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和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军政生涯;从抗战爆发到后来蒋囚禁张的漫长岁月,他们之间形成了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张学良自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接掌东北,至西安事变被软禁,和蒋分石相交近十年。这一时期,军阀混战加上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演出了一幕幕壮烈的史剧。
张学良接替父亲在东北的势力,成为新一代的“东北王”不久,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以及阎锡山等人都想拉拢张学良,最终,张学良选择站在了蒋介石的一边,助蒋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为了感谢张学良,蒋与张“义结金兰”,并任命张学良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其地位可以说在蒋介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采取的方法是不抵抗,蒋介石表示赞同,他发表的讲话称:“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希望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不仅如此,蒋介石不顾国民“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围剿”红军上面。张学良奉命参与了对红军的“围剿”作战 。
1936年12月9日,西安爆发了抗日游行示威,警察与爱国学生发生冲突,开枪打伤了一名学生。张学良赶到现场,听到东北的大学生高呼口号:“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心中五味杂陈。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一起在西安发动了兵谏,扣押了前来督战的蒋介石。
蒋介石被扣押,举国震惊,对蒋如何处置,最终在周恩来等人的周旋下,张学良杨虎城等人从大局出发,只要蒋介石答应了相应的要求,并且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就还他自由。为表示诚意,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张学良此举遭到了诸多人的反对,但心意已决的他不听劝阻。这一去,彻底改变了张学良的命运,他和蒋介石的感情发生了奇特神秘的变化。二人之间的“礼尚往来”更为这种特殊关系涂上了浓重的色彩。
蒋介石一回到南京,陪同前来的张学良就被限制了自由行动,随后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民国法庭对张学良判处10年徒刑。蒋介石的手段可谓高明,他先是软禁了张学良,让东北军群龙无首,形成一片混乱,然后火中取栗,将东北军收编分往全国各地,削弱东北军的势力。而张学良还一直希望蒋介石能够放他出去,想着等抗战胜利了,自己就会获得自由。可是,蒋介石对这位曾经“背叛”过自己的人一直不放心,张学良直到蒋去世也未能迎来自己的自由身。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学良多次上书蒋介石,请求领兵抗日。但蒋介石没有忘记张学良的一“谏”之仇,他一边要求对张学良“严加管束”,一边又嘱咐军统让张学良多看看书,钓钓鱼陶冶一下情操。1943年,张学良表示要钓鱼,并要求一定要让蒋介石送他鱼竿。戴笠向蒋介石报告说:“张学良太小气,连一根钓鱼竿也舍不得买。”蒋介石答道:“你懂什么,这是暗示我,要他钓鱼必须释放他,要给他政治权力的钓鱼竿。”后来蒋介石真的送来一根鱼竿,而且是中国沒有从美国进口的高级鱼竿,能伸能缩,可长可短。张学良一看便知其用意,一把把鱼竿折断扔掉说:“这是让我能屈能伸,还要继续关我。”
张学良1937年在南京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被处以10年刑期,直到1947年,张学良将自已的一块瑞士名表取出,托人送给蒋介石,借以答謝谢蒋介石送给他的“礼物”,暗示“管束”应该结束了。蒋介石深知张学良送表的寓意,立即回送一本1936年年历和一双绣花拖鞋。意思是我不会忘记1936年的那份羞辱,我要一直拖下去。
张学良转押台湾期间,因为长时间被监视,精神上受到了极大摧残,他便以特殊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一次,他特意把一个装着一只鸟的鸟笼作为一种特殊的“礼品”,托人给蒋介石送去。蒋收到后,做了个更大的鸟笼回送给张,并捎话给张学良:“我很爱鸟,你在山上多捉些鸟吧,我有的是笼子。”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张学良在西安扣蒋14天,后出于民族大义又亲送蒋回南京。蒋介石一直耿耿于怀,到1975年4月5日他死时扣张14000天,整整1000倍。临终时还嘱咐蒋经国“不可放虎”。蒋介石死后,张学良送去了一副挽联,上面写了16个字:“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讎。”可谓精确地概括了蒋张二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和恩怨情仇。
(参考资料:军事史林 图片选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