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已经4月底了,还有几天就要到5月份了。5月应该是人们今年最喜欢的一个月了,因为今年5月有两个法定假,一个是五一劳动节,一个是端午节,在这个月上上班族只需要上19天班,成为年后上班最少的一个月。
五一临近,2025年“五一放假通知”已经公布,较往年有变化,其中1个要注意,4个早准备,千万别大意。
2025年五一假期安排:
根据国家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5年劳动节放假安排为: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
表面看与近年来的"五一黄金周"相似,但其中隐藏着一个重要变化——今年五一法定节假日增加为2天,即5月1日和2日,其余3天是通过调休1个周末,4月27日上班组合而成。
这较往年1天法定假和2至3天调休组合成的五一小长假更为合理,既能保证人们出游、探亲、休息的需求,也避免了节前节后因调休而产生长时间上班的疲惫感。
1个要注意:
2025年五一假期最需要注意的变化是:法定节假日实际增加为2天,而非往年的1天。这一变化带来多方面影响:
薪资计算变化:根据《劳动法》,法定假日加班可获得三倍工资,而调休日加班只能按休息日加班计算,即双倍工资或调休。
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定假的三倍工资不是额外再给三倍,而是正常工资+2倍加班费。同时对有不良前科的公司,大家需保留证据,如考勤记录、通知记录或是工作安排记录等。
请假策略调整:可能对于有些人5天假期还是不够的,如果想延长假期,只需在4月27-30日请假4天,即可获得4月26日至5月5日共9天的长假。或者是5月6日-9日请假4天,可获得5月1日-11日长达11天的超长假期,这种"请4得9"或“请4得11”的策略比往年更划算,而且11号是母亲节,还有机会为母亲过个节,有年假或是调休假的小伙伴不妨考虑下。
4个早准备:
准备一:多变的天气
2025年五一假期正处于谷雨与立夏的交接点,天气可能会呈现出“蹦迪”模式,即高温与降雨降温交替出现。大家出行前应关注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等权威平台,提前查看目的地未来7天天气趋势。
出行前建议备好防水鞋套和折叠伞,以及防晒霜、墨镜,如去北方及高原地区还需要准备保暖衣物。
准备二:交通拥堵
五一假期历来是“堵车高峰期”,高速公路、火车站、机场均可能人满为患。所以大家的出行时间最好选择在4月30日中午前或5月1日午后,避免与晚高峰重叠。返程建议在5月4日下午,这有可能会比最后一天返程要轻松一些。
假期出行建议首选高铁,时间上会更有保障。如果是自驾的话,一旦遇到堵车,可能会导致长时间滞留,为了以防万一,建议备足饮用水、零食、药品、充电宝等物品。如果飞机出行的话,建议提前2-3小时到机场,避免误机。
准备三:热门景点人挤人
热门景区在五一期间往往“人山人海”,排队2小时、游玩10分钟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且有些热门的景点还会实行客流管控,所以大家游玩前在做好攻略的同时,还要记得提前在网上预约或购买门票。
五一出行,建议大家最好避开热门的城市和景区,选择去一些冷门一些的地方或是错峰出行,不但可避免交通堵塞,还能玩得尽兴。
准备四:假日综合症
长假后,很多人会出现生物钟紊乱、失眠、疲劳、肠胃不适、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情绪低落焦虑等问题,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假期综合症”,如何避免呢?
首先要提前调整好作息,建议在假期最后1-2天,逐步恢复正常睡眠时间,避免熬夜。饮食上则需要减少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帮助消化系统回归正轨。返岗第一天采用循序渐进的工作方式,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见闻缓解压力。
五一将近,提前祝大家五一快乐,玩得开心,归来依旧活力满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