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今天(4月23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第四批航天员自2024年8月入队以来,按计划开展了航天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心理、航天环境适应性等多项训练和部分专项训练。通过刻苦钻研、主动训练,所有第四批航天员均快速实现了角色转换,基础知识储备得到了有效加强,身体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通过组织观摩发射、返回、出舱活动等飞行任务,第四批航天员对载人航天工程和航天员职责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根据训练安排及前期经验,不同类型航天员从入选至执行飞行任务的时间有所不同。目前正在按照既定计划有序组织开展第四批航天员的训练,在取得飞行资质后,他们将被纳入飞行乘组的候选范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在飞行乘组中陆续看到他们的身影。
港澳航天员入队后很快适应了工作和生活环境,迅速融入航天员队伍,训练勤奋刻苦,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在开展航天专业技术相关学习和训练。港澳航天员作为载荷专家,预计最早将在2026年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我国已顺利实施20次航天员出舱活动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言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顺利实施了20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任务可以分成4类:
一是验证相关技术,包括舱外航天服、气闸舱、机械臂辅助操作和天地协同支持等出舱活动关键技术。
二是开展舱外组装,完成了舱外扩展泵组、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舱外全景相机支架等安装,以及跨舱线缆接通等工作,实现了空间站完整的设计功能。
三是实施舱外维修,针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电缆因空间碎片撞击导致的损伤,通过航天员2次出舱活动,完成了我国首次舱外维修,消除了撞击对太阳翼的影响,恢复了发电能力。
四是进行主动防护,为确保空间站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针对日趋严重的碎片撞击问题,我们深入开展举一反三,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防护,多次出舱进行巡检,实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空间站的空间碎片应对能力。
我国出舱活动技术日益成熟,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目前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
发言人介绍,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在按计划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月球遥感卫星已完成立项和竞争择优,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随着初样研制工作的深入,各系统主要大型试验和跨系统试验正在稳步推进。前期,已组织完成了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综合匹配试验,梦舟载人飞船首次高空空投试验,揽月月面着陆器整器热试验。后续将陆续在酒泉发射场、文昌发射场等地,组织实施梦舟飞船零高度逃逸、揽月着陆器综合着陆起飞验证、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系留点火、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低空飞行及梦舟飞船最大动压逃逸等试验,全面验证飞行产品关键功能性能。
这些大型试验均是对新产品新技术的首次综合性验证,任务艰巨、准备工作复杂、进度紧张,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很大。工程全线将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科学统筹、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试验任务,为如期实现载人登月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巴基斯坦航天员选拔工作正在进行 1人将以载荷专家身份参加联合飞行
发言人介绍,今年2月底中巴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以后,目前正在开展巴基斯坦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与中国航天员选拔一样,这项工作分为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其中,初选工作在巴基斯坦实施,复选和定选工作在中国实施,最终将选拔出2名巴基斯坦航天员来华参加训练。根据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规划与合作实际进展,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将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参加1次联合飞行,在轨期间除了完成乘组的日常工作外,还将承担巴方科学实验的操作工作。与此同时,我们正与有关国家就其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进行磋商,后续将适时发布相关进展信息。
为中国航天点赞
爱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