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陈永贵这个名字想必没有人不知道的,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不过在1980年的时候他却主动向中央辞职,从此就离开了领导人岗位。不过在他晚年的时候,曾经用六个字来评价邓公,而且是字字肺腑,这也让人看出他与邓公之间的情谊变化。
陈永贵是山西人,出身贫寒的他只能靠种地为生,不过他却非常热爱种地,虽然山西都是贫瘠地带,粮食产量不高,可是陈永贵却能够带着大寨村的百姓对抗自然灾害,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甚至采取多种农业技术,让这里的百姓实现粮食丰收。
大寨村的农业成就也就成为全国农业学习的典范,从此全国就出现了学习大寨的口号。1975年由于陈永贵在农业方面的成就,使得他被提拔为副总理,主要负责农业方面的工作,这也是时代造就的他,让他成为一个传奇。
陈永贵在工作中的质朴还有务实态度让更多人都对他称赞不已,可是他的文化程度还有理论素养比较低,也就让他面临不少的挑战。五十岁的时候,他上扫盲班,认识了一千多个字,可是这也无法支持他在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是用自己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陈永贵觉得农业就需要通过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制度这才是根本,由于时代的发展还有推进,让他的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特别是在中央推行的政策中,他对此有很大的质疑,并且觉得这样的改革不能实现共同致富的结果。
其实在陈永贵与邓公的关系也是在工作中不断的变化,之前陈永贵是反对邓公出来工作,还对他提出的一些改革政策产生质疑,最初邓公出来工作时,陈永贵对邓公是非常欣赏的,当时邓公觉得陈永贵是农业方面的专家,在工作中朴素的态度值得他钦佩,陈永贵觉得邓公是农业方面的前辈,对他的敬意很大。
可是在之后的发展中,陈永贵同邓公在一些方面的有很大的争议,尤其是陈永贵思想固化严重,很难接受新思想,觉得如今党执行的策略就是背离了集体化。可是邓公觉得这样的改革才能够拯救如今得农业,由于理念上的冲突让他们最终走向了对立面,在政见上分歧大。
特殊时期,陈永贵相信了哪些人对邓公的诬陷,而这也让他在面对邓公复出工作这件事上,给予全力反对。如此也让两个人的矛盾更深了,可是在邓公重新走上领导人的位置后,他并没有因此对陈永贵进行打击报复,而是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这让陈永贵在晚年的时候,对邓公评价很是感激。
1980年陈永贵就将自己的副总理职务给辞去了,这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不过他这么选择也是时代的缩影,同时也是他正确的选择。他辞职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的思想跟不上时代了,这也看出他的内心多是无奈还有清醒。毕竟陈永贵是从基层走上来的,他处理工作都是靠自己的实践经验,这多少是有局限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治理比较复杂再加上依赖科学也是相当高的,因此在处理公务的时候,陈永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可是他自己却也没有积极的去学习,反而还以此去质问邓公,这也就让邓公对他评价,想法就如同孩子,还说他需要执行党内的纪律,这样才能够推动干部年轻化。其实邓公这么做也不是有意针对陈永贵,而是对当时干部队伍的反思,他想要让干部队伍拥有更大的视野,同时还要有管理能力,可是陈永贵却达不到,这也就使得他只能辞职回家。不过陈永贵晚年对邓公的照顾也是充满了感激,说他是个好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