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引起了中国以及许多外国网民的不满和吐槽。因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居然宣称中国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反而在导致全球变暖。而耿直哥调查后发现,此事其实是一个极为低级的标题党引起的误解,而且这个标题党不仅抹黑了中国的形象,还扭曲了其正文中原本很有意义的一个科学发现。该科学论文的作者之一,目前也已回复了耿直哥发去的邮件。
中国近几年的空气治理的确有了很大的成效,虽然在许多年前,中国的雾霾现象的确很严重,长期被西方国家诟病,但是如今,中国已经通过治理,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现象,并且成为了全球空气治理的榜样。要知道,改善空气质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中国却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做到了。只可惜,这样的努力赢来的不是认可,而是西方空口白牙的污蔑。那么,英国媒体为何要这样污蔑中国呢?
空气污染(资料图)
英媒观点的核心依据是 “气溶胶” 理论,他们认为,气溶胶这种由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和交通运输等活动排放出的微小颗粒,像硫酸盐、硝酸盐等,能反射阳光,起到降温作用,抵消部分全球气温上升影响 。比如汽车尾气、工厂烟囱排放的污染气体形成的颗粒,大气中气溶胶越多,反射回去的阳光就越多,地面温度就越低,还能影响云的形成,尘埃颗粒周围冷凝形成云雾,也可反射阳光降温 。
文章还刻意夸大了中国过去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对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却避而不谈。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仍然很高,怎么就选择性失明了?更别提日本往海里排核污水这种事儿了。中国从2005年就开始加大环保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从“APEC蓝”到“阅兵蓝”,从不断提高的森林覆盖率到日益改善的空气质量,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但是,《新科学家》的文章对这些成就轻描淡写。
空气污染(资料图)
西方媒体为何双标?西方媒体老是批评我们,但它们从来不提自家历史上对环境干过的事儿,也不提自己做过啥贡献。这种说话不算话、双重标准的态度,真是让人想不通啊。为啥咱们中国一搞环保,就变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了?为啥他们不回头看看西方国家自己在过去几百年里排放了多少东西?难道是因为这些“历史账本”太厚、太沉,让西方国家不敢去面对吗?
那么《新科学家》杂志是这样的小杂志吗?恰恰相反,它的影响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在1956年的时候,就已经创刊,是英国科学促进委员会主办的,当时定位就是面向大众进行科普的杂志,特点是具备专业性和可读性。所以目标定的非常大。如今发展的也相当不错,涵盖的领域有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等。而且它的接受群体很大,比如支持全球配送,甚至还有电子版支持下载。所以它有着多国语言版本,还被纳入了学术资料库。
空气污染(资料图)
“2024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三项约束性指标都优于年度目标,PM2.5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为87.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9%,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在今天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李天威表示,完成“十四五”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目标,即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控制在1%以内,还存在一定困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