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三亚被坑哭的年轻人,都去这座小城度假了

0
分享至

作者 | 海露花

提到海南,人们大多会想到海口、三亚、文昌等熟悉的旅游城市。

而位于海南东部的琼海,仿佛未贴上“商业化”标签的特别存在,虽然它不缺少海滨风光和历史文化,亦有独特的美食和生活气息。

在南海的潮声之中,渔港烟火和南洋记忆,共同营造出了这座小城不可错过的限定浪漫。

△琼海博鳌海景。(图/图虫创意)

琼海的历史,可以从一处港口说起。

位于万泉河入海口的琼海,有着海南最大的远洋渔业港口——潭门渔港。潭门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宋代起就是渔民捕鱼避风的港口,被称作“千年渔港,南海之门”。

△琼海潭门港。(图/视觉中国)

苏德柳家藏《苏氏族谱》记载,潭门苏氏的祖宗于明代成化四年(1468),迁至潭门从事渔业捕捞工作。和其他海南渔民不同,潭门港的渔民尤其擅长远洋捕捞。在海南渔民手中流传的《更路簿》(一种航海指南工具书)上,开篇便记载:“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驶到十二更时,使半转回乾巽巳亥,约有十五更。”

而“东海”就是现在的西沙群岛,据广东省及海南行政区1977年和1982年两次调查,历史上经常前往南沙及西沙群岛进行生产活动的渔民,数海南岛的琼海和文昌两地最多。

△潭门渔港停泊的渔船。(图/图虫创意)

除了风险、成本较高的远洋捕捞,潭门渔民们还喜欢捕捞海参、马蹄螺和珍贵的活鱼。海鱼可以在码头现买现做,当地流传着海南海鲜甲天下,潭门海鲜甲海南的说法。

凌晨四五点,海上的雾还没散去,潭门渔港已经被各种忙碌的声音填满,渔船启动的声音、卸货的吆喝、进货商和渔民们的交谈声……这里的日常生活在热闹的海产早市中掀开帷幕。

与“琼海”之名相呼应的,除了当地历史悠久的渔耕文化,自然还有美妙的海景风光。

△潭门沙滩。(图/视觉中国)

近些年,潭门镇的孟菜园段海域,也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打卡地。这段海域冬天风浪大,会把海底白色的珊瑚石冲到岸边,使得约500米长的浅滩被大量的白色石头所覆盖,让清澈的海水透着乳白色,因此被称为“牛奶海”。

在离潭门不远的博鳌镇,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了一条狭长秀美的沙洲,被称为玉带滩

海滩的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南海,一边是静静流淌的万泉河入海水道,金色沙滩将海水与河水巧妙分隔,景观独特而壮丽。站在高处俯瞰,蜿蜒的沙滩宛如玉带飘落碧波之中,夕阳染金海面,是琼海让人心醉的美景。

△玉带滩入海口。(图/视觉中国)

在琼海博鳌镇的留客村,有座被誉为“侨乡第一宅”的百年老宅——蔡家宅。它由印尼华侨蔡家森兄弟于1934年建成,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

青砖黑瓦和水泥结合,花纹既有中国的飞檐翘兽,也有古罗马浮雕,颜色是以橙、绿、红为主的东南亚风格。院内还有南洋风格的棕榈树。

△蔡家宅。(图/图虫创意)

作为海南人“下南洋”的重要起点,琼海承载着深厚的侨乡文化与移民记忆。

琼海人的“下南洋”故事始于清代。清末民初,海南经济凋敝、兵匪横行,加上当地台风频繁,生存压力迫使青壮年冒险出海谋生。当时,不少琼海人在东南亚从事渔业、杂工,后来慢慢开始经营餐饮、橡胶种植等产业。

此外,琼海也是后来“二次移民”的重要中转站,很多从闽粤迁入海南的移民,又因资源短缺等生存问题,选择再次从琼海博鳌南下。到20世纪40年代,琼海籍的华侨已经达到了55万人。

△充满南洋风情的建筑。(图/蚯蚓 摄)

华侨通过“侨批”(一种汇款和信合一的特殊邮寄方式)回馈家乡、联络情感,这些“侨批”支撑着留在当地的家庭。如今的琼海,几乎每家都有侨眷。本地人朋友蚯蚓告诉我,在她的生活中,华侨的印记一直都在,如华侨图书馆、华侨幼儿园、华侨新村等。

蚯蚓的奶奶也是华侨。1937年,为了躲避战乱,家人带着年仅1岁的她从文昌逃到了新加坡。一直到日本投降后,奶奶才开始读书,同学里有来自福建、潮州、浙江的,学校老师也都是中文和粤语混着讲。因此奶奶掌握了粤语、英语、海南话和普通话。

17岁那年,奶奶和一群海南的年轻人一起偷偷从新加坡回到琼海。他们大都因为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想要回来建设家乡。奶奶是和男朋友一起私奔回来的,虽然后来发现被男人骗了,但也就这样留下来了。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溪仔老街的居民在“送灯”。(图/视觉中国)

后来奶奶遇到了同样离了婚的爷爷,二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蚯蚓的爸爸排行老二。蚯蚓常听妈妈说,爸爸年轻的时候有很多新加坡寄来的“南洋货”穿,在一众年轻人里很突出。

蚯蚓的奶奶一直很节俭。到20世纪90年代,每天下班回家还是要做手工卖钱贴补家用,编一个多小时的包,也就赚1块钱。“那会家里人每每聚在一起时,难免感慨,如果奶奶一直在新加坡就好了。”蚯蚓说。

因为这样独特的侨乡文化,琼海很多地方有着东南亚元素。

琼海的中原镇,别名“南洋风情小镇”。街道上遍布的藤萝雨树,便是1982年由华侨南洋引进种植。

△高大的藤萝雨树为行人和车辆带来凉爽的绿荫。(图/视觉中国)

而走进博鳌镇的蔡家寨、南强村,不仅能欣赏到很多南洋风格的老建筑,还能偶遇不少东南亚带回的如木钟、瓷瓶、吊灯等物品。走在琼海的路上,浓浓的南洋气息扑面而来。

琼海常住人口只有50多万人。作为一座小城,这里的生活节奏是更从容平和的。琼海人的性格内敛、柔软,有着一种独特的闲适感。

清晨的琼海嘉积老城区,卖早点的摊主和街坊们边招呼生意,边闲聊家常。摩托车是这里最常见的交通工具,镇上的人们喜欢骑着两轮车慢悠悠闲逛。

蚯蚓告诉我,如果你在琼海路边,遇到大叔开着摩托车路过,打了声喇叭,朝你使了个眼色,别害怕,他是在问你坐不坐车。“现在摩托车师傅的生意不好,收费也贵。我记得小时候2.5公里左右差不多3块钱,现在有时候是7到10块钱。”她说。

△春节期间的嘉积镇溪仔老街。(图/视觉中国)

另一个独特之处是,琼海的公交车可以捎带物品。往返嘉积和下面城镇,比如大路、塔洋、白石岭的公交车,常常都会有人寄递一些物品。

蚯蚓记得,小时候坐在车上,有些人路过嘱咐售票阿姨一句,交完钱告诉她取货人在哪里取,就算捎带成功了。有时也会留张字条,主打一个随意。现在,也可以去琼海汽车站正规地购买这个服务。

下了车,无论是漫步在骑楼老街,还是径直走到琼海南门市场,你总能发掘各种古早美食。本地人喜欢的独特食物叫作“公道”,在琼海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公道”的摊位、门店。

△在琼海,不管男女老少都流行吃“公道”。(图/视觉中国)

这样的“公道饭”,诞生于1950年代的琼海农村地区。当时物资匮乏,普通家庭难以独自享用鸡、鸭、鹅(统称“三鸟”),于是几户人家往往会凑钱合买一只,由村中德高望重的“公道头”主持分配,确保每户都分到等量的食物,因而得名“公道”。

从1980年代起,琼海嘉积镇的路边摊会以“公道饭”的形式,售卖给司机等在户外工作的群体,标配为一碗肉、一个饭团、一份汤,价格很实惠。

而如今,“公道”作为一种传统快餐被保留了下来。琼海的很多饭店会直接以“公道”命名,如“王记公道”“平姨公道”。菜品通常以白斩“三鸟”为主,顾客可自选部位,搭配南洋风味的斑斓叶饭团,便宜又好吃。

△后厨正在准备“公道餐”。(图/视觉中国)

在传统饭菜之外,琼海本地的清凉甜品也遍布大街小巷。海南人对甜品的热爱程度极高。琼海的甜品店通常叫“杂粮店”还有遍布杂粮店的“杂粮一条街”,主要售卖各种甜点和小吃,如琼海清补凉、芒果肠粉、南瓜淡奶布丁……

同样是因为20世纪初华侨带回种植咖啡豆,咖啡也成为了琼海人熟悉的存在。在海南,咖啡被叫作“歌碧”,“歌碧欧”曾经特指加糖的黑咖啡。

△开在老建筑里的咖啡店。(图/蚯蚓 摄)

近些年,琼海的咖啡馆也越开越多,比较知名的“老南洋咖啡馆”,坐落在一栋南洋风格的90年代建筑里。还有近些年开起来的精品咖啡馆,如年轻人喜欢去的“凉房coffee”“光和影咖啡社”“千寻咖啡馆”等。对于平时生活在北京的蚯蚓来说,这些琼海的咖啡馆,反而是家乡另一种“亲切”的存在。

当游客们争相奔赴人挤人的热门海滩,闲适、安静的琼海,已经给出了海岛生活的另一种答案。当历史的记忆流过万泉河,这座被时光偏爱的小城,自有它今天的浪漫。

参考资料:

海南日报(2018)《潭门港:自古远航耕深海》

海南日报(2023)《古镇侨韵入海流》

中国侨网(2024),《这座吸引全球目光的小镇,与侨有着不解之缘》

琼海市融媒体中心(2025),《五一”去哪玩?琼海这七条主题旅游线路就等你来》

编辑:曾宝气;校对:遇见;排版:彭圣婕

“你会去琼海度假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乐天闲聊
2025-11-15 11:11:53
5.6英寸!你要的小屏手机来了

5.6英寸!你要的小屏手机来了

手机评测室
2025-11-15 11:51:54
一旦爆发核战争,只有10分钟自救!14亿中国人,必须学会自救方法

一旦爆发核战争,只有10分钟自救!14亿中国人,必须学会自救方法

史纪文谭
2025-10-26 19:41:26
杨绛:不能公开的爱,一定要适可而止,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爱而不得,而是没看懂这几点

杨绛:不能公开的爱,一定要适可而止,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爱而不得,而是没看懂这几点

四行书
2025-11-13 12:34:29
小姑子给中风婆婆用筷子通便当场被120拉走,婆婆:怪儿媳不先试用

小姑子给中风婆婆用筷子通便当场被120拉走,婆婆:怪儿媳不先试用

罪案洞察者
2025-11-15 11:28:11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瓜汁橘长Dr
2025-11-02 13:42:14
什琴斯尼:被温格告知要离开枪手后哭了,但那时确实安于现状

什琴斯尼:被温格告知要离开枪手后哭了,但那时确实安于现状

懂球帝
2025-11-15 22:54:08
实至名归!陈思蓓凭逆天长腿摘得地球小姐桂冠

实至名归!陈思蓓凭逆天长腿摘得地球小姐桂冠

TVB的四小花
2025-11-16 01:43:46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热点菌本君
2025-10-01 17:24:05
见完郑丽文后,美方直接摊牌了:无意帮助“台独”造成台海冲突

见完郑丽文后,美方直接摊牌了:无意帮助“台独”造成台海冲突

博览历史
2025-11-14 18:48:28
100万人失业,车被拖走成日常,车贷违约创30年新高!

100万人失业,车被拖走成日常,车贷违约创30年新高!

凑近看世界
2025-11-13 10:34:25
农村绝迹的13个老物件!图二至少能卖10万!图七东北老太太喜欢!

农村绝迹的13个老物件!图二至少能卖10万!图七东北老太太喜欢!

今日美食分享
2025-11-13 00:52:48
国庆当天牺牲在马场町的最年轻烈士,父亲竟是西安事变行动总指挥

国庆当天牺牲在马场町的最年轻烈士,父亲竟是西安事变行动总指挥

睡前讲故事
2025-11-13 13:51:50
柯文哲妻陈佩琪发文:台湾人醒醒吧!早日断开民进党

柯文哲妻陈佩琪发文:台湾人醒醒吧!早日断开民进党

郭茂辰海峡传真
2025-11-14 22:25:45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刀刃故事
2024-10-08 23:39:48
孙颖莎全运会胜朱雨玲,赛后采访揭秘关键

孙颖莎全运会胜朱雨玲,赛后采访揭秘关键

荒野老五
2025-11-16 02:19:45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鲁中晨报
2025-11-15 07:27:04
逆天了!我建议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看,我怕你笑喷了又怕你犯恶心

逆天了!我建议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看,我怕你笑喷了又怕你犯恶心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5 08:31:22
亲口透露净资产4300亿,英媒独家爆料!陈志是哪国的“太子爷”?

亲口透露净资产4300亿,英媒独家爆料!陈志是哪国的“太子爷”?

热风追逐者
2025-11-14 22:46:08
2025-11-16 03:36:49
九行Travel incentive-icons
九行Travel
新周刊旗下文旅生活媒体,与你『行遍九州,探索世界』。
4020文章数 331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百年巴洛克老建筑夜景刷屏全网,哈尔滨40年坚守:让历史活成顶流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艺术要闻

她的笔下女子如此动人,晚年却名声扫地!

有品味的中年女人,穿衣都有4个共同点,看看你掌握了几个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