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多鱼
在考公考编中,除了我们常说的公务员、事业编,还有一类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单位,参公管理单位。
“参公管理单位”,从字面上看就可以看出,这些单位是参照公务员配套法规进行管理的,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角色行为等均需要符合公务员法的管理规定。
那参公管理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到底是事业编制还是公务员编制?
看看定义:
所以,参公管理单位本质上还是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管理。
那参公管理单位事业编制与公务员编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一句话来讲,公务员和参公,可以理解为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
公务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但绝大部分参公管理单位(但有极少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群众团体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普通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在编人员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但是,参公管理单位编制人员与普通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最大的区别和优势是,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则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调动等待遇是一样的。
而且,参公单位人员与行政机关公务员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调动的,只要有接收单位和你现在单位双方同意放人和接收,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人员和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调动,只要接收单位和现工作单位双方同意放人和接收,调动以后编制性质也会随之改变。
而普通事业编要想进入公务员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重新参与社招进入公务员序列;二是担任副科级以上管理干部后,通过调任成为公务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