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与气候
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偏西,东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接乐东黎族自治县,西连昌江黎族自治县,北抵儋州市。全县总面积2117.2平方千米,属热带季风性气候,日照长,光热充足。
行政区划与人口
截至2024年9月,白沙黎族自治县辖4个镇、7个乡。2023年末,常住人口为16.37万人,户籍人口为19.22万人,其中黎苗族人口12.56万人。
历史沿革
“白沙”之名始于清代,1987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白沙县,成立白沙黎族自治县。历史上,白沙境地曾属儋耳郡、合浦郡等,1935年正式设县。
经济与产业
2023年,白沙黎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为68.61亿元,同比增长6.8%。主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如绿茶、南药、红心橙等)、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白沙还积极发展“体育+旅游”模式,打造“赛事经济”。
文化与旅游
白沙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白沙起义遗址、琼崖纵队遗址)和自然景观(如陨石坑、红坎瀑布等)。民族文化保存完善,有“三月三”黎族苗族文化节、“啦奥门”山兰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双面绣、骨簪等8项民族文化被列入国家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生态与环保
白沙是海南重要的“生态绿心”,森林覆盖率达83.17%。近年来,白沙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生态搬迁,发展热带生态农业,构建多元生态旅游体系,生态效益显著。
荣誉称号
白沙曾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最美县城”等称号,并入选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白沙黎族自治县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成为海南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白沙黎族自治县简介
来源:白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偏西,东邻琼中、南接乐东、西连昌江、北抵儋州,总面积2115.68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94个村、社区、居(其中行政村75个,社区10个,居9个),441个自然村,是一个黎、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县,也是革命老区县。2023年末户籍人口19.22万人,其中黎苗族人口12.56万人。
白沙境内属热带季风性气候,具有热带山区气候特征,日照长,光热充足,气候宜人,素有“山的世界、水的源头、林的海洋、云的故乡”的美誉,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最美县城”“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旅游资源丰富,有白沙起义遗址、琼崖纵队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有陨石坑、红坎瀑布、南开石壁等自然景观,入选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是海南黎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民族文化保存完善,民族风情浓郁,有“三月三”黎族苗族文化节、“啦奥门”山兰文化节等,双面绣、骨簪、老古舞等8项民族文化被列入国家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享有“中国黎族双面绣之乡”“中国黎族舞蹈之乡”等称号。
白沙产业特色凸显,构建以“绿茶、南药”两个万亩和“红心橙、咖啡”等六个千亩特色产业支撑的长短期互补型生态农业体系,发布全省首个县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白沙良食”,农业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探索“文化+”“体育+”“美丽乡村+”旅游产业新路子,全力打造“赛事经济”,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海南白沙·综合)挂牌,获得“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暨中国拳王争霸赛”十年承办权(2020年-2029年);电商产业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成立全省首个电商精准扶贫运营中心,是全省唯一两次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市县。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8.61亿元,同比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5亿元,同比增长7.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052元、18340元,分别增长7.8%和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2.3%。2023年一产增加值25.86亿元,同比增长2.6%;二产增加值7.18亿元,同比增长7.2%;三产增加值35.57亿元,同比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7.7:10.5:51.8。
行政区划和人口民族
白沙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共有11个乡镇,82个村(居)委会,428个自然村。县域内有3个国营农场、2个地方农场。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县总人口19.33万人,常住人口16.36万人,主要民族有黎族、汉族、苗族和壮族,其中黎族人口占64.07%、汉族占33.71%、苗族占1.12%、壮族占1.56%、其他占0.54%。
白沙县政府所在地为牙叉镇,距海口255公里,距三亚172公里。
历史沿革
西汉属儋耳郡至来县,东汉属合浦郡珠崖县,从元朝到民国,白沙境地先后属琼山、定安、儋县、临高、昌感等县。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设“薄沙营”作为军事据点屯兵戍守,之后,“薄沙”演变为“白沙”。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春,陈汉光在“抚黎计划”中拟在五指山黎区建立五个县。4月,广东省政府民政厅正式批准设置三县:乐东、保亭、白沙。白沙县是将儋州、昌江、感恩、定安、崖县部分黎区及琼中县飞地—水尾营等划设的。
1958年11月,并入东方县,1961年恢复。
1987年,成立白沙黎族自治县。
风景名胜
陨石坑
白沙陨石坑
陨石坑直径3.7千米,其坑唇墙的形态皆完好。此坑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陨石坑,比著名的美国亚力桑那坑和前苏联的爱沙尼亚卡里陨石坑的年代都久,是距今7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坠落此处爆炸形成。
邦溪坡鹿自然保护区
邦溪坡鹿自然保护区位于邦溪镇,距白沙县政府牙叉镇53千米,面积357.8公顷,海拔127-170米之间。1976年10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建立了这个为省级的自然保护区。1988年海南省成立后,划归为白沙县林业局领导,主要保护对象是海南坡鹿及其生态环境。主要动物有海南坡鹿、海南兔、蟒、穿山甲、原鸡、海南山鹧鸪等。维管束植物101科、284属、374种。
坝王岭森林自然保护区
坝王岭森林自然保护区山岳连绵,跨于昌江、白沙、乐东、东方境界,坝王岭总面积117万多亩,是森林旅游的理想境地。保护区的山岭南北绵延,主峰虎头岭海拔1447米。次为坝王岭,海拔1390米。
红坎瀑布
白沙红坎瀑布位于元门乡东南部,距县城24千米处。红坎瀑布总落差145米。瀑布源于海拔1101米的红坎岭,两岸峰峦矗立,溶岩密布。
来源:网络综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