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是不是经常对着刚过期的食品纠结:“扔了可惜,吃了又怕不安全”?别慌!国家刚刚发布了新的食品安全标准,关于保质期的这些新知识,快跟着小奕一起划重点,以后再也不用为 “过期食品” 犯难啦!
一、保质期不是 “最后通牒”!新规让你一眼看懂到期日
以前看保质期,总要对着生产日期和 “XX 个月 / 天” 掰指头算,现在新规直接帮你简化啦!
国家最新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
✅“保质期” 改叫 “保质期到期日”:直接标注 “2025 年 10 月 1 日到期”,不用再自己推算,一目了然!
✅规范标注格式:统一按 “年 - 月 - 日” 顺序写,比如 “2025.10.01”,再也不怕看错日期!
✅新增 “消费保存期”:鼓励商家标注 “开封后请在 30 天内食用” 这类提示。只要按储存条件存放,哪怕过了保质期到期日,没变质也能吃,再也不浪费!
二、这 4 个保质期误区,90% 的人都踩过!
误区 1:所有食品都必须标保质期?
× 错!白酒、盐、糖、蜂蜜这类 “天然防腐剂” 食品,高浓度成分自带抑菌属性,放几年都不坏,不用标保质期。还有生鲜蔬菜、散装粮食、现做小吃,也不用强制标,靠经验判断就行(比如买的包子当天吃,剩菜及时冷藏)。
误区 2: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
× 错!保质期长短靠 “技术” 说话:
✅物理防腐:晒干(鱼干、菜干)、盐腌(咸鱼、腐乳)、糖渍(蜜饯),老祖宗的方法不需要防腐剂;
✅高温灭菌:罐头、利乐包装牛奶,灭菌后密封,微生物进不去,自然保质期长;
✅低温冷冻:-18℃速冻锁鲜,微生物冻住不动弹,冻肉放一年也安全;
✅天然防腐:像乳清发酵物这类的天然防腐技术,可以替代化学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生长,达到延长保质期的效果。
误区 3:过了保质期就得扔?
× 错!厂家定的保质期其实留了 “安全余量”。比如保质期 12 个月的饼干,13 个月没受潮、没发霉、没异味,照样能吃。建议大家 “一看二闻三尝”:颜色没变、没怪味、口感正常,就别浪费啦!当然,生鲜、酸奶这类易腐食品,过期后风险高,还是谨慎点好。
误区 4:保质期内就一定安全?
× 错!保存条件比保质期更重要!
✅ 巴氏奶标 “2-6℃冷藏”,放室温 2 小时就可能变质;
✅ 番茄酱开封后不冷藏,细菌蹭蹭长,哪怕没到到期日也危险;
✅ 饼干标 “防潮”,你放潮湿的厨房,没到期也会变软发霉。
划重点:按包装上的储存条件来!开封后及时密封、该冷藏冷藏,才是安全关键!
三、新规背后的小心思:少浪费,更科学!
这次新规不仅让标签更 “明白”,更藏着一个暖心目的 —— 减少食品浪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食品够 3000 万人吃一年!有了 “消费保存期”,只要储存得当,过期一两天的零食、未开封的调料、干货,都能合理利用。
当然,也别掉以轻心:婴幼儿食品、保健品、药类,过期后风险高,必须严格遵守保质期;生鲜、即食食品过期后易变质,多观察再决定。
四、最后送大家一句口诀:
保质期是参考线,储存条件是关键;
过期与否别死磕,色味正常能解馋;
浪费粮食要不得,科学判断最安全!
下次再遇到 “临界食品”,记得用今天的知识 “验验货”~转发给家人朋友,一起做不纠结、不浪费的 “聪明吃货”!
你家里有没有 “超期服役” 但还能吃的食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 “保藏小技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