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埃隆·马斯克接受特朗普邀请执掌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时,许多人都期待这位以颠覆传统著称的企业家能为臃肿的联邦政府带来新气象。然而三个月过去后,《华尔街日报》的最新分析显示,政府效率部虽然大刀阔斧地砍掉了1500亿美元开支,但联邦支出却不减反增,比去年同期多花了1540亿美元。这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计划,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钱都花到哪去了?联邦开支的"三大黑洞"
翻开财政部的账本,我们会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73%的支出都属于无法轻易调整的刚性支出。社保、医保、国债利息这些项目,除非国会修法,否则根本砍不动。去年这些项目总计消耗了4.9万亿美元,其中仅社会保障一项就高达1.5万亿美元。
在特朗普政府上任的三个多月里,社保支出又增加了327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两个因素:美国持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导致新增130万受益人,以及法律规定的2.5%生活成本调整。虽然政府效率部承诺要打击欺诈性索赔并精简机构,但特朗普已明确表示不会削减福利,改革空间十分有限。
医疗保险方面同样不容乐观。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的支出在过去三个月激增290亿美元,这反映了美国医疗体系面临的双重压力: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和医疗成本居高不下。去年,社保和医保这两项支出就占到联邦总支出的43%,成为财政预算中最沉重的负担。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债利息支出的快速增长。在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和国债规模突破34万亿美元的双重作用下,过去三个月的利息支出同比增加255亿美元。马斯克警告称,如果不加以控制,国债利息终将吃掉整个联邦预算。按照当前趋势,到2030年利息支出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相当于目前军费预算的两倍。
马斯克的三板斧:裁员、砍合同、关部门
面对这个庞然大物,马斯克使出了他在特斯拉和推特(X)的经典战术:裁员、砍预算、关项目。上任第一天就解雇了2.5万名试用期公务员,但工资支出反而比去年同期增加28亿美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拜登离任前批准的2%公务员加薪,另一方面是"自愿离职补偿"计划导致数千名员工拖到9月才走人。耶鲁大学预算专家玛莎·金贝尔指出,这种买断方案实际上可能增加短期成本,因为许多原本打算退休的员工选择留下来领取补偿金。
在砍对外援助资金的削减同样遭遇挫折。政府效率部一度大幅缩减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预算,不过今年3月最高法院的裁决叫停了这项措施,相关支出很快恢复到原有水平。总统的权力,终究大不过司法体系。
在这么多问题中,教育部的改革算是少有的亮点。通过机构精简和职能调整,教育部成功缩减了40亿美元开支。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也通过推迟采购、削减差旅费等方式节省了2200万美元。
但相比万亿级赤字,这点节省连零头都算不上。而且部分所谓的节省只是延迟支付,并不能算真正的支出削减。
为什么马斯克的改革注定失败?
这场改革困境折射出了美国政治体系的深层问题。
首先是改革效果的时间差问题。裁员赔偿需要立即支付,而节省下的钱可能要等到下届政府才能显现。其次是制度性障碍,几乎每项削减措施都被告上法庭,来自联邦雇员、利益集团和地方政府的阻力让改革寸步难行。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明年就要竞选连任,政治周期等不了这么久,任何实质性的支出削减都会得罪关键选民群体,这在选举年尤为敏感。
有迹象表明,特朗普已开始与马斯克保持距离,甚至暗示可能更换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在即将到来的大选年,得罪太多选民显然不是明智之举。马斯克本人似乎也意识到,在华盛顿推行改革比在硅谷创业困难得多,近期他的公开表态明显收敛了许多。
这场改革闹剧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美国现有的政治游戏规则下,想要动真格地改革财政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政客们只顾着盯着下一届选举,各路利益集团盘根错节,再加上那个比老黄牛还慢的官僚体系,这些就像一堵密不透风的高墙,把任何实质性的改革都挡在门外。就连马斯克这样的狠角色,搭上特朗普这趟顺风车,照样撞得头破血流。
结语
现在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4万亿大关,光是利息支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现在就咬牙忍痛改革,要么就等着将来爆更大的雷。
遗憾的是,现在华盛顿那帮人,一个个都在装睡,没一个愿意当这个"恶人"。马斯克这次折腾,估计最后也就是在美国财政史上留下个笑话:看,连这个号称要移民火星的狂人,在华盛顿的铜墙铁壁面前都栽了跟头。要动体制的奶酪,光有理想和魄力还真不够。
不过,马斯克可能很快将卸任政府效率部部长一职。这场声势浩大的政府瘦身计划究竟能否取得实效,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