何倍数增长。牛津经济研究院估算过,要是真这么干,美国政府至少得新增数十亿美元的预算,用来扩建系统和增加人手。可这钱不是说有就有的呀,没这笔钱投入,那全国性的口岸积压风险就来了。海关这边忙得焦头烂额,邮政也跟着遭殃,包裹大量积压,物流速度自然就慢得不行,美国老百姓等个快递,那时间可就没准儿了。
再看看这对美国民众消费者带来啥后果。政策生效初期,Temu、Shein 这些平台上的商品价格就大幅上涨,幅度从 40% 到 100% 不等。为啥涨这么多呢?商家也没办法呀,关税成本增加了,只能转嫁给消费者。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发现,取消小额免税,美国消费者每年得多支出约 110 亿至 130 亿美元,算下来人均额外增加 34 美元至 41 美元的支出。
这对美国低收入家庭来说,影响可太大了。这些家庭本来就更依赖价格较低的跨境电商商品,像日常穿的衣服、生活用的小物件、小型电子设备啥的。现在东西贵了,生活压力一下子就上去了。美国消费者研究所估算,这个政策可能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合计损失高达 470 亿美元。
反正关税这个锅最终还是让美国民众承担了,这就是作为美国政府总统该做的事情吗?这让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了啊!
那中国电商面对这情况,又有啥反应呢?部分电商平台开始积极想办法应对。有的选择重组物流体系,加速在美国建设本地仓库,这样能避免高关税的直接冲击。像一些宁波的文具出口商,已经恢复对美发货,不过新增的关税由美国客户自己承担。也有些跨境卖家,主攻非洲等其他市场,对美国订单涉足较少,他们觉得这政策对自己基本没什么影响。还有些商家感叹,“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开始寻找更多元化的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特朗普政府这一系列操作,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之前为了规避高额关税,很多中国供应商和美国进口商采用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直邮模式,借助 “低值豁免” 政策实现低税负、高效率的通关。据估算,Shein 和 Temu 等平台 2024 年通过这种模式向美国运送的小额免税包裹总额高达 460 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约 11%。
特朗普上台后,2 月 1 日就签署行政令,宣布自 2 月 4 日起取消对来自中国的小额包裹关税豁免。但当时美国海关系统处理能力跟不上,没辙,新规生效不到三天又恢复了对华免税待遇。可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4 月 2 日,特朗普再次签署行政令,拟关闭这一免税通道。美方还声称,这么做不光是经济方面的考虑,还和打击通过中国渠道输入美国的违禁品有关,特别是和合成阿片类药物流入相关的欺诈性运输手段。
不管怎么说,特朗普终结小额包裹关税豁免这事儿,就像往平静湖面扔了一颗大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对美国国内的邮政、海关、消费者、企业,还有中国电商,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未来这政策还会不会有新变化,那就让时间来说话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