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头案,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家具。案面两端装有翘起的飞角,故称翘头案。
翘头案形式多种多样,明清两代的翘头案尤为典型。明式洒脱自然,清式大气实用。按做法来分,有夹头榫和插肩榫之分,其中,插肩榫为四足着地,而夹头榫又可分为:四足着地无管脚枨、四足着地有管脚枨、足下带托子三种。
翘头案的抹头来自建筑的飞檐,与古代建筑屋顶相仿,一般放在大厅的正中间,正好上下对应,有稳重、威严之感。
翘头案作为供案的形式,过去都是在寺院和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
在寺庙中,翘头案主要用于供奉佛像,上置香鼎,香烛等,造型庄严肃穆,使人面对它时肃然起敬。而在古代衙门中,供案的翘头非常高,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即使到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也是为了起到一种威慑作用。
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那么,衍生出来的词汇就是“案件”,原义指案子上的文件。“审案子”,原义指在案子面前审理事情,最后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审桌子就是要拍这桌子了。
对于文人而言,翘头案作为书案的使用,他要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使用的。翘头变得非常温和,翘头很小,主要是防止画卷打开时,画轴不会滚到地上。
试想一下,如果你一把没抓住,它咣当就掉下去了,很可能就把画撕了。但你在翘头案上看,轴走到案子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可见古人的生活非常讲究,看画时都要设计一个小小的机关。翘头的部分既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变化,又有实际的功能。
翘头案多用厚板作案面,即所谓“独板做”,或称“独板面”,清代《则例》称“一块玉”,利用翘头来掩盖厚板尽端的断面木纹。两侧腿足间安装挡板,下承托泥的形式。
明式家具的美,来自于岁月的沉淀。而理解明式家具,便是理解穿越时空的那一束光,我们都是追光者。涵养所至,便可于极简中见繁复;审美所至,便可于朴素中见精致。其他诸如比例协调,虚实结合,阴阳相生,都是明式家具最内在的核心,而更高一层次的,便是对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解与参悟,明式家具,更像是一种精神的物证。
翘头案的摆放
翘头案一般摆放大厅正面,案上放置一些陶瓷、座屏等器物,常以左瓶右镜为标准,瓶或屏寓意平安,镜可正衣冠,鉴古今。也可做玄关摆放,如过厅,且迎面有屏门,则将翘头案摆在屏门之前。
翘头案的摆设,也可做玄关摆放,如过厅,且迎面有屏门,则将翘头案摆在屏门之前,上置瓶花、小座屏、玉石等陈设。即起到玄关风水的作用,同时一进门就给人营造一种雅致的氛围。
在书房设计中,我们常于廊道或者是白墙空间位置,摆放一翘头案,案上放一瓷器,挂一字画,起到空间点缀作用,使得整体空间达到最大的利用率。
翘头案是国人家居生活重器,兼备礼仪与使用功能。秀雅明丽,佳木良工,案上只需置三两清供,即营造出中国人清雅的生活方式。
*文章来 源小叶紫檀研究所,图片红桥红 ! 任何涉及版权权益问题请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红桥红第一时间说明或删除并赔付版权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