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羽毛球、攀岩、自行车……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将休闲时间用于参与或观看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是现代社会的新兴现象吗?
古代奥林匹克的竞技与现代体育比赛有何关联?
体育比赛如何不断被规范化、娱乐化?
人们为何、又如何在体育运动和休闲中追寻兴奋?
《追寻兴奋》是“百科全书”式大师诺贝特·埃利亚斯与他的学生埃里克·邓宁合著的作品。全书以“体育”与“休闲”为线索,通过论述其在历史进程中的起源、发展、变化,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化过程,以及人与社会、历史、具体历史事件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书中,埃利亚斯和邓宁结合足球、猎狐、投掷球等多项运动阐述了“型构”“型构的固有动态机制”“相互依赖链条”等概念,把体育运动锚定于文明化过程之中,并讨论了体育运动与暴力、与性别、与业余时间等丰富问题。
作为20世纪重要思想家之一,埃利亚斯的一生可谓波澜曲折。
他于1897年6月生于德国布雷斯劳(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中学毕业后曾入伍参加“一战”。埃利亚斯早年兼修医学与哲学,后转攻社会学并取得博士学位。1924年,埃利亚斯来到海德堡,在阿尔弗雷德·韦伯门下做教授论文,并在国际学术界初露头角;1930年,他加入法兰克福大学,担任卡尔·曼海姆的助教。
然而,就在埃利亚斯的学术生涯刚刚走上正轨之际,纳粹上台了,身为犹太人,他被迫流亡海外,先是法国,再到英国;1940年,由于战局紧张,他又因外国人身份被关入拘留营长达八个月。
直到1962年,埃利亚斯终于进入加纳的阿克拉大学任教。1964年,他受邀回到海德堡,参加德国第15届社会学家大会。1967年,《文明的进程》再版,这本完成于三十年前却一直鲜有人问津的作品,一举成为风靡世界的畅销书。1977年,埃利亚斯获得第一届阿多诺奖,这是目前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其后获奖者还有哈贝马斯、鲍曼、德里达、巴特勒等等。1990年8月,埃利亚斯逝世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2025年,值埃利亚斯逝世35年之际,文景将陆续推出多部埃利亚斯迄今未被引进翻译的作品,包括《追寻兴奋》《建制者与外来者》《论时间》《德国人》等,敬请期待。系列首部作品《追寻兴奋》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奠基之作,现已上市。
相关图书:《追寻兴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