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乍暖花满山》,王克举绘画作品
30cm x 40cm,2012年,布面油画
独白:卫东 | 书法:陈新文 | 绘画:王克举
文字:晓弦
春龙昂首,抬头迎喜,举步纳福
留言:新的春天,你希望抬头可以遇到哪些欢喜事?
龙抬头,多么有精气神的一个词。
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是中国神话里的四大神明,亦为星相学中的“四象”。每年冬春交替之际,若往东方看,或能看到苍龙显现。
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巨龙的龙角。农历二月来临时,苍龙星座中的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因此二月二又有了一个形象的说法:龙抬头。
龙抬头为什么会被人们格外喜爱?我想,不仅是因为“龙抬头”的意象好,更因为它能为我们带来一个看得见的春天。从立春到雨水,身在北方的人们虽能感到些许春意,但草色仍然是近看无的。雨水后,龙抬头,惊蛰将至,一个真实可感的春天,便会扑面而来:譬若春雷响,蛰虫醒,桃花绽放……
《春夜喜雨》,陈新文书法作品
23cm x 33cm,特制染色半生熟宣纸
所以,龙抬头也意味着“初步显现”。就像我们经历了寒冬的蛰伏与初春的萌动,一切努力终于开始有了具体的形象,能被这世界瞧见一点了。——如此怎能不让人感到欢喜呢?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是李清照的欢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杜甫的欢喜。你的欢喜是什么样子的?
这种欢喜,是行动,更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历二月初二,曾唤作春耕节。早在人类始祖伏羲时期,就有“御驾亲耕”的习俗。后来周武王效仿伏羲、神农诸先皇,延续了它。
这种欢喜,还是迎富。老话讲“正月送穷,二月迎富”。此时五行属木,卦象为震,有生发之象,是迎富之时。所以二月二也被叫过“迎富节”。
《春夜宴桃李园序》,陈新文书法作品
19cm x 33cm,特制染色半生熟宣纸
唐德宗时期,二月二更有“中和节”的说法。天地中和,自然为乐,多么适合放假宴饮啊。李白曾作《春夜宴桃李园序》,记录过类似的欢喜: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二月二以“龙抬头”之名正式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是在元代。尽管它经历了各种演变,这一节日仍然在今天影响着我们,提醒我们要行动,要平和,要快乐——与这大千世界一样,人作为万物之一,同样也要在春生之时,明艳、动人起来。
《桃花依旧》,王克举绘画作品
100cm×140cm,2023年,布面油画
龙抬头·五事相告
抬头见喜。宜抬头远望,喜自开阔处来。
踏春。既是踏春,也是赏心。目之所及,万物皆春,自悦。
理个发。“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簪花迎富。把鲜花戴在头上,春风里尽是希望。
行动。开始一件事,专心致志。
祝你时来运转,与好事相逢。
卫东,「为你读诗」语言艺术指导,金话筒主持人。
陈新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王克举,画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长卷《黄河》等。本期节目首图《春寒乍暖花满山》是王克举的一幅小画。他说:“走进桃花盛开的季节,清新、淡雅、艳丽与生机交织在一起。这是思恋与桃花邂逅的春光!我拿起了画笔。”
(内容来源于“为你读诗”)
责编:勾晓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