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夏,记得做好3事,品尝2样,忌做3事,遵从传统,福至家门!
明日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此时,万物生长繁茂,阳气渐盛,气温逐渐升高。在这个重要的节气里,民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和养生之道,遵循这些传统不仅能顺应自然规律,还能为家庭带来福气。以下是在立夏时节应当做好的3件事、品尝的2样食物以及需要避免的3件事,帮助大家更好地度过这个节气。
一、做好3事,顺应时节。
1,立夏称重。
立夏称重是一项古老的传统习俗,尤其在江南地区颇为流行。人们认为,立夏这天称体重可以祈求健康平安,尤其是对孩子来说,称重寓意着“不疰夏”(即夏季不生病)。古时,人们会在村口或家中悬挂大秤,全家老少依次称重,并记录下体重,等到立秋时再称一次,对比体重的变化,以此判断夏季的健康状况。这一习俗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健康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2,挂蛋避暑。
立夏时节,民间有挂蛋的习俗。家长会用彩色丝线编织成小网兜,将煮熟的鸡蛋或鸭蛋放入其中,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寓意避暑消灾。这一习俗源于古人对夏季炎热天气的应对智慧,认为鸡蛋可以吸收暑气,保护孩子免受疾病侵扰。此外,立夏吃蛋也有补充营养的寓意,因为夏季人体消耗大,鸡蛋富含蛋白质,能够帮助身体保持活力。
3,修剪花木。
立夏是植物生长旺盛的时期,此时修剪花木有助于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民间有“立夏剪枝,秋后丰收”的说法,尤其是果树和花卉,适当的修剪可以避免枝叶过于茂密而影响通风和光照。此外,修剪后的植物形态更加美观,也能为家庭环境增添生机。
二、品尝2样,滋养身心。
1,立夏饭。
立夏饭是立夏节气的传统食物,尤其在南方地区广为流传。立夏饭通常用糯米、豌豆、蚕豆、腊肉等食材蒸制而成,色彩丰富,味道鲜美。糯米性温,能够补中益气;豌豆和蚕豆富含植物蛋白和纤维素,有助于消化;腊肉则增添了风味。立夏饭不仅是一道美食,更寄托了人们对丰收和健康的祈愿。
2,立夏蛋。
立夏吃蛋是许多地区的共同习俗,尤其是茶叶蛋或五香蛋。古人认为,鸡蛋形似天地,吃蛋可以吸收天地精华,增强体质。茶叶蛋的茶香与蛋香交融,既能开胃,又能补充营养。此外,立夏蛋还有“补夏”的寓意,认为吃了立夏蛋,整个夏天都会精力充沛。
三、忌做3事,避免伤身。
1,忌贪凉。
立夏后气温升高,许多人喜欢贪凉,如长时间吹空调、吃冷饮等。然而,此时人体阳气外发,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过度贪凉容易导致寒气入侵,引发腹泻、感冒等问题。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应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对着风扇或空调吹风。
2,忌熬夜。
夏季昼长夜短,许多人容易熬夜,但立夏时节正是养心的关键期。中医认为“夏主心”,熬夜会耗伤心血,导致心神不宁、疲劳乏力。因此,立夏后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顺应自然规律。
3,忌暴怒。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情绪容易波动,但暴怒或情绪激动会伤肝伤心。立夏时节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与人争执,可以通过散步、听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民间有“心静自然凉”的说法,保持心情愉悦是夏季养生的重要原则。
立夏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通过称重、挂蛋、修剪花木等习俗,人们表达了对健康的重视;通过品尝立夏饭和立夏蛋,人们滋养了身体;通过避免贪凉、熬夜和暴怒,人们保护了身心。这些传统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养生智慧。
在这个立夏时节,不妨遵循古人的智慧,做好该做的事,品尝应季的食物,避开不良习惯,让家庭充满福气与安康。正如俗话所说:“立夏养好生,一年无病痛。”愿大家都能在这个夏季健康顺遂,福至家门。
关于立夏时节的习俗,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十里不同俗,立夏节气你们老家有什么传统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